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濤
摘 要:在現如今的機械制造業之內,機械自動化為尖端技術。所謂機械自動化主要指的是應用自動化生產的方式處理待加工對象。自然和科技與生產經驗為機械自動化發展以及實際應用的重要基礎。此外,面對即將到來的技術型社會,高新技術的轉型離不開硬件設備作為基礎,數控加工技術就是連接科學實驗室與社會應用之間非常有利的載體,能夠幫助突破傳統設備的制造困境,促進行業及社會經濟的整體水平的提升。為了全面分析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有效途徑,現綜述如下。
關鍵詞:機械設計 精密加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G519.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工業化的進程持續推進,工業的發展對于各種類型以及各種精度的機械有了更高的要求,多以我國對于機械有著非常高的需求。但是我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與工業化相配套的機械設備卻無法達到相應的要求,我國工業的發展時間較短,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精密儀器領域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我國國內針對精密儀器無論是制造能力,還是自主設計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存在零件公差較大的問題,也因此國內生產的設備故障率較高,使得國產設備無法滿足國內工業化發展的需要。基于此,應當及時加強針對機械設計的制造工藝,并盡可能的加強對精密加工領域的研究,以此進一步推動機械領域的標準化、現代化的發展.。
1機械制造業的現狀
當人們意識到現代化科學技術對機械設計制造所帶來的優勢以后,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從其它發達國家引進先進設備設施和技術,目的是要和國際間的行業發展相接軌。雖然經過努力我國的機械制造技術得到了明顯提升,但是和其它發達國家相比而言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各方面技術水平普遍較低。現階段部分機械制造業發達的國家已經實現了智能自動化,并在系統性能領域逐漸優化、升級進而趨于成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計算機集成敏捷制造系統與并行工程,我國對這些先進的系統目前并未有效掌握,除了這兩種系統之外,還有一些諸如納米技術、激光切割加工技術以及復合加工技術等。他們的特點是在進行機械制造的時候更加精準高效,我國機械制造業市場并未成熟,技術科研縱深度欠缺,所以利用率和科研能力都還在探索和發展中階段。另外,在智能化與自動化普及率上發達國家更高,甚至已經廣泛運用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反觀我國的智能自動化目前還并未完全普及,只在一些大型企業和國家部門中應用,柔性制造單元與系統只在初級研究和使用水平界限上。從傳統社會到現代化社會制造業一直都在探尋新路徑,致力于綜合性技術過度。而要想使其能夠在市場競爭當中凸顯成效,需要從制造的時間與核心技術以及質量這三個要素有機統一。可以先對西方的機械設計制造技術科學借鑒,然后對其進一步研究,再綜合考慮,這樣就能生成屬于自己的高效機械設計制造技術,并給社會各行業的發展帶來輔助效果,在未來制造技術必然會成為國與國之間激烈競爭的核心,是必須要對其關注的。
2機械設計制造的相關優勢
2.1強化產品的安全度
在以往,人工設計制造主要通過工作人員完成與之相關的工作達到這一目標。在該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會發生一些紕漏,因而導致機械產品的性能受到程度不一的干擾,如果情況嚴重,還會造成不可預估的后果。而全面落實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強化機械產品的安全度。機械制造自動化能夠把尖端的信息技術融入到生產工作之中。這種做法可在極大程度上規避因人工方案設計制造的局限性,有效保證了機械產品的品質,大大提升了產品安全度。
2.2推進工業智能化發展
由于機械設計和自動化融入了尖端的信息技術,因而現如今的機械制造產業逐步朝向智能化方向進展。這一良好的發展趨勢完全符合當前中國的工業化發展需求。進而加大了中國工業化發展的進度,減少了我國和美國、日本等等發達國家間在機械制造和自動化方面的差距。
2.3細致優化產品外觀
將數控技術合理運用到機械加工中,以計算機技術作為基礎,合理控制與編制其加工參數,通過靈活發揮運作能力來實現產品外觀的優化。相對于傳統的加工方式,能夠利用自動化技術確保加工精度,在加工速度保證的前提下,精準完成制造目標。確保零件、設備加工滿足實際需要的同時,也提升了產品的美觀程度,同時也優化產品質量。
2.4幫助實現國防科技現代化
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全新的國防設備需要先進的制造技術作為支撐。在現代化機械加工過程中,合理應用數控加工技術,能夠為我國國防裝備制造提供有力的科技手段,幫助機械設備實現精細化生產。以往國防裝備不能夠進行大量生產,但現在通過采用相應的數控加工技術,就能夠打破傳統局限,使設備制造實現量化生產。量化生產既保證生產裝備的質量水準又保證了產品性能水平,同時也提升了我國的國防實力[1]。
3精密加工技術
精密加工技術是在工業化的標準上發展而來的,標準化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國的精密加工領域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所以我國目前工業的發展難以實現標準化。在實際進行設計制造的過程中,零件存在著公差較大的問題,并且同一批生產的設備由于存在公差的問題,設備的耐用程度以及性能也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而因此國內生產的機械設備無法全面推行自動化以及智能化,也因此我國精密加工設備的生產常常會受到國外力量的限制。我國國產機械設備的生產無法滿足我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需要,所以每年都需要依賴于大量的進口機器,由于我國自主制造能力較弱,雖然很多的加工技術是相對健全的,但是我國的加工精度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無論是精密加工領域還是超精密加工領域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比如,當前對軸類零件加工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基于此需要更加精密的加工技術,并對軸類零件加工當中的一切標準嚴格執行。在對軸類零件進行加工的過程當中需要采用到二中心孔為定位基準,這個定位基準是符合基準重合以及基準統一的原則的。軸類零件首先需要以外圓作為粗基準,車端面以及鉆中心孔,隨后需要依據二中心孔為定位基準粗車外圓,緊接著還需要以粗車外圓作為定位基準對錐孔進行加工,所以這也叫做無為基準原則,這樣可以保障定位基準面精度更高。在對外圓進行精加工或者是半精加工的時候,往往會采用錐堵,需要以錐堵的中心孔作為精加工軸外圓面的一種定位基準,但是對于錐堵的精準度有著非常高的要求[2]。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機械制造業在經濟發展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也因此給機械制造行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所以針對此,相關機械制造技術人員應當積極發揮出技術創新的力量,將先進的技術理念融入到機械制造當中,并在后續的制造加工工作當中不斷遵守機械制造加工工藝的規定,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并對加工過程當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督。機械制造企業需要針對機械加工設計進行專業的培訓,以此切實提升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切實提升機械制造加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進一步推動機械制造行業的健康發展[3]。
參考文獻:
[1]趙楠楠.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探析[J].內燃機與配件,2021(14):109-110.
[2]姜小麗.淺談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有效途徑[J].內燃機與配件,2021(14):169-170.
[3]時松.未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J].內燃機與配件,2021(14):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