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凱
(山西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目前,大部分高速公路隧道遠離城市及輸電走廊,高電壓等級隧道群變電站將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山區(qū)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中。
某高速公路主線設置5座隧道(1號/2號隧道(特長隧道)、3號/4號/5號隧道(長隧道)),地理位置偏僻且布置較密集。隧道周邊電源點有國家電網(wǎng)有限公司500 kV變電站(具備220 kV、110 kV出線間隔)及220 kV變電站(具備110 kV、35 kV出線間隔),但距離均較遠。
為盡可能減小隧道外供電線路損耗,本工程擬建設1座110/10 kV隧道群變電站,以輻射形式向各隧道變電所供電。項目地點海拔887 m,最熱月平均最高溫度30℃,土壤電阻率為100 Ω·m,無凍土層。
長隧道及特長隧道應在隧道兩端各設一座10 kV隧道變電所[1]。考慮到隧道用電負荷中應急照明設施、交通監(jiān)控設施、火災檢測與報警設施等均為一級負荷中的特別重要負荷,排煙風機等為一級負荷。因此,隧道群變電站10 kV系統(tǒng)采用單母線雙分段接線方式,I段及Ⅱ段10 kV母線分別向各隧道1號及2號變電所饋出1回供電回路。
同時,為保證隧道群變電站2回路進線相對獨立,電源點由兩處不同變電站引來或由同一變電站不同母線引來,且隧道群變電站進線母線采用單母線雙分段接線方式,并設置2臺主變壓器。
隧道群變電站主接線方案示意圖如圖1。

圖1 隧道群變電站主接線方案示意圖
在實際工程中,常見的負荷統(tǒng)計方法有需要系數(shù)法、二項式法、單位面積功率法等。本文采用需要系數(shù)法進行負荷統(tǒng)計及無功補償計算。例如,1號隧道1號變電所負荷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可知,1號隧道1號變電所負荷在考慮需要系數(shù)Kx、同時系數(shù)Kp、Kq、低壓無功補償及變壓器損耗因素的情況下,視在功率為9 002 kVA。1號隧道1號變電所應選擇10 kV電壓等級線路供電。
對于隧道群變電站110 kV I段,同樣可做負荷統(tǒng)計如表2所示。

表1 1號隧道1號變電所負荷統(tǒng)計表

表2 10 kV I段負荷統(tǒng)計表
由表2可知,10 kV I段總計算負荷為:P30=20 820.7 kW,Q30=7 853.7 kvar,S30=22 252.7 kVA,cosφ=0.95。結合當?shù)仉娋W(wǎng)條件,隧道群變電站進線電壓等級選擇110 kV[2]。
按照本工程建設規(guī)模,隧道群變電站設置2臺SFZ11-25000/110主變壓器(25 000 kVA,110±8×1.25%/10 kV,Ud=10.5%,YN,d11)。
本工程中,110 kV及10 kV系統(tǒng)采用單母線雙分段接線方式。其中,110 kV系統(tǒng)采用GIS(六氟化硫封閉式組合電器)形式布置。10 kV系統(tǒng)采用KYN28-12中壓開關柜室內布置形式。
正常情況下,110 kV及10 kV母聯(lián)均斷開,兩段110 kV母線帶各自對應10 kV母線段負荷;任何一臺主變或線路故障情況下,110 kV母聯(lián)閉合,正常運行主變帶全部負荷;任何一110 kV母線檢修情況下,10 kV母聯(lián)閉合,正常運行主變帶全部負荷。
在最大運行方式下,系統(tǒng)側為隧道群變電站110kV母線提供短路容量為1 100.3 MVA。短路等值計算電路圖如圖2、圖3所示。

圖2 系統(tǒng)等值正/負序網(wǎng)絡圖

圖3 系統(tǒng)等值零序網(wǎng)絡圖

表3 短路電流計算結果表
2.7.1 斷路器選擇
斷路器選型的主要參數(shù)包括額定電壓、額定電流、額定開斷電流、額定關合電流、短路電流熱效應、極限通過電流峰值[3-4]。根據(jù)短路電流計算可知各斷路器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斷路器計算結果表
根據(jù)表4參數(shù)可進行斷路器選型,各斷路器保證值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斷路器選擇結果表
2.7.2 隔離開關選擇
隔離開關選型的主要參數(shù)包括額定電壓、額定電流、短路電流熱效應、極限通過電流峰值[3-4]。根據(jù)短路電流計算可知各斷路器計算結果如表6。

表6 隔離開關計算結果表
根據(jù)表6參數(shù)可進行斷路器選型,各斷路器保證值結果如表7。
2.7.3 110 kV架空線選擇(軟導體選擇)
架空送電線路導線截面一般按經(jīng)濟電流密度來選擇。除此之外還可采用回路持續(xù)工作電流進行選擇并進行熱穩(wěn)定校驗[5]。

