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 尚宇 張天(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74)
無論是在實驗室的低溫技術研究時,或是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真空絕熱管路均是一種常見設備,其原理是在管路內的夾層中,絕熱空間保持1.0×10-2Pa以下壓強的真空度,這樣就可以消除氣體的對流傳熱和絕大部分殘余氣體導熱,以到達良好的絕熱效果,用于在特定管路部位阻隔熱量傳遞,可用于防止管路內熱量散失,或者防止管內介質被外部熱量影響。某航天單位在某型號裝備研制生產過程中,從國外某公司進口了一根液氫輸液管及其管路附件。該輸液管為不銹鋼材質的真空絕熱管路[1],真空度優于1.0×10-2Pa,管路通徑為DN25,管路工作壓力小于1.4MPa(表壓),管路正常工作時溫度區間約為16K~25K,液氫輸液量約為10g/s。液氫是由高純氫氣經過降溫而得到的液體,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高能低溫液體燃料,一個大氣壓下的正常氫沸點為20.37K(零下252.78℃),所以其所用管路工作溫度極低。液氫廣泛應用于航天發射領域和可再生能源系統研究。
根據該管路的技術規格及使用條件,外方提供了該輸液管內介質壓力及溫度的經驗函數關系式,作為聯鎖報警的限制條件。管路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真空絕熱液氫輸液管示意圖
圖1中,用于低溫環境的壓力傳感器讀數為P1,單位為bar(絕壓),用于低溫測量的貼壁式溫度變送器讀數為T1,單位為K,外方提供的T1限制條件為:

式中:a、b、c為函數關系式的經驗參數。
由于該函數關系式中a、b、c均為浮點數,且存在冪運算,所以在現場的單片機編程或后續PLC編程中,存在計算不便或計算速度較慢的問題[2-4],嚴重影響聯鎖報警條件的響應速度。另外,由于壓力傳感器的單位不是國際標準單位,在后續的校準、維修或更換過程中,如果換用常用的國產壓力傳感器,單位為MPa(表壓),會導致該聯鎖報警條件失效。因此,需要對該聯鎖報警條件進行優化改進。
根據該真空絕熱管的使用條件,以0.0002MPa為遞增步長,列出了在使用范圍內的壓力數據,并進行單位換算;根據換算后的bar壓力單位數值,代入經驗公式(1),得到了對應壓力數值下的溫度報警上限(該數據進行了非密化處理)。隨后,分別以MPa單位壓力值為橫坐標、溫度報警上限為縱坐標做出數據圖。
經觀察,發現該函數關系的線性較好,因此擬用直線擬合的方法對該數據進行參數估計[5-6],直線擬合函數形式為(2)式所示:

式中:P為壓力值(MPa,表壓);Ta為溫度報警上限(K);α,β為線性擬合參數。
線性參數估計的計算方法如(3)、(4)式所示:

式中:P為壓力值(MPa,表壓);P為所有壓力數值的平均值(MPa,表壓);Ta為溫度報警上限(K);Ta為所有溫度報警上限數值的平均值(K);N為數據點的個數,在本文中取值為3001;α,β為線性擬合參數。
將實際數值代入(3)、(4)式,經過計算,α,β的取值分別近似為5.2855和25.4296,計算數據及擬合數據作圖如圖2所示。上述壓力數據處理及溫度報警上限擬合過程數據見表1。
經過多次迭代試差,最終確定α,β的取值分別為5.3和25.3,改進后的擬合數據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改進后的直線擬合數據與溫度報警上限計算數據吻合較好,在管路使用的壓力范圍內,所有擬合數據均不大于計算數據,符合報警上限設定條件;且最大擬合誤差約為0.17K,滿足工業使用的精度要求[7]。

表1 壓力數據處理及溫度報警上限擬合過程數據列表

圖2 壓力值和溫度報警上限初始擬合結果

圖3 壓力值和溫度報警上限改進后的擬合結果
經過優化改進,該液氫輸液管的溫度報警上限得到了快速而準確的設定,在現場通過單片機加裝了報警指示燈,同時在PLC控制系統的遠程上位機中設置了聯鎖報警。經過長時間的運行考核,該溫度報警未出現漏報或誤報的現象,有力地支持了型號研制和科研生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續運行中,壓力傳感器更換為國產品牌,節約了生產成本,縮短了備件的供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