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724號國務院令,公布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是我國第一部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專門性法規,是近年來治理欠薪工作成功經驗的制度化提升,是依法治欠的重要體現和制度保證。《條例》的出臺,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根治欠薪工作的高度重視,順應了社會各界對根治欠薪的期盼和呼吁,開啟了依法治欠的新階段。為了讓廣大讀者更好地了解《條例》,本文對《條例》進行了解讀。
一、農民工工資支付相關規定
1.工資可以通過哪些形式支付?
農民工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通過銀行轉賬或者現金支付給農民工本人。
2.工資能用實物或者有價證券抵扣嗎?
不可以。用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工資是違法行為。
3.農民工工資支付的日期如何確定?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與農民工書面約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的工資支付周期和具體支付日期足額支付工資。用人單位與農民工書面約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的具體支付日期,可以在農民工提供勞動的當期或者次期。
4.如果約定的工資支付日期遇到法定節假日或者休息日怎么辦?
具體支付日期遇法定節假日或者休息日的,應當在法定節假日或者休息日前支付。
5.用人單位在工資支付方面除了按時支付外,還有哪些義務?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資支付周期編制書面工資支付臺賬,并至少保存3年。用人單位向農民工支付工資時,應當提供農民工本人的工資清單。
6.用人單位編制書面工資支付臺賬需要記錄哪些內容?
書面工資支付臺賬應當包括用人單位名稱,支付周期,支付日期,支付對象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工作時間,應發工資項目及數額,代扣、代繳、扣除項目和數額,實發工資數額,銀行代發工資憑證或者農民工簽字等內容。
二、工資清償相關規定
1.農民工工資被拖欠,應該找誰清償?
用人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應當依法予以清償。
2.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發生欠薪,農民工被拖欠的工資能否受到法律保護?
《條例》規定,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單位招用農民工,農民工已經付出勞動而未獲得工資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勞動者已經付出勞動的,該單位或者其出資人應當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賠償金;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如果農民工是被個人、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單位或者未依法取得勞務派遣許可證的單位派遣到用工單位工作的,發生拖欠工資情況,應當找誰清償?
由用工單位清償,并可以依法進行追償。
4.用人單位將工作任務發包給個人或者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單位,導致拖欠所招用農民工工資的,應當找誰清償?
由發包單位承擔清償責任,并可依法追償。
5.用人單位允許個人、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資質的單位以用人單位的名義對外經營,導致拖欠所招用農民工工資的,應當找誰清償?
由用人單位清償,并可以依法進行追償。
6.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應當找誰清償?
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應當依法予以清償;不清償的,由出資人依法清償。
7.用人單位合并或者分立,拖欠的農民工工資,應當找誰清償?
用人單位合并或者分立時,應當在實施合并或者分立前依法清償拖欠的農民工工資;經與農民工書面協商一致的,可以由合并或者分立后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清償。
8.用人單位被注銷,拖欠的農民工工資,應當找誰清償?
用人單位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被責令關閉、被撤銷或者依法解散的,應當在申請注銷登記前依法清償拖欠的農民工工資。
三、工程建設領域特別規定
1.施工總承包單位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中需要做好哪幾件事?
(1)須與分包單位訂立書面分包合同,合同中須明確約定工程款計量周期、工程款進度結算辦法;
(2)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專項用于支付該工程項目農民工工資;
(3)工程完工且未拖欠工資的,須公示30日后,申請注銷賬戶;
(4)與所招用的農民工訂立勞動合同并用工實名登記;
(5)須在項目現場配備勞資專管員,對分包單位勞動用工實施監督管理,掌握施工現場用工、考勤、工資支付等情況,審核分包單位編制的工資表;
(6)建立用工管理臺賬,并保存至工程完工且工資全部結清后至少3年;
(7)分包單位拖欠工資的,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先行清償,再追償;
(8)工程項目轉包,拖欠工資的,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先行清償再追償;
(9)每月根據分包單位編制的工資表,通過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代發農民工工資;
(10)存儲工資保證金,可以用金融機構保函替代;
(11)在施工現場設立維權公示牌;
(12)違法發包、轉包、分包的,導致工資被拖欠,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清償。
2.施工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班組長要求農民工把本人的工資卡交由其保管,是否合法?
不合法。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的銀行賬戶所綁定的農民工本人社會保障卡或者銀行卡,用人單位或者其他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者變相扣押。
四、法律責任相關規定
1.用人單位以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代替貨幣支付農民工工資,未編制工資支付臺賬并依法保存或者未向農民工提供工資清單,扣押或者變相扣押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的銀行賬戶所綁定的農民工本人社會保障卡或者銀行卡的,將會受到哪些處罰?
出現以上任一情形,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2.施工總承包單位未按規定開設或者使用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未按規定存儲工資保證金或者未提供金融機構保函,施工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未實行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的,將會受到哪些處罰?
出現以上任一情形,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給予施工單位限制承接新工程、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處罰。
3.分包單位未按月考核農民工工作量、編制工資支付表并經農民工本人簽字確認,施工總承包單位未對分包單位勞動用工實施監督管理,分包單位未配合施工總承包單位對其勞動用工進行監督管理,施工總承包單位未實行施工現場維權信息公示制度,將會受到哪些處罰?
出現以上任一情形,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4.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供工程款支付擔保,建設單位未按約定及時足額向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撥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費用,建設單位或者施工總承包單位拒不提供或者無法提供工程施工合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有關資料,將會受到哪些處罰?
出現以上任一情形,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五、勞動者維權救濟途徑有哪些?
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有權依法向用工所在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此外,如果農民工有法律方面的問題需要咨詢,可以撥打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
(資料來源:山東省法律援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