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欽國偉
當前,浙江省部署開展第二輪“三年行動”,既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鞏固提升全省第一輪“三年行動”成果、補齊安全生產短板、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保障浙江“重要窗口”建設的重要舉措。

浙江省“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專題部署會
5 月22 日,國務院安委辦《全國安全生產簡報》刊發“浙江省構建專項整治四大工作體系”信息,對浙江省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制訂工作給予肯定。
2020 年4 月10 日,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對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作出部署后,4 月17 日和4 月20 日,浙江省政府常務會議、浙江省委常委會會議分別專題聽取匯報,研究部署開展浙江省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分別作出指示。浙江省常務副省長馮飛先后多次聽取工作匯報,5 月13 日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總方案和13 個子方案的制訂情況,提出具體指導意見。浙江省其他分管領導也高度重視,協調部署、精準指導,推動分管領域相關子方案的制訂工作。5 月15 日,浙江省政府常務會議再次專題研究,原則通過“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了行動責任分工、工作推進路線。5 月29 日,方案經省委書記、省長審定后簽發。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浙江省安委辦、11 個牽頭部門、30多個配合部門迅速成立工作專班,推進總方案和13 個子方案的制訂工作。浙江省安委辦牽頭抓總、積極協調,4 月23 日以來密集召開10 余次專題會議,圍繞“是否站在高位、是否有針對性、是否拉高標桿、是否有缺項漏項、是否細化量化、是否舉措有力”等問題,會同相關單位反復磋商磨合,逐個破解難題,協調意見分歧,不斷修改完善,提高方案質量。各牽頭部門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跨前一步”、履職盡責,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帶頭研究部署、審定方案,各配合單位積極配合、主動對接、全力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為防止工作“大而化之”,浙江省“三年行動方案”制訂過程中,注重把握“六個特別”。
一是結合浙江實際,特別立足“重要窗口”有擔當。方案共細化任務措施319 條,較國家226 條增加了93 條,且注重創新探索,13 個子方案中個性化舉措有159 條,體現“重要窗口”的擔當。
二是兼顧全面突出重點,特別是體現針對性。在確保涵蓋國家方案內容的基礎上,重點針對上一輪“三年綜合治理”中發現的問題、浙江省人大安全生產專項監督提出的意見建議和重點問題、近年來浙江省安全生產工作中多發易發群死群傷事故重點領域,針對性拓展設置10 個領域的專項整治。
三是突出指標量化,特別拉高標桿定標準。國家方案有量化指標60 項,量化率為26.5%,浙江省在國家方案的基礎上共設置量化指標273 條,量化率達85.6%,其中落實標準高于國家要求的有171 條,注重體現拉高標桿、自我加壓。
四是充分彰顯數字化,特別突顯管理平臺運用。在單獨設置數字化專題方案的同時,其余12 個子方案都明確了數字化建設和應用的具體目標和要求,特別是強調要運用數字化手段抓好安全風險管控。
五是夯實安全基礎,特別強調本質安全提升。13 個子方案都從強化規劃引領,注重源頭治理,完善標準規范、推動科技興安制訂相應工作舉措,切實提升本質安全。
六是職責任務有清單,特別嚴格落實閉環管理。13 個專題專項方案都以配套文件的方式設置工作進度控制表,逐條細化工作舉措、逐項明確完成時間節點,掛圖作戰、整體推進,確保任務進度可控、責任可查、成效可見。
浙江省“三年行動方案”嚴格按照“四個體系”要求制訂,量化細化構建指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
明確“遏重大、減總量、降較大”3項事故控制目標(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力爭提前、確保到2022 年底實現浙江省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全國排名退出“前10 位”;有效防范群死群傷事故,確保在2022 年底前實現較大事故全國排名退出“前20 位”)和“固本質、強智控、提素養”3 項能力提升目標。同時,根據重點行業領域特點,精細設置一系列分項指標。
由重點工作、進度安排和工作機制3 部分組成。重點工作突出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明確“3+10”專題專項,即“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數字化建設”“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3 個專題和“危險化學品”“加工制造類小微企業和非煤礦山”“消防”“道路交通”“交通運輸”“漁業船舶”“城市建設”“工業園區等功能區”“危險廢物”“特種設備”等10 個安全專項整治,梳理建立各專題專項問題、任務、責任“三張清單”,細化量化目標舉措。
進度安排明確責任分工、時間控制,2020 年6 月完成動員部署,2020 年12 月完成排查整治,2021 年12 月完成集中攻堅,2022 年12 月完成鞏固提升。工作機制強化例會推動、專班推進、定期報告等。例會推動,建立浙江省安委會主任辦公例會制度,每半年召集安全生產重點領域分管省領導,聽取各專題、專項工作進展情況,督促各級、各部門扎實推進三年行動,研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專班推進,從各相關省級部門抽調骨干力量,成立工作專班,實行相對集中辦公,跟蹤督促推進工作落實,各市、縣參照建立工作專班制度,協調推動本地區專項整治工作;定期報告,建立常態化報告制度,各地各部門每半年向浙江省安委辦書面報送階段性工作進展情況。
持續強化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建設,形成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相銜接,法規要求和技術標準相補充的地方性安全生產政策體系,聚焦法規規章、改革意見、發展規劃、標準規范管理制度5 個方面建設,持續強化對三年行動的政策配套和保障,促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成果轉化。
建立明查暗訪、指數發布、考核巡查機制,強化對“三年行動”過程性成效的量化督查,防止工作推進“落地打滑”。明查暗訪,浙江省安委辦不定期組織開展“四不兩直”明查暗訪、異地交叉檢查,對重點問題、重大隱患緊盯不放、一抓到底,督促徹底解決;指數發布,拓展深化安全生產領域數字化應用,大力推進“浙里辦”“浙政釘”安全生產相關功能集成優化,建立動態工作成效評價指數,每月發布,強化對三年行動過程性成效的量化督查;考核巡查,將三年行動納入各級黨委、政府有關考核內容,將整治情況納入浙江省安委會安全生產年度考核巡查重點內容,浙江省安委辦綜合運用通報、約談、警示、曝光等措施,加強督促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