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秋霞

作為深圳市唯一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站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三醫院)交出了一份非常滿意的答卷:
自1月11日收治第一例確診病人至5月21日深圳新冠患者“清零”,市三醫院累計確診病例462起,無癥狀感染者45例,共計收治507名患者,其中80%為輸入性病例,并且絕大部分來自湖北省或者武漢市。根據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捌渲泻奔蠹s有108萬,包括來自武漢市的人口7萬。”最后,醫院累計治愈病例459起。同時,期間沒有發生任何一起醫護人員院內感染和醫院聚集性疫情。

當面對突如其來、聲勢浩大的疫情,用市三醫院院長劉磊的原話形容是“這一仗我們打得很淡定。”這份“淡定”背后離不開深圳市政府在第一時間“將深圳圍成一個鐵桶”的監管措施,以及在資源調度方面給予市三醫院的支持,也與市三醫院管理體制、數年抗擊傳染病累積的豐富經驗有關。而這一切的一切都留下了市三醫院院長劉磊奮斗的身影。疫情期間,對外,他斡旋各方為前線的醫護人員提供穩定的后勤保障;對內,他高效有序地調度指揮全院上下沉著應戰。
假如將市三醫院比作一家國營企業,院長劉磊就是醫院的CEO。這位抗疫指揮官整飭醫院的管理經無不透露著企業管理哲學,并且據此帶領市三醫院陸續獲得了系列臨床、科研成果,登頂多項全國第一:如在器官移植方面,完成世界首例跨血型艾滋病人的肝移植,為多名亟待肝移植的艾滋病患者順利“換肝”……
這位出身于湖南湘雅醫學院的醫學專家,從一上任就帶領市三醫院不停歇地攻克了一個個挑戰。
“新官上任三把火”,只不過劉磊的這把火燒得有點久。“政令”暢通是一名管理者實現高效管理企業的最基本要素,但為實現這一目標,劉磊坦陳自己花費了3年之長。

