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睿
不同的成長環境和所處階段造就了不同的閱讀習慣,也影響了我們今天的閱讀方式。

Z世代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網絡和科技產品的巨大影響
對于不同年齡人群的閱讀偏好往往存在很多想象,比如老年讀者難以接受電子書,三四十歲的成年讀者沒有時間閱讀。但是來自數字分析機構Best by the numbers 的一份報告卻描繪了一幅出人意料的信息圖。該報告將“世代”作為劃分讀者群的要素,概述了各代人群的閱讀習慣。
5~25 歲為Z 世代,26~40 歲為千禧世代,41~55 歲為X 世代,56~75 歲為嬰兒潮世代,76 歲以上被稱作沉默世代。Z 世代出生在1995 年后,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網絡和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的巨大影響。千禧世代在大眾媒體中的形象較為模糊,而X 世代則大名鼎鼎。1990 年,《時代》雜志創造了這個詞,特指美國出生于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末的一代人,他們在動蕩中成長,又經歷了數次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比X世代年長一輩的嬰兒潮世代出生在二戰后欣欣向榮的時期,而年齡更大的人群則進入了沉默世代。
哪一代人最愛讀紙質書?哪一代人閱讀時間最多?不同的成長環境和所處階段造就了不同的閱讀習慣,也影響了我們今天的閱讀方式。
雖然受到了新技術的沖擊,但人們仍然在閱讀。千禧世代是最積極的讀者,80%的千禧世代在過去12 個月中至少讀了一本書。但是沉默世代讀書的時間更長,每天讀書的時間平均達到了35 分鐘,嬰兒潮世代為26分鐘,最少的Z 世代只有7 分鐘。不過,沉默世代讀的書籍主要是《圣經》。
紙質書仍然是各世代讀者閱讀的首選。65%的美國成年人在過去12 個月中讀了至少一本紙質書,而只有28%的成年人讀了至少一本電子書。其中,千禧世代閱讀紙質書和電子書的比例分別為72%和35%。老年讀者對電子書的接受度超出預期,嬰兒潮世代閱讀紙質書和電子書的比例分別為64%和24%。
相比紙質書的頑強,傳統新聞媒體的前景顯得并不樂觀。只有8%的Z 世代、千禧世代和X 世代通過報紙閱讀新聞,而76%選擇了數字在線媒體。在沉默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中,這一比例分別為32%和43%。
千禧世代也更喜歡去圖書館。在過去12 個月中,有53%的千禧世代和45%的X 世代至少去過一次圖書館。這兩個世代的讀者有很多是忙碌的父母,他們會帶孩子去圖書館參加“故事時間”等活動,也在喧鬧的家庭之外得到一個安靜的閱讀和工作空間。
雖然近年來小說市場持續疲軟,但總體而言,小說更受歡迎。61%的讀者更喜歡讀小說,39%的讀者喜歡非虛構作品。不過,不同世代讀者喜歡的圖書類型卻顯示出巨大差異,這種差異可能與不同時期活躍的某個或某一些大受歡迎的作家有關。
Z 世代最喜歡閱讀幻想小說,比例高達53%,這可能受到了J·K·羅琳、菲利普·普爾曼、尼爾·蓋曼和喬治·馬丁等暢銷書作家的影響。喜歡YA 小說的Z世代也達到49%,另外還有19%的Z 世代讀者選擇了圖像小說。這顯示出新的文學形式在年輕讀者中的號召力。
46%的千禧世代喜歡閱讀一般小說,25%喜歡經典小說,顯示出保守的傾向。X 世代則沒有對任何圖書形式表現出明顯的偏愛。
43%的嬰兒潮世代喜歡閱讀懸疑小說,71%的沉默世代偏好神秘小說。這可能與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偵探小說作家的成名有關,其作品大多在上世紀20 年代至70 年代問世出版,那也是經典偵探小說的黃金時期。
