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萌
2020年7月15日,在一個烈日炎炎、晴空萬里的天氣里,《農村百事通》記者一行來到了江西省崇仁縣,采訪了坐落在郭圩鄉下屋村的崇仁縣新綠洲農技服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易保良。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是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因為采取水稻生產機械化操作,可以大大節省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近年來,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的應用有了快速的發展。據了解,崇仁縣新綠洲農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是一家致力于為農戶提供水稻全程(從水稻播種育秧、插秧、植保一直到收割、烘干、加工等)機械化服務的農業企業。其中,它又以提供水稻秧苗機插服務見長,并擁有30余臺水稻插秧機。因為其技術過硬和服務質量好,易保良和他的公司在當地甚至全省的名氣越來越大。
當記者問易保良,農戶對水稻機械化操作的接受度如何時,易保良說:“2019年我們為農戶提供機插服務的面積達到1.6萬余畝,服務農戶300~400戶。今年我們還引進了幾臺水稻機插同步側深施肥一體化的新型插秧機。”據他介紹,這種機器可以同時實現插秧、側深施肥、噴藥除草等農事活動,“減肥、省力、節本、增產”的效果十分明顯。側深施肥可將肥料一次性施到秧苗根部附近,不僅免于二次追肥,還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提到水稻秧苗機插的優點時,易保良介紹說,每臺插秧機每天可插秧30畝左右,機插費用每畝不超過200元;而傳統的手工插秧,人均每天僅能插0.6畝,而且人工成本高,“雙槍”時節,每個人工費為200~300元/天。另外,機插秧苗整齊度更高,同樣品種的秧苗機插密度也更高。此外,與直播相比,機插對田塊的整地質量要求更低;與拋秧相比,機插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更強。
在采訪過程中,易保良還說,他公司為農戶提供機插服務的同時,還為他們提供配套的秧苗。他說,機插水稻要長得好,就必須保證秧苗育得好。所謂“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他反復強調了育秧過程中土質、基料的重要性,為了育出好秧苗,他育秧土選用的是山地的黏土,種子則是根據農戶的需求以及當地氣候選擇適宜的品種。
采訪最后,易保良提到了他目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他說,目前市場上現有的水稻插秧機主要是針對平原地區田塊作業的,希望有關研發部門能夠研發出更多針對丘陵地區田塊作業的插秧機,以使更多的農戶享受水稻機插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