劉冬雪 鄭祖艷
【摘要】目的 觀察針刺結合天王補心丹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8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各43例,對照組予天王補心丹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針刺治療,4周后進行效果評價。結果 觀察組有效率為93.02%優于對照組的69.77%,且PSQI改善情況也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針刺結合天王補心丹療法可以提高患者睡眠質量,減輕伴隨的其他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針刺;心腎不交型;失眠
【中圖分類號】R25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2..02
失眠是臨床上常見疾病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西醫目前尚無特效方法,而中醫利用針刺、中藥治療此病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本文將予以報道。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情況
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科就診的86例心腎不交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基線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失眠的診斷標準[1]。
1.2.2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心腎不交型失眠診斷標準[2]。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診斷標準;②年齡在20~65周歲;③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納入標準;②孕婦或哺乳期患者等;③伴有心、腦、腎等嚴重疾患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天王補心丹湯劑:生地黃20 g,酸棗仁15 g,柏子仁10 g,當歸10 g,天冬15 g,麥冬10 g,人參10 g,丹參10 g,玄參10 g,茯苓15 g,五味子8 g,遠志9 g,桔梗8 g。1劑/日,300 ml/劑,連續治療4周。
1.5.2 觀察組
在前者基礎上加針刺治療,取穴:百會、四神聰、印堂、神門、照海、申脈,心俞、腎俞。操作:常規消毒,將進行針刺,用平補平瀉法得氣后,留針40 min,1次/日,1周治療6天,連續治療4周。
1.6 療效評價
1.6.1 觀察指標
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估患者的睡眠改善情況。PSQI評分范圍為0~21,PSQI>7睡眠質量差,PSQI≤7睡眠質量好。
1.6.2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入睡無困難,睡眠時間>6 h,醒后精力恢復如常。顯效:睡眠時間在3~6h之間,睡眠深度加強。好轉:癥狀減輕,睡眠時間<3 h。無效:癥狀無好轉或反而加重。
1.6.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x?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痊愈22例,顯效10例,好轉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3.02%;對照組痊愈13例,顯效7例,好轉10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69.77%,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PSQI評分比較(見表2)
3 討 論
《古今醫統大全·不寐》:“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陽獨亢,亦不得眠”,是指由于腎陰不足,不能上濟于心,心火獨旺,陰陽失衡,故出現不寐。天王補心丹中生地黃能入心養血,入腎滋陰;天冬、麥冬具有滋腎清熱之效;酸棗仁、五味子、柏子仁、遠志則養心安神;丹參、當歸可滋陰補血;人參、茯苓可益心氣;桔梗載藥上行入心經。諸藥合用,滋陰養心,補心安神從而改善睡眠。現代研究發現,針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修復睡眠結構,且有效延長快動眼睡眠時間和慢波睡眠時間[3]。《素問·脈要精微論》:“諸陽之神氣皆上會于頭,諸髓之精氣皆上聚于腦,頭為精明之府。”故取百會、四神聰、印堂通經活絡,寧心安神;神門為心經之原穴,補心氣,定心神;申脈、照海通于陰陽蹺脈,具有調陰凝神之功;針刺心俞、腎俞則為交通心腎。通過針刺疏通經絡,調節腦部的血液流通,增加血液中的氧氣量,緩解腦部疲勞,改善睡眠。本課題表明,針藥結合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的效果明顯優于單純中藥湯劑治療,可使失眠明顯好轉,減輕伴隨的其他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l18.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
[3] 馬學慧,周菊華,朱 雯.針藥聯合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療效觀察[J].中醫學報,2018,33(04):68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