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26日,毛澤東在給彭德懷等人的電報中明確指出:“應嚴格告訴楊得志,千萬不可輕視兩馬,否則必致吃虧。”毛澤東連續使用了“嚴格告訴”“千萬不可輕視”“必致吃虧”的嚴厲措詞,說明他對馬家軍的重視。
聯系他在電報中所強調的打兩馬“要準備付出數萬人的犧牲”,以及后來的“打馬是一個較為嚴重的戰役”,都說明即使到了“秋風掃落葉”的戰略追擊階段,毛澤東從來沒有輕視過作戰對手,特別是馬家軍和白崇禧的桂系部隊。這樣,在胡馬決戰之前,搞清馬家軍特別是“青馬”的作戰特點及其對策,也就顯得十分重要。
其實,彭德懷從1947年五六月進行隴東戰役開始,就注意研究馬家軍了,到1948年5月西府隴東戰役結束,對馬家軍特別是“青馬”已經有了比較深入地了解,并總結了“青馬”的兩個主要特點:其一,“青馬”每個連隊中有阿訇一人,宗教色彩很濃厚;其二,“青馬”軍的編制是步騎各半,在西北高原作戰頗適宜。
張宗遜先后任陜甘寧野戰集團軍司令員、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1947年10月升任西北野戰軍副司令員。作為彭德懷的第一副手,他對“青馬”的作戰特點也非常了解。1949年6月26日,應周士第的邀請,張宗遜在第十八兵團團以上干部會議上,專門講解了“青馬”的作戰特點及部隊應注意的問題,其中的經驗教訓都是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任何一支軍隊的強悍,都是相對的。當把作戰對手的作戰特點及其對策搞清楚、弄明白了,它也就變得不那么厲害了。
(知秋摘編自《決戰扶眉》,中共黨史出版社 2020年版,軍事科學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