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鵬 唐華
木里“3·30”森林火災之后,西昌森林消防大隊成為全國人民敬仰的英雄集體。27名勇士和烈士的精神,激勵著這支隊伍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西昌森林消防大隊完成了面對、重建、再次出發的艱難歷程。
蒼茫的大涼山,是一塊英雄的土地,當年,“彝海結盟”留下的史話,激勵著一代代西昌兒女。
如今,木里“3·30”森林火災之后,西昌森林消防大隊成為全國人民敬仰的英雄集體。紅色底蘊賦予了這支隊伍扎實、樸實的作風,27 名勇士和烈士的精神,激勵著這支隊伍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他們沿著英雄的足跡,用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大無畏精神奮勇前行,守護著貧窮偏遠的大涼山,用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實際行動讓英雄群體的旗幟高高飄揚。
2020 年新年上班第一天,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來到四川省西昌市看望慰問了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涼山支隊西昌大隊指戰員。他對木里“3·30”森林火災之后指戰員心理生理過渡、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改革轉型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認為,大隊是一個英雄的群體,全體指戰員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關愛,沒有辜負部黨組、局黨委的希望。
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協調將119 mm森林滅火炮拉到西昌大隊試用
2019 年3 月31 日,西 昌 森 林消防大隊指戰員在撲救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森林火災,挽救國家森林資源、保衛附近村鎮安全時,因風力風向突變,發生林火爆燃,27 名指戰員壯烈犧牲。
在那次火災中脫險的四中隊指導員胡顯祿、班長王順華、消防員楊康錦、趙茂亦等人強忍著悲痛和其他參戰隊員連夜搜尋犧牲烈士,搬運烈士遺體下山。
考慮到脫險隊員剛剛經歷離別的傷痛,總隊、支隊兩級領導安排他們歸隊后休息調整。可胡顯祿、王順華等人不約而同地幫助整理烈士遺物、接待烈士家屬、參加戰友遺體告別儀式和追悼會……
戰友走了,他們再心痛也要送最后一程。只是,沒有人愿意回想起那一個個被時間定格的場景,當面對媒體時,隊員們本能地往回縮……
這種體會,大隊長張軍、四中隊指導員胡顯祿感同身受。可他們不能回避,他們不僅要提供27 名烈士舍生忘死、勇斗火魔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真實場景,還要告訴戰友們要勇于面對;不僅有前來采訪的媒體,陸續慰問的政府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還有專程從外地趕來的退伍老兵、愛心人士……
在張軍、胡顯祿的帶動下,王順華、楊康錦、趙茂亦等隊員接受采訪、慰問時雖然話不多,提起犧牲戰友多次泣不成聲。緬懷戰友,更重要的是擔當使命,他們擦干眼淚,又一次次地奔向了戰場。
2019 年4 月4 日,涼山支隊組織干事趙先忠受命到西昌森林消防大隊代職教導員。
他告訴妻子時,妻子十分糾結,丈夫和趙萬昆(生前系四川省西昌森林消防大隊大隊部教導員)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去挑起他留下的擔子無疑是對萬昆最好的告慰,但自己下學期要擔任班主任,丈夫一旦離開機關到基層任職,女兒上學的接送就成了問題。
“這事根本就不能提!”面對妻子的糾結,趙先忠知道孰輕孰重,他二話沒說就去任職。
剛到大隊時,趙先忠幾乎每天晚上凌晨兩三點才能入睡,他挨個房間查鋪,看一看戰友們在干什么心里才踏實。尤其是木里“3·30”森林火災的脫險隊員,他特別關注。
趙先忠發現,戰友之間形成一種默契,誰也不會主動提起那場火災,大家統一用“3·30”代替那件事情。為此,應急管理部邀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專家到大隊對經歷“3·30”火災的消防員進行心理服務和干預。
剛開始,面對這群鐵骨錚錚、無所畏懼,卻又受到創傷的隊員,心理援救人員盡量引導他們傾訴,以便準確了解癥結,進行合理的干預和心理調節。
代理教導員趙先忠想到用“軟制度”暫代原有的“硬規定”。早操、操課、訓練、學習,大隊根據隊員心理和生理狀態靈活掌握。“有人半夜三四點都睡不著,要求他6 點多起床不現實。”趙先忠說。
到了飯點,趙先忠習慣晚幾分鐘去食堂,發現哪個隊員唱完歌就返身回寢室,或者哪個人飯量少了,他都要找來聊聊。趙先忠會有意安排些集體活動,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把大家從“那場火災”重新拽回日常生活里,比如一起修修桌椅板凳、打籃球、跑跑步。
防火期還沒有結束,心理重建的同時,隊伍的重建也不能等。
英烈走后,當時的西昌大隊只剩一個黨委副書記、兩個委員,黨委會都沒辦法召開,而作為代職教導員的趙先忠的正式任命要5 月3日才到達。