表7 斷路器保證值結果表
針對本工程110 kV架空線路導線截面選擇如下:
a)根據(jù)經(jīng)濟電流密度計算,S=145.8 mm2,當按經(jīng)濟電流密度選擇導體且無合適規(guī)格時,導體面積可按經(jīng)濟電流密度計算截面的相鄰下一檔選取[5]。故應選擇LGJ-120/25導線。
b)利用回路持續(xù)工作電流校驗,IXU=131.2 A,考慮海拔1 000 m以下及最熱月平均最高溫度30℃條件下的綜合校正系數(shù),鋼芯鋁絞線LGJ-120/25長期允許載流量為399.5 A,符合要求。
c)熱穩(wěn)定校驗,Smin=31.61 mm2,鋼芯鋁絞線LGJ-120/25總截面為146.73 mm2,其中鋁導體截面為122.48 mm2,符合要求。
2.7.4 10 kV銅母排選擇(硬導體選擇)
硬導體通常采用回路持續(xù)工作電流及經(jīng)濟電流密度作為截面選擇標準。而對于全年負荷利用小時數(shù)大,且長度超過20 m的硬導體按經(jīng)濟電流密度選擇。
對于本工程應采用回路持續(xù)工作電流作為導線選擇條件,并利用熱穩(wěn)定進行導線截面校驗。
a)根據(jù)回路持續(xù)工作電流計算,IXU=1 612.28 A,可選擇TMY-100X6.3銅母排,載流量為1 810 A。
b)熱穩(wěn)定校驗,Smin=31.47 mm2,TMY-100X6.3銅母排截面為630 mm2,符合熱穩(wěn)定要求。
2.7.5 10 kV電纜選擇(一次電纜選擇)
一次電纜通常采用回路持續(xù)工作電流、經(jīng)濟電流密度及熱穩(wěn)定進行選擇[6]。此處以一車間10 kV段進線電纜選擇、校驗為例。
a)根據(jù)回路持續(xù)工作電流計算,IXU=88.82 A,可選擇ZRC-YJV-6/10 3X35,載流量為123 A。
b)熱穩(wěn)定選擇,Smin=39.27 mm2,可選擇ZRC-YJV-6/10 3X50,導線截面為50 mm2。
c)根據(jù)經(jīng)濟電流密度計算,S=80.75 mm2,按照經(jīng)濟電流密度選擇導線截面原則,應選擇ZRCYJV-6/10 3X70導線。
綜合以上,一車間10 kV段進線電纜可選擇型號為ZRC-YJV-6/10 3X70。
通過以上的計算及軟件校驗,可以確定主要導體及設備參數(shù)。同時,可以看出實際工程設計的過程就是電氣主接線、高壓電氣設備、電力線路、電力系統(tǒng)、負荷計算及無功補償、短路電流計算等知識的綜合應用過程。
2.8.1 防直擊雷保護

圖4 變電站避雷針保護范圍示意圖
110 kV線路全線架設接閃線。室外布置的GIS配電裝置及主變采用避雷針進行防直擊雷保護,并按照滾球法核算保護范圍,滾球半徑為45 m[7]。避雷針保護范圍如圖4。配電間及主控室按第二類防雷建筑物設防,屋頂四周設接閃帶,接閃帶通過專用接地線與變電站接地網(wǎng)相連。
2.8.2 防雷電波侵入
在110 kV架空線路進入GIS處、GIS與變壓器連接處和每段10 kV母線上均配置氧化鋅避雷器以減少雷電侵入波過電壓的危害。并對電力電子設備采取過電壓保護措施。
2.8.3 接地
2.8.3.1 接地電阻的計算[8]
本工程土壤電阻率ρ=100 Ω·m,土壤電阻率低,施工時應保證回填土與接地極的可靠接觸。回填土要用細土回填,并分層夯實,不得用碎石和建筑垃圾回填。
接地網(wǎng)以水平接地帶為主,埋深0.8 m,接地網(wǎng)的外緣應閉合且各角作成圓弧形,圓弧的半徑不宜小于均壓帶間距的一半。
經(jīng)計算: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滿足:R≤2000/I=2000/5847=0.3421Ω,根據(jù)本工程的實際計算:實際接 地 電 阻,可知,Rjs>R,不能滿足規(guī)程要求,需采取鋪設礫石地面或瀝青地面的措施,使ρt≥5000 Ω·m;并使接觸電位差能滿足要求。此時采取措施后接地電阻Rjs≈1.71 Ω。
所以本工程接地網(wǎng)接地電阻要求值應小于1.71 Ω。若實測值大于1.71 Ω,可采取接地體外延、增加深井接地極等其他措施降低接地電阻。
2.8.3.2 接地導體的選擇
按照30年腐蝕及熱穩(wěn)定校驗選擇60X8熱鍍鋅扁鋼作為水平接地極。主控室活動地板橋架內及主變及GIS區(qū)域電纜溝內均設置30X4接地銅排,主控室內接地銅網(wǎng)經(jīng)2根電纜引出并于室外同一點接地,主變及GIS區(qū)域接地銅排應就近與接地網(wǎng)相連。變電站接地網(wǎng)如圖5所示。

圖5 變電站地下接地網(wǎng)示意圖
2.9.1 照明種類及照明方式
變電站設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2.9.2 照度標準及照度選擇

表8 各房間照度標準值表
隧道群變電站在未來山區(qū)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中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作為各個隧道變電所的上級變電站更有利于統(tǒng)一控制及調度。同時,在隧道群外供電條件稀缺的情況下、高電壓等級線路與10 kV或35 kV線路相比具有線路損耗低的明顯優(yōu)勢。本文針對隧道群變電站主接線、電壓等級、電器及導體選擇進行了設計研究,可供相關工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