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



很久以前,在神奇的遠方,有一個魔法和科技各占1/2的世界,這里生活著精靈、魔法師和人馬。漸漸地,有了飛機,有翅膀的小精靈不飛了;有了汽車和摩托車,人馬不跑了;有了電燈、空調和咖啡機,魔法師也不使用魔法了......
就在這樣一個魔法被取代、淡出大家生活的世界,一段精彩又感人的故事正在上演。這就是兼具冒險與喜劇元素的《1/2的魔法》。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這部動畫片在美國上映沒幾天,就轉到了線上平臺。不知道咱們國內的小影迷會以何種方式先看到它呢?
從隔閡到認同
在《1/2的魔法》中,主角是一對精靈兄弟:哥哥巴利大大咧咧、魯莽行事,經常會搞砸一些事兒,內心深處卻細膩柔軟,清晰記得各種魔法招式的內容;弟弟伊恩則膽小怯懦,還有點社交恐懼癥,不過他聰明、愛動腦筋,渴望變得自信而勇敢。
在弟弟16歲生日那天,媽媽告訴他們,去世的爸爸給他倆留下了一份禮物。他們打開一看,是個有鳳凰石的魔杖,使用正確的咒語就可以與父親重聚24小時。然而好事多磨,意外發生了,鳳凰石被耗盡,兄弟倆只召回了爸爸身體的1/2,也就是只有腿的下半身。
為了和父親見面,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兄弟,要在24小時內修復這個魔法,于是他們踏上尋找新鳳凰石的旅程。旅程中,哥哥巴利時不時鼓勵著不自信的弟弟伊恩,可是哥哥巴利指錯路,弟弟伊恩指責哥哥瞎指路,總是做錯事,是讓人討厭的“麻煩精”。而后,弟弟負氣地拖著父親的下半身離開,哥哥巴利承受著痛苦但也沒有太多辯解。好在,隨著故事的發展,弟弟突然覺悟:原來他與想象中的父親想要一起做的每件事,哥哥都已經默默地與他一起做了。
終于,利用哥哥巴利豐富的“魔法游戲知識”,兄弟倆找到了鳳凰石。弟弟不再對哥哥存有偏見,開始正視哥哥對于魔法的堅定與向往,并欣賞哥哥表面魯莽下的勇氣。原來,只有哥哥1/2的勇氣連同弟弟1/2的智慧互補變成1,才能完成父親留下的任務。面對父親即將出現、卻需要有人去阻擋巨龍的情況,兄弟倆已冰釋前嫌。弟弟去戰斗,卻遺憾未能見到父親。而哥哥同弟弟說,父親要我把擁抱給你,兩人相擁著,哥哥將父親的愛傳遞給了弟弟。
學會和過去告別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導演丹·斯坎隆的真實經歷。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在他的記憶中,父親是一個僅僅留下“你好”和“再見”影像的模糊人物。所以影片設定,哪怕只有短短一天能與父親重聚的時光,對于缺失親情的孩子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經歷。
電影中,爸爸的智慧、幽默和勇敢,成為指引兄弟倆向前的明燈。老校友看到伊恩穿著爸爸的衛衣,調侃他的爸爸“非常自信”。可是,媽媽卻說,爸爸也曾膽怯、不堅定,經歷歲月才找到真正的自己。這讓膽怯的伊恩增添了改變自己的信心,他在筆記本上堅定地寫下“成為爸爸那樣的人”。
父親留下的電話錄音,是他與母親交談的聲音,撫慰了伊恩的思念之情;父親大膽穿著的紫色襪子,后來竟成了父子相認的憑據;而父親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是讓弟弟伊恩堅定地相信自己的魔法力量,也讓哥哥巴利坦承了十多年來無法面對的事情:“在爸爸生病的時候,我應該去跟他道別,但他連著這些管子,他看起來都不像他自己了,我很害怕,我沒進去......”
小影迷們,現實中或許我們和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得到的是看似不完美的愛,本應美好的一切卻有著遺憾和傷痛。可是,就像電影展現的那樣,即便經歷了十多年的等待,主人公也可以和逝去的父親在余暉下認真地告別。當你帶著勇氣告別過去,尋找未來的時候,一定要相信,關注身邊溫暖的人,撐過波折與苦難后,也會得到落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