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丙杰 李圣民 杜斌
【摘要】目的 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的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法治療腦梗死急性期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院治療的60例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用擲硬幣法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參照組用尿激酶溶栓治療,觀察組在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用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法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參照組的治療效果差于觀察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的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法治療效果更好,可推廣。
【關鍵詞】益腎化瘀;三氧血回輸;抗凝;腦梗死急性期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2..02
腦梗死急性期是致死、致殘的一種高發病癥,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意識、呼吸、血壓等均較弱,是臨床治療中的急性危重癥人群。本次研究用尿激酶溶栓治療和在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的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法治療進行對比,認為后者治療效果更好。中西醫結合治療在較短時間內為患者提供溶栓等支持,還根據患者體質進行藥物調整,發揮了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的價值,增加肌體內含氧量、血流量,改善局部血凝現象,最大限度降低腦損傷,促進患者痊愈,詳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院治療的60例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用擲硬幣法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所有患者男女比例為27:33,平均年齡為(66.85±6.62)歲。所有患者均進行CT等檢查并確診為腦梗死急性期,發病時間在6小時后到7天內,排除患者有嚴重顱外傷、嚴重臟器疾病、感染等情況。兩組基線資料(P>0.05)不顯示統計學意義,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尿激酶溶栓治療:為患者靜脈推注20 ml生理鹽水和25萬IU尿激酶(生產廠商:湖北潛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2020666)混合液,然后再繼續為患者靜脈滴注100萬IU和250 ml生理鹽水混合液,溶栓完成后為患者靜脈滴注125 ml 20%甘露醇脫水,再靜脈滴注6%萬汶注射液,配合口服阿司匹林促進腦循環。治療時間最多不超過7天。
1.2.2 觀察組
在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用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法治療:三氧血回輸內容:在患者肘靜脈抽取100 ml自體血用真空負壓袋裝好,在第1~2天自體血與醫用三氧充分混合后,將濃度控制在30 μg/ml,15分鐘內回輸到患者體內,每天進行2次,第3~4天開始每天輸入一次、時間同樣,混合濃度在35 μg/ml,第5~6天混合濃度在40 μg/ml,第7~8天,混合濃度在45 μg/ml,第9~10天混合濃度在50 μg/ml。每天劑量控制在100 ml,10天為一個療程。抗凝法采用阿司匹林100 mg,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75 mg。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每副湯劑(主要包括首烏20 g、炙甘草5 g、桃仁10 g、牛膝10 g、赤芍15 g、僵蠶10 g、肉蓯蓉15 g、菖蒲12 g、蜈蚣1條(研末沖服)、膽南星15 g、川芎10 g、橘絡10 g)用水煎煮2次,取汁600 ml,分三次,早中晚飯后服用,每20天為一個療程。若大便不同添加生大黃6 g,若肢體麻木加木瓜12 g、伸筋草15 g,若心煩失眠加夜交藤30 g、珍珠母15 g。
1.3 療效判定
治療21天后,顯效:用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積分表對患者的病殘程度進行評分,功能缺損積分減少量在91%~100%。有效:患者的功能缺損積分減少量在40%~90%。無效:患者的功能缺損評分在40%以下。顯效率+有效率=治療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頻數(n)、構成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方法,檢驗水準α=0.05,(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治療后,參照組的治療效果差于觀察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討 論
腦梗死急性期患者情況危急,腦部和肌體嚴重缺血、缺氧,腦組織、肌體組織、臟器等受損嚴重,像心肌供血在顱內壓的作用下會變慢,心率會變快,呼吸頻次減少等。本次研究對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的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法治療做重點分析,用尿激酶溶栓治療與之形成對比項,突出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的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法治療優勢,提高臨床救治力度,降低治療風險。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治療將中西醫優勢進行融合,降低腦梗死急性期危險指數,促進腦循環,讓腦組織、血管等盡快修復,作用更明顯[1]。益腎化瘀法利用藥物調理肌體,活血化瘀、疏風通絡;三氧血回輸能保障肌體血液、穩定血液循環等,效果直觀;阿司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能改善神經功能、凝血功能,加強治療效果。
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治療標本兼治,補腎強腦,抗炎化痰,加快腦梗死病狀改善,讓肌體更健康[2]。像益腎化瘀法中的炙甘草可以補中益氣、緩急止痛,肉蓯蓉可以死補腎陽、潤腸通便、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首烏可以解毒消腫、補血,牛膝可以引血下行、通利關節,等等。多種藥材共同作用,調和體內氣血,促進陰陽平衡,加快肌體代謝,讓血流速變快,并帶動栓塞部位修復。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治療讓肌體中的血氧含量、抑制血小板高凝聚現象的作用力變強,為肌體愈合提供血氧上的助力,保障溶栓質量,減少溶栓后的風險。讓溶栓后的血管破裂、溢血等遠離患者,提高臨床治療安全度,減少藥物不良作用力。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治療延長藥物作用時間,增加藥物在肌體中的循環,為臟器、組織等輸送血氧,促進臟器間寫作運轉,改善氣血凝滯現象,疏通經脈、活絡筋骨,穩定患者各項生命指標[3]。中醫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治療讓腦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得到提升,確保臨床治療質量。經過本次研究發現,治療后,參照組的治療效果差于觀察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的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法更有效。
綜上所述,中醫益腎化瘀法指導下的三氧血回輸聯合抗凝法治療更適合在腦梗死急性期中使用,能推廣。
參考文獻
[1] 邵玉澤,邵士川.基于文獻挖掘的分水嶺腦梗死中醫處方規律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14):15-17.
[2] 李銀山.溫陽化瘀湯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臨床癥狀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24):55-57.
[3] 劉宏杰.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梗死49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9,35(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