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杰 秦皇島金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裝配式建筑相比傳統的現澆結構具有高質量、高效率、低作業強度等優點,不足之處就是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發展。如何通過降低制造成本加快裝配式建筑發展、促進建筑行業轉型升級已是當今研究熱門話題。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如何把成本降下來》一書中,針對目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當前現狀,結合成本分析、政策分析、技術突破和甲方對成本的影響等制定降低成本益處的優化主線,以控制裝配式建筑成本,如圖1所示。
過程中探究了裝配式建筑成本的構成要素,并基于構成要素制定了降低成本的相關路徑和實施策略。本文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和實際建筑行業經驗,對幾個成本控制要點進行分析。

圖1 降低成本益處的優化主線
對設計階段的成本進行控制,這是是降低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的主要途徑之一。結合我國當前的裝配式設計現狀,還存在相關規范不夠完善、設計環節協同不到位以及前置工作考慮不充分等缺陷,這導致嚴重增加了整體成本。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如何把成本降下來》中,對設計環節降低成本的問題及相關解決方法進行了詳細地闡述。裝配式建筑設計應根據其工作前置性、集成一體化、避免兩階段設計等特點遵循其客觀規律,合理設計裝配項目實施流程和規范。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合理范圍內對裝配式建筑預制率進行提升,詳細規劃建筑結構拆分過程,提升預制構件的安裝便捷度,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但是不能一味地追求預制率的提升,否則會導致成本增加。因此,需要從整體綜合考慮,對預制率水平進行有效性提升可利于后續預制構件的生產、運輸以及安裝過程。需要說明的是,使用塔吊對工期方面的預制率的提升可大大縮短工期,節省了一定的人工費用開支。(2)在預制構件的選擇和組合方面,同樣會對成本造成一定影響。在進行預制構件設計時,不但要滿足相關標準和文件要求,還需要綜合考慮其生產和施工過程中的操作性、可行性等因素,以求在最低成本消耗下完成設計工作。(3)預制構件重復率。預制構件在設計時的重復率也是影響成本的重要指標,提升預制構件重復率,可增加模具的使用率,節省了單個預制構件的分攤費用,可有效降低成本;另外,在預制構件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可通過重復的生產固化工藝,提高其操作熟練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避免了過多的材料損廢。(4)預制構件尺寸設計。適當地加大預制構件的尺寸,可使施工過程中的接縫工作量減少,加快施工過程,同時更是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時,在進行尺寸設計時需要考慮其運輸效率,以免其相對運輸車輛出現超高或超寬現象,增加運輸難度,進而增加了運輸成本。所以需要綜合考慮設計過程中的生產工藝、構件類型等諸多因素。
從預制構件的生產對裝配式建筑的成本影響進行分析,發現其主要包括機械化水平低、生產工藝技術落后及標準規范不健全等原因。在預制構件生產過程中,要根據設計流程完成模具清掃、安裝邊模、放置和預埋件鋼筋、混凝土澆筑、振動成型、刮平、養護、脫模等工作。其中,可從生產模具和信息化控制兩方面探討預制構件的生產成本控制。分析要點如下。
(1)提升預制構件模具的通用性,減少單一模具的應用,增加其使用效率和周轉次數,并盡量采用輕量化和多樣化的材料,雙管齊下,節約成本;(2)對于規模較小的建設項目,減少或避免生產差異較大、種類較多的模具,以免降低預制構件重復率,增加額外開支;(3)針對產品類型和特點、生產能力與工藝,選擇合適的生產設備,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錯誤率;(4)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預制構件的自動化生產,減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例如,基于BIM管理技術來強化預制構件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化,通過對構件種類、尺寸和編號的綜合分析和轉換,制定生產流程模擬,可有效地進行成本分項與規劃,降低構件成本;(5)從材料消耗、勞動量、工藝難度等方面綜合考慮,根據實際生產需求和產業規劃確定合適的生產工藝,以實用性為目的,嚴格把控工藝流程和關鍵技術點的檢驗。。
在完成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預制構件生產后,對其進行大批量的運輸與存儲,對成本影響巨大(預制構件的存放、裝車和運輸費用占總成本的20%左右)。因此,如何通過科學管理預制構件的存放、裝車和運輸環節,對降低整體成本至關重要。通過參考其他文獻和項目應用經驗可,可總結出預制構件場地布置設計思路、存放原則以及運輸的措施。
(1)對存放場地進行布置和設計,根據存放場地的規模和特點進行合理規劃、分區、和布局,提高場地利用效率、減少倒運次數、設置合得的進出路線等,可等有效降低存放的成本;(2)對預制構件的存放原則與方法進行科學的設計,根據構件類型、大小、數量和形狀,采取不同的存放方式,例如對疊合樓板、樓梯、梁等預制構件,要按照相同的規格分類疊放;而墻體和掛板等采用靠放或插放的立式存放方式,這便于查找搬運和統計,減少人工清點時間;(3)根據構件種類、外形以及數量等參數制定安全高效的運輸方案,綜合考慮運輸順序、運輸耗費時間、行車路線及其它相關等因素,做好充分的運輸前準備工作,嚴格按照運輸方案執行。
預制構件的施工過程不能絕對地做到成本減量,也有成本增量,例如常見到的吊裝設備費用、吊裝人工費用、臨時支撐費用和連接費用等。是造成裝配式建筑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其中,施工環節的不必要成本增量如下所述。
(1)同步施工理念。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先進的施工理念組織裝配式建筑施工,減免期間返工和紕漏現象所造成的成本浪費;(2)加強協同力度。由于生產計劃與施工計劃不夠協同,導致吊裝過程比較繁瑣,增加了施工成本;(3)現場合理存放預制構件。對現場構件的隨意存放,增加了施工時間和搬運,會導致成本增加;(4)選擇適合的起重設備。對設備的選型不當會導致工期加長,增加成本;(6)增加工人技術培養,儲備高水平管理人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夠、管理作業不到位會導致工程質量不達標,增加了工程返修、補修機率,進而造成成本增加。
基于此,要合理配置勞動力,明確不同時段主導工序,緊密配合主導工序的施工,及時調整工作流程,保證工期與工程質量;(2)根據總工程目標,結合季節、政策和現有的建設資源與技術能力,劃分工程項目,分階段的進行,制定持續性的項目建設方案;(3)合理選擇塔式起重機的型號和位置,并指定相關負責人,對其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4)提前做好特殊材料的設計,滿足預制構件的要求;(5)制定整個項目和單棟建筑的流水作業計劃,做好多棟建筑同時施工的有序銜接,做好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同時制備完善的應急方案,降低整體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性,從安全和質量方面減少不必要的投入。
本文基于調查研究,結合實際中裝配式建筑項目實施過程,分析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構成關鍵要素,并闡述了降低成本的具體路徑和實施策略,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領的健康發展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