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要宏觀形勢:
三季度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截至9月15日,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過2900萬人,累計死亡病例超過90萬人,美國、印度、巴西、歐洲都全面告急,印度一個月內可能會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新冠疫情沉重打擊了各國經濟,多國經濟衰退程度甚于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2020年二季度GDP同比下滑9.1%,折合年率下降了31.7%,創1947年以來新低。唯一的亮點是控制住了疫情的中國,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在全球抗疫中一枝獨秀。隨著北半球冬季的來臨,新冠疫情防控壓力仍很大,好消息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世界疫情看似無邊蔓延,峰值未至,但曙光已現。
美元指數從3月23日最高103附近,一路調整到9月1日跌破92,近期有小幅的反彈。原油價格三季度基本呈現盤整走勢,在35美金到44美金的區間波動,原油價格受到需求不振影響反彈高度有限,而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則表現更佳,黃金價格在8月初突破2000美金每盎司,創歷史新高。互聯網和科技股領銜的納斯達克指數則在三季度繼續反彈創出歷史新高,道瓊斯指數雖然三季度也有上漲,但并未創出歷史新高。美國大放水是美股上漲的本質原因,資金涌向頭部企業,尤其是FAAMG為代表的科技頭部企業,是納斯達克指數能創新高的原因。放水導致的美股大漲,能夠分享財富盛宴的也是少數人,絕大多數底層百姓無法分享,這又進一步加大了貧富差距,也讓美國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增加。


美國大選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當選,中美之間對抗的態勢很難改變,由于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對中國態度強硬且經常出爾反爾,所以多數中國民眾對其很反感,內心希望拜登當選的中國人占得比例要高些,但如果特朗普在剩下的時間不按常理出牌,整出新的幺蛾子,并最終戰勝拜登再次當選的話,這對投資者可能是一個心理沖擊,所以10月中旬到11月份的時間窗口是要保持謹慎的。
估值切換窗口。進入四季度,10月份A股上市公司將會公布三季報,而三季報后將有較長時間的業績真空期,這段時間恰恰又是估值切換的時間窗口,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沖擊,受到負面影響的行業很多,目前中國經濟已經全面復工復產,二季度GDP增長轉正,是全球控制新冠疫情做的最好的國家,由于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的低基數,2021年度一、二季度同比增速將比較客觀,從而帶動市場整體的估值提升。從主流機構預測來看,普遍預測中國明年GDP增速超過8%,樂觀的機構甚至預測中國2021年GDP增速超過9%。所以在2020年四季度這一估值切換的窗口期,投資者可以多關注因為新冠疫情因素導致的優秀公司短暫的業績滑坡,而如果估值偏低或者合理的話,可以逐步配置。
慎防外圍沖擊。外圍的沖擊既有政治層面的中美對抗的加劇,也有美股等高位資產一旦大幅回撤對A股形成負面影響。美股處于歷史高位,雖然之前已經呈現搖搖欲墜的態勢,但反彈延續的時間總超出投資者的預期,美國的新冠疫情仍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美國國內對政府應對疫情失策的批評聲音也多了起來,經濟難以有效重啟,僅靠史無前例的大放水來刺激經濟,基礎并不牢靠,強心針雖然可以短期續命,但長期效果不行。美國開始逆全球化,中美之間的對抗不斷加劇,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科技龍頭公司華為,9月15日后臺積電等已經不給華為供應芯片,今日頭條也被美國步步緊逼,并強制要求把美國業務低價出售。越來越多的中概股開始回歸A股和港股,A股上市公司也正式突破4000家。美股處于歷史高位,而美國經濟二季度卻是80年來最差,兩相對照,美股蘊含的下跌風險甚至比2008年級別都要大。美元指數在經歷了近半年的下跌后,技術上也有了反彈的需要,美元指數反彈也會對股票資產形成壓制。
反觀A股,三季度以來經歷一波快速上漲后,目前上證指數一直在3200點到3400點的區間盤整,中國政府已經控制住了疫情,最近還召開了抗疫表彰大會,給鐘南山院士頒發了國家勛章,中國的經濟二季度已經恢復了正增長,經濟形勢在主要經濟體中是最好的。A股在科創板實施注冊制之后,在創業板也實施了注冊制,但很快創業板低價股遭到爆炒,創業板一度成交額比上交所全部成交額都大。監管層已經對創業板被爆炒股票實施監管措施,為了扶持科創板,還批準了數家基金公司來發行科創50ETF基金。A股在6月份以后,發行明顯加速,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經超過4000家,新股的大量發行會對科創板、創業板等高估值板塊個股形成沖擊。
基金巨額募集,導致前期風格難以切換,強者恒強局面持續。A股市場風格分化明顯,一邊是估值高高在上的科技股、消費白馬股和醫藥股,一邊是因為受到政策打壓而估值極低的銀行股、地產股等,由于今年新基金大規模發行,有近30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募集超過50億元,能夠發大規模基金的又普遍是科技主題、消費主題和醫藥主題的基金,這些基金募集完畢后建倉的基本是原來重倉的票,所以科技股、消費白馬股和醫藥股,得到源源不斷的新增資金來續命,維持了高估值的狀況,如今這種狀況有了改變的跡象,長春高新、海天味業等高位方向下跌,意味著消費白馬股和醫藥股的籌碼開始松動,一旦資金接力不上,這些股票將面臨比較久的回調壓力。反觀低估值板塊個股,由于資金天然的削峰填谷的特性,資金源源不斷自發的流向低估值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