在非虛構圖書中,Z 世代喜歡幽默讀物和心理自助讀物,比例分別為27%和25%。這也許從側面反映了年輕一代面臨更大的壓力。大多數千禧世代都關注實用主題,他們需要養育子女,關心職業發展和身體健康。這些需求反映在數字上,就是27%的千禧世代喜歡閱讀健康類圖書,22%選擇家教圖書,還有17%選擇了商業和職業類圖書。盡管在這些領域涌現了大量視頻和網紅內容,但仍有很多人更愿意通過書籍來學習關鍵技能。
隨著年齡層提升,閱讀的主題也轉移到個人愛好上。26%的X 世代喜歡閱讀手工類圖書,36%的嬰兒潮世代選擇烹飪美食圖書,59%的沉默世代最愛讀自傳和傳記,其次是歷史書。
實際上,歷史內容在年輕人中的受歡迎程度也很高,但他們傾向于通過不同媒體來涉獵有關信息。比如邁克·鄧肯(Mike Duncan)的歷史播客“羅馬歷史”就在年輕讀者中大受歡迎,并在2017 年結集出版了暢銷書。這表明人們對學術話題仍然有濃厚的興趣。
可以想見,從2020 年開始,末日文學將在圖書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比如斯蒂芬·金的《末日逼近》,這本出版于上世紀90 年代的驚悚小說因為描寫了新型流感造成美國超過九成人口死亡的末日故事而再次登上暢銷書榜單。
不同世代在面對疫情時所受的影響并不相同。受影響最大的是千禧世代,有40%的千禧世代在疫情時期閱讀了更多書籍;其次是Z 世代,這一比例為34%。這可能是因為隔離使得學生和普通上班族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用于閱讀。在家讀書的傳統可以培養新一代的讀者,這也許是疫情帶來的烏云上鑲的金邊。不過出于安全考慮,許多圖書館不得不暫時關閉,這些讀者將從哪里獲取書籍也成為制約閱讀的瓶頸。

不同性別的Z世代讀者在閱讀愛好上有很大差異
所有世代的讀者在獲取圖書信息方面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更信賴熟人推薦。55%的圖書信息都是來自朋友或家人。此外,Z 世代離不開社交網絡,在選擇圖書時,43%的Z 世代讀者會接受來自推特、臉書等社交網絡的信息。40%的千禧世代和38%的X 世代通過亞馬遜的推送來選擇購買或閱讀哪本書。32%的嬰兒潮世代和沉默世代則是通過暢銷榜單來了解圖書信息。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大致可以繪制出每個世代讀者的畫像。
最年輕的Z 世代通過閱讀來娛樂。在6~8 歲的Z 世代讀者中,有50%每周閱讀5 至7 天。不過當他們成為青少年后,這一比例就銳減為25%。不同性別的讀者在閱讀愛好上也有很大差異。45%的Z 世代女性偏好閱讀小說,而27%的男性更喜歡看漫畫。
七部不同類型的代表讀物陪伴了Z 世代的成長,分別是幻想小說“波西·杰克遜”系列、“貓武士”系列、“墨水心”三部曲、華裔作家陸希未的“傳奇”三部曲,講述校園生活的“小屁孩日記”系列,以及尼爾·蓋曼的《卡羅琳》和杰瑞·史賓尼利的《星星女孩》。
千禧世代熱衷于獲取新聞,每天閱讀新聞的千禧世代比例高達69%。但是與想象中不同的是,千禧世代對紙質書仍然情有獨鐘,閱讀紙質書和電子書的比例分別為72%和35%,另外有16%的讀者選擇聽書。千禧世代最喜歡的三本雜志分別是《時尚》《人物》和《時代》。
出乎意料的是,X 世代似乎更沉迷于網絡世界。有21%的X 世代喜歡瀏覽在線新聞,每天用于瀏覽在線新聞的平均時間高達54 分鐘,是所有世代中最多的。18%的X 世代使用電子閱讀器讀書,這一比例也超過了其他世代。在X世代的電子書架上包括《美國精神病人》,老牌歌手辛迪·勞帕的自傳等書。
有聲書通常被認為更適合視力受限的老年讀者,但從數據來看,大多數讀者仍然老當益壯。在嬰兒潮一代中,64%更喜歡閱讀紙質書,24%選擇電子書,而聽有聲書的只有15%。在所有世代中,沉默世代最不愛電子書,選擇電子書的比例只有19%,聽有聲書的也只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