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長市應急管理局
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藍天救援隊是一支完全由民間自發組織的純公益、專業的救援機構,是政府輔助救援的中堅力量。2020年新春,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打響,為解決武漢機場積壓大量救援物資而無法快速轉運到需求單位的難題,天長市藍天救援隊馳援武漢,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藍天救援隊于2016 年10 月注冊成立,是一支完全由民間自發組織的純公益、專業的救援機構,是政府輔助救援的中堅力量。天長市藍天人始終踐行“人道、博愛、奉獻”的志愿者精神,在各種危機面前竭盡所能、不為名利、奉獻自我。工作內容涵蓋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災害預防、應急反應能力提升、災后秩序恢復及減災等各個領域。現有隊員70 人,預備隊員40 人,志愿者261 人。他們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有的從事物流運輸,有的是個體工商戶,也有的是專業醫護人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社會愛心人士。在一次次救援行動中,天長市藍天救援隊身穿藍色隊服,被天長市老百姓親切地稱為身邊的“藍精靈”。
2020 年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肆虐武漢,武漢機場積壓大量救援物資而無法快速轉運到需求單位,形勢日益嚴峻。天長市藍天救援隊為了打通這最后1 千米,毅然決然主動申請加入援鄂梯隊。接到同意批復和藍天救援品牌方的協調派遣后,1 月31 日上午8 時,天長市應急管理局組織了藍天救援隊馳援武漢的出征儀式,隨后救援隊4位志愿者立即前往武漢,參與武漢倉庫救援物資調配,轉運救援物資到所需目的地,協助當地政府做好有關防控布控等工作。
當晚10 時左右,4 名隊員到達目的地——中華慈善總會武漢救災物資轉運倉庫。雖然去之前隊員們已經作好了充足的思想準備,但是來到了一線之后,這里的一切遠超他們想象。從機場轉運而來的大批物資、川流不息的集裝箱半掛車、一道又一道急如星火的指令——捐贈中心此刻已經成為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
隊長莫榮基根據捐贈點的實際情況,迅速作出詳細工作分配:“我有管理物流公司的經驗,專業知識在這里還是能派上用場的。”從事物流運輸的隊員李苗苗主動請纓,協助倉庫物資登記、收發、出庫、入庫。其他3 位男隊員莫榮基、林長鳳、葉春雨主要從事裝卸類的重體力勞動。形勢嚴峻,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讓隊員們絲毫不敢懈怠。

天長市藍天救援隊馳援武漢人員于1月31日22時趕到目的地——中華慈善總會武漢救災物資轉運倉庫,連夜搭建臨時帳篷
作為唯一的女隊員,李苗苗的武漢之行并沒有告知父母,“離家幾天了,你在那邊不會思念家人?”面對記者的連線,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來不及想也沒時間想,到了晚上空閑時會發信息給家里報個平安。我們是志愿者,既然選擇來到了這里,那么就要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李苗苗如此說道。
隊員們每天從早晨8 時開始工作,忙到下午1 時才吃午飯,一直工作到晚上10 時才準備休息。隊員林長鳳是一名共產黨員,2 月5 日,由于高強度的搬運工作,膀子肌肉拉傷,晚上噴了云南白藥,正打算休息時,突然聽到廣播通知:“夜里增加了緊急任務,黨員出列。”聽到召喚,林長鳳沒有作任何思考,即刻穿上衣服繼續投入工作,一直帶傷工作到凌晨2 時。歸來時,雖然滿是疲憊,但內心無比踏實。林長鳳表示,在這樣的大疫面前,能夠為疫區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他感到無比滿足。
在武漢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隊員們經常肌肉拉傷;隊員林長鳳在搬運貨物時,不慎被貨砸到頭部,簡單處理血跡,又繼續投身工作;李苗苗因在倉庫調度,長時間喊話,導致咽喉發炎,無法說話;氣溫過低,隊員們整裝睡覺,身體出現浮腫……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隊員們身上的故事。在武漢堅持了13 天后,考慮到隊員們的身體健康和承受能力,上級要求藍天救援隊必須撤離!
2 月13 日,武漢病毒研究所為4名隊員進行身體檢測,均為陰性,符合撤離條件。隊員們各自交接完手上的工作,于下午4 時左右撤離武漢,當天夜里11 時多,安全到達天長市指定隔離點,進行為期14 天的隔離。
2 月27 日,4 名隊員結束了隔離觀察,平安歸隊。回到熟悉的環境,看著身邊親切的隊友、親人,回想在武漢的日子,心中感慨萬千,健康是最大的幸福,病毒無情,但人有情。經過此次抗擊疫情,隊友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那就是發自內心對志愿服務的熱愛及追求,對實現自己社會價值的一種嘗試和努力,將不怕苦、不怕累的志愿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相信我們必能戰勝疫情,度過寒冬,迎來百花盛開的春天!
2020 年2 月3 日開始,天長市藍天救援隊組織藍天志愿者參加天長市小區疫情防控卡點執勤任務。每天安排50 名左右藍天救援隊隊員與社區志愿者一起,做好社區疫情期間小區封閉式管理,直至解除封閉。疫情期間,任務累計出動576人次,主要任務點為天長時劇院、千秋山莊、東方紅郡小區、胭脂山社區。
3 月20 日,天長市藍天救援隊40 名隊員利用高壓彌霧機專業裝備,對教學樓、辦公室、活動室等各個角落進行了細致全面的消毒工作。20 日上午8 時,所有參與消毒任務的隊員到指定集合地點集合,分發消毒防護裝備,整理消毒機器。為了高效完成消毒工作,現場分成了4 個小組,分別負責天長市區及周邊鄉鎮所有中、小學。經過連續幾日的消毒工作,截至3 月23 日,全市63 所中、小學已全部消毒完畢。疫情防控是一場不能懈怠的賽跑,藍天救援隊始終奮戰在防疫的第一線,藍天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志愿精神。
天長市藍天救援隊自成立以來,參加過多種社會活動:協助公安、交警完成體育賽事、晚會安保、水上救援、義務獻血、人道救助等。
2019 年10 月27 日,天長市藍天救援隊接到半塔派出所的電話,在半塔鎮趙八崗水庫發生一起摩托艇翻艇事故。當時艇上面一共有3人,其中兩名兒童已經被救,另一名成年男子落水失蹤。半塔與天長相鄰,接到電話,隊長莫榮基緊急組織22 名隊員,整理好水上搜救裝備,立即驅車趕往事發地點。
到達事故地點后,隊員根據各自情況,分成2 組迅速整理好搜救裝備下水搜救。事故發生時間為夜晚,昏暗的光線給搜救帶來了不小的阻力。隊員們克服夜晚的寒冷,逐區域搜索,慢慢縮小范圍,在水中搜索了將近一個多小時,最終找到了那名男子的遺體——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接受的結果。隊友們對遇難者遺體表達默哀后將遺體轉交至指定地點。
此次救援之后,藍天救援隊組織所有隊員開展了水上搜救緊急事件的培訓,行成了水上搜救應急預案。借此逐步規范各項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和防范風險及事故的能力。為保證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作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