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洪波 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隨者我國現代城市文明的高速發展,江南地域特色建筑正經受著改革開放的浪潮拍擊;在共享理念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下,一幅幅舊時江南地域特色建筑正在改革浪潮中逐漸遠離人們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正是都市時尚的現代建筑。現代城市建筑設計的變換,使人們失去了城市記憶的連續性,為保護江南地域的建筑特色,追隨時代前進的步伐,江南地區建筑設計正呈多元化發展趨勢。
杭州錢江世紀城望京商務中心項目位于杭州市蕭山區錢江世紀城H-05 地塊,用地與正南北向呈30 度偏角,東北側為公園東路,西南、東南和西北側均為城市支路,基地周邊地塊均為相似性質的辦公用地。規劃用地面積為12905m2,整個項目按高檔辦公樓標準設計新建,由A、B、C座三幢建筑組成,建筑地上40層,地下3層,建筑主體高度149.85m。

圖1
鑒于相鄰H-08地塊項目也在我院同期設計,我們把H-05 和H-08 地塊一起規劃設計,整個建筑群沿公園東路成圍合布置,自然而然形成南側半圍合的廣場空間,把單獨地塊不太可能形成的圍合空間,通過群體布局來營造,這樣自然的把消極的場地轉化為積極的空間布局,建立起合理的秩序。
在錢江世紀城中,大多數的建筑是150m 左右的高度,如何在同性質建筑中積極的融入城市環境,又保持自己的特色,通過兩個地塊一起規劃,形成四個高層建筑的群體,易于形成轟動效應,建筑群是對平庸的拒絕,是對卓越的追求,兩個地塊整體形象的展現,體現了建設企業雄厚的實力,整個建筑群氣勢磅礴,形象鮮明,具有極強的群體效應。

圖2
設計采用塔樓和板樓相結合的模式,以營造產品的多樣性。沿基地西北側布置高層建筑,在基地南側布置四層的商業,充分利用基地南北向資源,大面寬保證了產品的優質性。整體建筑群采用了“負陰抱陽”的格局,L型的建筑群迎向太陽面,與東南側的商業建筑成圍合之勢。
設計把高層建筑沿公園東路依次布局,整體呈圍合型和用地南側的低層建筑共同圍合出一個18m 標高處的屋頂花園,為城市貢獻出一個立體的城市廣場。這樣既豐富了城市的空間層次,為市民提供休閑活動場所,又提升了辦公樓自身的品質,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體現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理念。
本方案主要通過多種手法來創造人性化綠色空間,體現對高品質的辦公空間的追求。
屋頂花園:南側屋頂花園設計一處現代的綠化園林景觀,規整而富有趣味的樹陣使辦公建筑更加簡約大氣,創造出立體景觀環境,增加了周圍商業氛圍與商業品質。
綠化中庭:在錢江世紀城高密度的建設區域,通過低層裙房的圍合,形成綠化景觀的中心庭院,使底層的商業、辦公人員雖身處城市的喧囂之中,但可享受到寧靜、優雅的庭院景觀。
空中花園:在建筑的空間處理上設計了一系列的花園平臺,為在此辦公的員工創造了一個可以相互交流,增進感情的場所;人們也可以走出建筑,欣賞都市的繁華景色,呼吸錢江世紀城的清新空氣。

圖3
本項目包含有總部辦公、商務辦公等多種可能業態。在滿足業主需求的前提下,辦公標準層規劃要求最小辦公單元400m2,采用一層兩戶使用“雙走廊模式”,以電梯廳及服務走廊劃分核心筒,上班流線和后勤流線嚴格分開,即提高了辦公品質,又減少了公攤面積,提高了得房率。
以適應性應對功能的不確定性是本方案的一大特色。本項目包含有總部辦公、商務辦公等多種可能業態,產品定位存在極大的同質性和模糊性。在無法準確定位業態類型和面積配比的前提下,適應性和可變性成為必要的解決途徑。
綜上所述,現代城市建筑大大提高了設計的互動性和綜合性。這不僅為南方建筑建筑設計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使其面臨了新的挑戰。將現代城市建筑融入江南地域特色建筑設計中,會在日益發展的新形勢下凸顯其優勢。就本項目而言,在高容積率、大體量背景下,本案以清秀的白色豎線條弱化了體量的龐大尺度,結合雨棚造型變化,表達了南方建筑的輕靈之美。在狹小的場地中,創造了小巷、天井的江南空間感受,江南建筑的輕秀和現代建筑的純凈在本次設計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受到各方和業界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