“任命沒到,我就以負責工作的形式召集大家商量,把兩個支部合到一起,先把中隊的支部建起來,把當時還能用的得力骨干放到崗位上。”趙先忠說。
對于補充人員,趙先忠和張軍建議先培養大隊的其他隊員。隊員之間的信任和情感在火場上非常重要,趙先忠和張軍最擔心的是,其他單位調來的骨干和隊員們還需要有一個磨合期。
在張軍看來,一個消防員,只要有責任心和態度,能力可以慢慢培養。他甚至把原來在炊事崗位上的一些消防員,調到班長、副班長骨干位置上鍛煉。
全省6 名實習士官全部申請到西昌大隊淬火,涼山支隊新下隊的30 名消防員15 名主動要求分到大隊,新畢業3 名排長中2 人自愿來到這個英雄群體。新任三中隊長馮穎在全國森林消防隊伍干部比武榮獲第一名,把大隊精武強能、勇當標桿的精神繼續傳承。
現在的西昌大隊,“老人”和“新人”的比例幾乎是1:1。如何把陸續加入西昌大隊的幾股力量融合在一起,做到集中統一、步調一致。西昌大隊的做法是以情帶隊,這也是他們的長期目標之一,即“秉承遺志、提振士氣、情暖隊伍、厚實底蘊”。
社會學上認為同輩群體在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與同輩群體的頻繁互動中,青少年極容易習得其他成員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同輩群體的亞文化以及非正式的制約力也會對青少年形成非常大的壓力,讓青少年服從同輩群體的行為規范。如果身邊有一群吸毒的朋友,那么吸毒就會成為行為規范,如果不吸毒就會和他們無話可說,被他們排斥。這種情況下,很多青少年都會選擇吸毒。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慎重地結交朋友,遇到吸毒的朋友一定要遠離。
2019 年6 月8 日 上 午11 時 許,涼山州木里縣唐央鄉因雷擊再次引發森林火災。州政府商請,由涼山森林消防支隊3 個大隊100 名消防員前往撲救。
西昌大隊也在其中,這是西昌大隊在木里“3·30”森林火災后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務,隊伍能否重上火場,所有人心里都沒底。
“上,全都上,這道坎必須邁過去。”張軍的眼神異常堅定,汛期快到了,留給大隊調整的時間不多了。
那天,西昌大隊當班的20 個人全部向火場進發,一路上,車里很安靜,沒有人說話。張軍帶頭開路,趙先忠在后面押尾。
到了山腳,張軍剛聞到火場的味道,上次搜救犧牲戰友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他承認自己心里還有道坎,但任務必須要執行。
隊員們能感知到張軍的情緒變化。郎志高(西昌大隊四中隊一班副班長,是經驗豐富的老消防員)和另一名隊員去處理一處很小的火點時,張軍反復囑咐,到了地方先在對講機里報告一遍,等處理好了再告知一遍。
郎志高和戰友用鐵鏟把著火的樹枝砍掉,挖個坑埋了起來,不到半小時就搞定了。“這種小任務其實沒必要實時匯報的,大隊長是擔心我們。”
為了提高效率,4 位消防員跳入齊胸深的水塘架設水泵,那一刻,一向冷靜的趙先忠很激動,他內心響起了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隊伍起來了,隊伍的底子還在。”
滅火任務結束,在營地進行“一戰一評”總結會時,一位60 多歲的心理援助老師上臺給隊員們鞠躬,“恭喜大家,你們跨過這一步了!”
如果說唐央鄉滅火是對隊伍重建的一次檢驗的話,那么8 月2 日至11 日的十日甘洛縣泥石流搶險救援則是隊伍涅槃重生的新起點。
8 月2 日,隊員了解到甘洛縣因連降暴雨誘發山洪、泥石流,致使部分道路阻斷和成昆復線工程中鐵十八局施工人員被困、失聯后,紛紛主動請纓前往救援。
看到隊員們重拾斗志,支隊、大隊倍感欣慰。他們派出了以老隊員為主,新隊員為輔的救援分隊,前往甘洛搶險救援。
1月初是涼山州的森林防火緊要期,為降低火災隱患,西昌森林消防大隊每年進山巡護
面對肆虐的洪水和隨時可能發生的滑坡危險,隊員們沉著鎮定、忙而不亂,一路沿阻斷道路排查險情,一路進入成昆復線搜救失聯人員。
期間,隊員們冒著山體垮塌的危險,打好防護,多次進入棚洞內部挖掘搜救。數日下來,不少隊員腳被泡得發白,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更沒有一人掉隊,這讓大隊長張軍感到:熟悉的那個西昌森林消防大隊回來了……
憑借高昂的士氣,大隊趁熱打鐵,明確了“銘職責、促轉型、勇擔當、強能力、固底線”的短期目標,進一步正規秩序、推動工作、溫暖人心、恢復元氣。
“我們轉變管理理念,從管為主到理為重。重點放在理上,通過教育引導,以及給消防員們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兒,理順大家的心氣兒。心理老師再從心理干預的角度,雙向發力。讓大家自覺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踐行訓詞精神。”趙先忠將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工作結合起來,引導隊員把心神聚在一起。
代職教導員趙先忠和大隊長張軍帶著全體指戰員,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和應急管理部黃明書記的要求,秉承烈士遺志、傳承英雄精神,始終高標準高定位嚴要求,在隊伍建設、改革攻堅、學習訓練、搶險救援中走在前面,真正發揮榜樣和示范引領的作用,樹立起一面英雄的旗幟,勇做新時代的消防救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