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
在今天,社會壓力已經成為女性健康的巨大挑戰,越來越多的女性疾病有年輕化趨勢。事實上,飲食營養跟女性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身體。
健康“小V”,營養先行
女性生殖系統是女性生理結構中的重要部分,對于維持女性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十年來,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生殖系統疾病發病越來越年輕化。其實,通過改善飲食習慣就能影響生殖系統健康。
“小V”不喜歡高熱量飲食 ?現代生活習慣中,較高的蛋白質、脂肪和熱量攝入導致了體形的變化,研究發現,女性每增加10千克體重可增加21%患子宮肌瘤的風險,或每增加1單位BMI值可增加6%患子宮肌瘤的風險。所以,控制適當的熱量攝入是有必要的。
豆制品可以降低患子宮肌瘤風險 ?對于抑制子宮肌瘤,豆制品一直以來都是有益的食材。來自國內外的研究顯示,經常食用豆制品,可以降低患子宮肌瘤的風險。豆制品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以黃酮類為配基的糖甙,如黃豆甙、染料木甙等,這類物質的化學性的與雌激素相似,經常食用能降低罹患子宮肌瘤風險。
高鈣食物能降低患卵巢癌風險 ?大家已經知曉高鈣健康食品可以降低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概率。而最新的研究則顯示,每天攝取高鈣食物同時也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生率。來自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哥德曼博士分析了588名患卵巢癌婦女及其攝取鈣質的情況。結果發現,女性每日攝取高鈣食物比攝取鈣質不足降低了46%的患卵巢癌風險。牛奶是最好的補鈣食物,每天最好喝250ml牛奶。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服用鈣劑,保證每天攝入800mg鈣。
愛護一對天使乳
乳房之于女性,不僅是一種美的外在定義,還是能夠養育后代的天賦。近年來,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加,使得乳腺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研究發現,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乳腺疾病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
讓乳房生病的飲食習慣 ?中餐飲食一直以葷素搭配為基礎,講究吃得平衡。在這樣的良好飲食習慣下,中國乳腺癌每萬人的發病率約為美國的五分之一。但是,隨著過去20年中國人飲食中肉類攝入的增加和蔬菜的減少,女性乳腺健康受到威脅。研究發現,紅色肉類(豬肉、牛肉、羊肉)攝入的增加,尤其是攝入油炸的紅肉會增加絕經期女性,特別是BMI大等于25的個體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食用加工肉類產品(香腸、火腿、腌肉等)也會增加普通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當然,這種影響并不完全是因為紅肉本身,更多的可能是加工這類肉食的過程中產生的亞硝基化合物、雜環胺等致癌物質。
調查發現,“細糧-肉類-腌菜”的飲食模式會增加2.58倍患乳腺癌的風險。所以,少吃油炸食品和高鹽食品將會有益于我們的乳房健康。近幾年,乳腺增生成為各地女性體檢的問題之首。據文獻報道,乳腺增生在我國育齡女性中的檢出率為15%~22.41%,在乳腺專科門診中的檢出率高達50%~70%。乳腺增生主要的致病原因是內分泌功能紊亂,這是由于現代女性不規律的工作和飲食習慣所導致的。研究數據顯示,油炸食物和咖啡的攝入會增加乳腺增生的發生風險。同時,高蛋白、高脂肪以及高熱量飲食是合成體內雌激素的原料,也是導致乳腺增生發生的原因之一。
她們喜歡這些食物 ?“蔬菜-水果、大豆-牛奶、家禽-魚”的飲食模式能有效保護乳房,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水果、茶葉的適當攝入能有效降低乳腺增生的危險性。
另外,蒲公英能幫助預防和緩解乳腺炎癥。蒲公英中的一種叫做蒲公英甾醇的成分在動物實驗中體現出了對于乳腺炎的良好抗炎作用。蒲公英甾醇在哺乳期的女性人群中,因降低了乳腺炎病變過程中炎癥因子的分泌,而發揮了抗炎作用。
補充微量元素,和痛經分手
月經對于女性身體而言是一種非常巧妙的生理過程,在這個周期性的過程中,機體造血功能得到促進,同時還能有效排毒。但是,有些女性來月經時也會有一些異常的癥狀,比如痛經、乏力、情緒暴躁等,這常常給女性制造很多麻煩。那么有沒有哪種飲食可以緩解這些癥狀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經期,鈣劑的額外補充被發現對于緩解經期疼痛有著積極的影響。月經期往往容易出現女性機體鈣調節激素的異常反應,引起肌肉痙攣、疼痛。研究指出,碳酸鈣的攝入對于緩解經期腹痛有較為明顯的作用。
另外,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女性機體鎂濃度增加可改善經前情緒問題。除了口服鎂劑之外,日常飲食中的紅肉、堅果同樣也因為富含鎂元素,被建議在經期前后增加攝入。
摘自《時尚健康》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