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珂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2018年12月 和2020年2月,國 家 工 信 部 分 別 把3400~3600MHz和3300~3400MHz分配給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作為5G室內外建設頻段。雖然3.5GHz頻段可以滿足5G三大應用場景(eMBB、mMTC、uRLLC)的業務需求,但是由于3.5GHz 的頻段高、穿透損耗和傳播損耗都較大,并且室內傳統無源分布系統(DAS)不支持3.5GHz頻段,室分系統新建、改造演進和實施難度都比較大,因此在5G時代,室內分布的主流將采用有源室分系統進行覆蓋。
有源室分初期建設成本較高,制約了5G室內深度覆蓋的建設進程,5G之前的室分系統多采用2.1GHz頻段,而原室分系統的無源器件不支持3.5GHz頻段,需要新增或替換支持3.5GHz頻段的無源器件,而關于3.5GHz的無源室分系統的覆蓋效果、造價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通過在某多隔斷場景試點3.5GHz無源室分,分析3.5GHz無源室分建設的可行性,為后續的5G室分建設提供參考。
某醫院行政辦公樓7層,長約60米,寬12米左右,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采用新建雙路3.5GHz NR DAS(由于1/2"饋線在3.5G頻段下,損耗較大,而7/8"饋線柔韌性不佳,實施難度比較大,站點實施采用3/4"饋線,損耗和柔韌性介于兩者之間),驗證覆蓋性能和成本,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3F 2T2R NR DAS單極化天線點位布放示意圖

圖2 2T2R NR DAS系統示意圖
在3.5GHz NR DAS天線布放中盡量保證與原4G DAS天線同點位布放(可有效降低整體DAS造價),由于3.5GHz NR和LTE的傳播損耗和分布系統損耗差異較大,則3.5GHz NR天線口功率必然高于LTE DAS天線口功率,如表1所示。

表1 NR與LTE天線口功率差異分析
現網LTE的天線口功率一般在-10 ~ -15 dBm,根據上表天線口功率差異分析,3.5GHz NR天線口功率保持在-5.5 ~ -10.5 dBm之間,可以滿足與LTE天線同點位覆蓋要求。
依據理論推導的NR天線口功率取值范圍,按照LTE覆蓋半徑要求,設計醫院行政樓DAS方案,如點位布放并進行實施,之后對平層采用CQT定點測試、DT遍歷測試、Ping包測試,分別如表2、表3、表4所示。

表2 平層CQT定點測試

表3 平層DT遍歷測試

表4 Ping包測試
從上述三表測試可知,3.5GHz NR DAS覆蓋和速率滿足建網指標要求,時延在10ms左右,可以滿足大部分5G業務場景需求。
該站點也可以采用有源室分進行覆蓋,為了保證與無源2T2R NR DAS的可比性,其設計方法可分為三種形態,如圖3、圖4、圖5所示。

圖3 方法1:3F有源內置天線(4T4R)放裝布放示意圖
由于5G NR有源室分內置型在通道數、功率和天線增益都有所增強,彌補了與4G端到端的鏈路損耗差異,因此與4G有源室分可以保持同點位覆蓋,而無需額外增加點位。

圖4 方法2:3F有源外置型+無源單極化天線(2T2R)布放示意圖
方法2在滿足容量,保證覆蓋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有源內置型天線的使用數量,降低建設成本。

圖5 方法3:3F有源外置型+外置功分器+無源單極化天線(2T2R)布放示意圖
方法3在滿足方法2的基礎上,盡量壓縮有源型天線的使用量,降低建設成本。
依據2.1節的方法,對比數據如表5所示。
從表5可知,方案3天線數量和功率均為最低,依據試點對3.5G NR DAS的實測結果和表6的鏈路估算,有源分布系統的3個方案設計都可以滿足實際覆蓋要求。

表5 天線數比對

表6 室內理論鏈路預算估算
從表7可知,方案2的造價最高,容量最高,方案1的造價最低,而方案4和方案1的價格較為接近,需要說明的是,考慮后期隨著5G室內建設思路變化和規模增加,器件或設備價格調整等因素,方案的排名也會有所調整。

表7 有源與無源造價及吞吐率比對
通過本研究試點站點測試和分析,3.5GHz NR DAS點位布放在滿足覆蓋指標的前提下,可滿足多隔斷場景單邊覆蓋2房間(雙邊4房間)的目標;3.5GHz NR DAS(2T2R)容量相對于有源室分較低,能夠滿足中低容量樓宇的需求,部署成本相對較低,可在后期的5G室分建設中在中低流量場景采用此方法。依據文中對造價及性能對比,建議根據不同的場景適配不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