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艷麗

時光如水,但在遲子建的筆下,時光卻是結了冰的逝川,表面上堅硬、冰冷、封凍了一切,但在冰面之下,仍有流動的水、流動的生命、流動的希望在奔涌?!稛躐R靴》這部遲子建三十余年短篇小說精選集,就如同一條可回溯向生命源頭的冰川,令人在倒敘的時光作品中,看到在日子有棱有角的中國最北之地,那蒼涼遼闊、真實粗獷的生命圖景。
這本書的同題短篇小說《燉馬靴》,以火頭兵和狼的故事為主線,加上激烈的突襲敵營失敗與日本兵纏斗險勝、再到化雪水燉馬靴、為日本兵蓋上雙眼、留下火焰讓他捧著心愛女子的照片化為灰燼……這一系列的細節珍珠,串聯成險境下的人性之美。再具體到父親與狼故事的前因、后果,則更是將極端環境下人的慈悲與狼的“人性”相映生輝,也為那一座不知具體在哪里的山、在哪里的林披上了神秘的霞衣。一只狼尚懂知恩圖報、猶記當年情,而人間又有多少恩將仇報的故事?
大雪紛飛中,一人兩狼,相互照應,相依為命,最終是狼救了人的命,而人也因當年為了瞎眼狼而丟在山洞口的骨頭,有了應急之資。“父親每回講完燉馬靴的故事,總要仰天慨嘆一句:人吶,得想著給自己的后路,留點骨頭!”真正的英雄,并非只是鐵血硬漢,更要有菩薩心腸,與萬物為善。
《燉馬靴》寫于2018 年,是遲子建筆鋒老辣而又深情凝結的作品,相較于之前的短篇,更顯經歷歲月滄桑后對生命的體悟,有種天地朔風凜冽而人世有情的悲涼豪邁。再回望遲子建2008 年寫下的短篇《一壇豬油》,讀者會分明感受到不同時間段作者心境的變化,人情冷暖彌漫其間。最深的愛戀與癡情、最深的傷痛與遺憾,都在日子中靜靜流淌。那埋在豬油里晶瑩的戒指,那不小心打碎的雪青色的壇子,那從小岔河一路而來的風雨,那林中鳥“蘇生——蘇生——”的叫聲,都令人迷戀。遲子建2008 年的作品更偏重于人生之情,而2018 年的《燉馬靴》則將情予于義中。這種情義是天地大情大義,超越國界、超越物種,在隱諱的書寫中,“父親”對當時敵國士兵生命最后一刻的人道關懷,也令人感嘆。
平常之時難識人之真面目,至險至危之時方見真性情。絕境才是人性、獸性的試金石。
沿書中的文章次序,向后讀去,時光翻轉,生命蔥蘢。寫于1998 年的《清水洗塵》多了幾分孩子氣,遲子建筆下一個大男孩執拗地要在臘月二十七用清水洗一次澡,不再像往年一般用長輩用過的水。這是生活困難時期普通人平常卻不失生活趣味的真實寫照,想必清水洗亮的還有一個少年對未來的希望吧。借著大男孩對成人世界的一點窺探,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艱苦生活環境下平常人家的溫暖是那樣動人。這也是愈而立之年的遲子建回望青春草原,寫下的溫情記敘。
遲子建于1988 年寫下《魚骨》之時,年方24 歲,小小年紀故事寫得有模有樣,如水行文初露鋒芒。最令人意外之處在于文章的收筆處顯露出的與作者年齡極不相稱的原諒與慈悲。旗旗大嬸是一位外表堅強內心溫潤的女子,用十幾年時間等待一個棄他而去的丈夫,而至“良人”歸時,所有的心酸怨恨均化成了彼此在時光中老去的心痛,多少深情全在那晚的寒風中綻放。這樣矛盾、復雜的情感,怕是一個二十幾歲女孩難以理解的吧,是北方的寒風和生活的艱辛,讓遲子建早早領悟了生活的百般滋味嗎?無奈之中更有深情。
縱觀全書的作品,呼嘯北風中,看似粗糙的人,心里流淌的卻是一道道溫潤的泉。泉水慈悲,流過艱難、流過苦難、流過那么多人間的生老病死,流淌成一首泥沙俱下卻愛意無邊的生命之河。青春曾成就遲子建筆下的靈性,而時間又賦予了遲子建一枝愈發深沉洗練的筆,從曾經的涉筆成趣到后來的舉重若輕,時光終是沒有辜負一位一直深情書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