作為器官移植學科的推動者,劉磊借此為醫院構筑起一道堅實的護城河。
2016年元月甫一上任,在深圳政府班子的領導及支持下,劉磊從制度、人才團隊管理、信息化建設等各個方面對市三醫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上至醫院的戰略規劃等頂層設計,下至改善食堂等基層服務環境。例如,在原有的醫院行政班底中,除工會副主席和婦委會副主席外,其他行政干部全部被劉磊換了個精光。他直言:“目的就是要提高執行力,提高管理能力?!痹诂F行醫院行政體系中,整個核心團隊以年富力強的70、80后為主,不僅擁有一流的工作能力,而且具備高效的執行能力,這讓劉磊贊不絕口。
對于2016年之前還是一家地級市的醫院來說,市三醫院臨床、科研水平都遜色于國內知名醫院的前提下,要在短時間內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不只要從硬件著手,軟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硬件方面,目前市三醫院實驗室總面積達4682m2,擁有超過2億的科研設備、391m2的BSL-3實驗室和SPF級的動物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水平達到5級,是深圳首個5G智慧示范醫院。以生物實驗室水平來看,其可作為衡量一家醫院醫療水平高低的標尺。我國現有的90余家P3(Protection level3)①/P4實驗室建設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它們都主要設置在疾病研究中心、研究所或建立于醫科大學、高等院校的醫學院。劉磊自豪地表示:“我們醫院的P3實驗室是華南地區首家在醫院中的P3實驗室?!?/p>
軟件方面,提升行政效率后,要推動醫院的發展,跟上和融入深圳的經濟發展步伐,吸納醫學專家,組建核心的醫療人才團隊成為重中之重。一方面,借助深圳“三名工程”②引進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呼吸病學王辰院士團隊、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鄭樹森院士團隊、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奧生物集團程京院士團隊、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李蘭娟院士團隊、解放軍302醫院傳染病生物治療王福生院士團隊、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金奇教授團隊、香港大學艾滋病研究中心陳志偉教授團隊、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病重癥診治劉又寧教授團隊、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放射介入治療張福君教授團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邱海波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院肺移植陳靜瑜教授等院士和國家級重點學科團隊;另一方面,與國內醫科大學、高等院校建立戰略合作模式,目前市三醫院是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也是廣東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南華大學博士及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單位,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南華大學等研究生和本科生實習基地。
截至目前,市三醫院引進及培養的核心團隊已經大大超過上述團隊,專家們帶領的醫療團隊不負眾望,在新冠肺炎抗擊戰中大放異彩。比如肝病研究所所長兼機構主任張政教授團隊、肝病四科主任陳軍、耳鼻咽喉科主任張迪等等?!叭思医洺AR我,說我老是扛著金鋤頭挖人?!眲⒗跓o奈地表示,得罪了很多人,但這也沒辦法。當然前期的團隊管理并不那么一帆風順。比如初期市三醫院的肝臟移植團隊“借自”廣州某醫院,但這種長期“外包”的模式難以形成醫院自身獨有的競爭優勢。劉磊深知如此,只能借助深圳的先天優勢如饑似渴求才。
對于如何甄選和管理人才隊伍,劉磊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秘笈。他極度看重員工的責任心、工作能力、執行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團結團隊等工作特質。同時,他希望管理是“潤物細無聲”式的,員工能夠熱情地自驅動式積極地工作。這兩年,為了磨合全體醫院職工的合作默契,市三醫院會通過光華學院對員工進行組織培訓,“只有在共同的價值觀下,才有了今天打仗時候大家的齊心協力。”
可以說,劉磊為這家曾經的地市級醫院帶來了新生。就像很多上市公司募資時常常講述許多經典的創業、研發故事一樣,劉磊帶領下的市三醫院也充滿了很多這樣精彩的瞬間。在這本故事書中,除了今年新冠肺炎抗疫的勝利,最不該錯過的應屬申報并成功獲批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劉磊坦言:“當時申報的壓力很大。”這里必須提及的是,要申報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是必須為三級甲等資質的醫院。當時,劉磊就帶領職工鉚足勁兒拿下三甲。隨后,他又帶領醫院團隊一步一個腳印,從基礎的申報資質著手,再到鉆研后續的醫學方向、醫療水平、醫學專家等等細節,歷時1年多,最終凱旋而回。
當年,全國共計有9家醫院申報這批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除市三醫院外,參與者或是來自經濟醫學雙科強大的百年醫院,或是擁有高超醫療水平、豐富醫學資源的老字號醫院。最終市三醫院從中脫穎而出。這背后,主要可歸結為三點:一是市三醫院團隊追求細節、追求極致的工作精神,將申報資格研究得“透透的”,扎扎實實推進獲取各項前提資質,“不打無準備之戰”;二是揚長避短,相比其他競爭者醫學力量薄弱下,市三醫院充分發揮出深圳的區位優勢和產業集聚優勢,將華為、騰訊、華大、平安等企業資源整合;三是贏得了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等深圳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的大力支持。
申報1年多,市三醫院在其中經歷的各種委屈、辛苦等心酸史足夠講述三天三夜。值得津津樂道的一個小故事是,在最終回合的申報答辯中,由于原定答辯人不滿足某項條件,劉磊需要臨時親自上陣,經過前期跟團隊的各種鉆研,嚴陣以待精心準備三天三夜的他在答辯中遇到許多疑難問題,最終都機智地化解了。比如當年有評委直接表示:你們醫院才成立34年,你們有很多缺點,有什么資格來申報呢?劉磊的一番臨機應變為成功獲取評委們的選票奠定了基礎:“恰逢幾天前,深圳成立38周年。短短的38年,給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樹立了一個榜樣,創造了一個奇跡。我們不怕為人后,我們醫院盡管只成立了34年,但如果在座專家愿意支持我們,把這個榮譽給我們,把這個責任和擔當給我們,我們也將給大家一個驚喜,再給大家一個深圳經驗和中國智慧?!?/p>
只是沒想到“驚喜”來得如此之快。2019年5月獲批6月揭牌“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大約7個月后就迎來了一場艱巨持久戰。經歷這場申報之戰,市三醫院宛若新生,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市三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經受住了考驗,展示了深圳公共衛生體系的硬實力。
在劉磊看來,現有醫院規模只專注于傳染病并不能支撐“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發展,必須進階為大綜合型醫院。因此,他個人積極推進器官移植項目,并借此為醫院構筑起一道堅實的護城河?!岸ㄎ粸榧儌魅静♂t院,醫院的生存能力和服務能力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說綜合實力不強,而這也會直接影響到你對傳染病的救治水平?!眲⒗谡J為,要對醫院設立全面帶動綜合實力的整體規劃,而選擇器官移植作為護城河的第一道堡壘,會直接拉動醫院的ICU、組織配型、藥品濃度檢測、肝膽腎臟檢測等設備、醫療水平、臨床水平。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就曾表示:“如果一個醫院能夠做器官移植,一定不是一個一般的醫院,它一定是一個頂尖的醫院。”
“說到醫院的建設我不得不提(申報)國家級研究中心,不得不提肝臟移植,不得不提創三甲,這些東西為今天打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沒有這些后面根本不可能?!眲⒗诟锌路疒ぺぶ幸郧耙磺械臏蕚涠际菫榱舜蜻@次仗,的的確確為這不期而遇的疫情做好了準備。
注釋① P3實驗室:即防護實驗室,能夠處理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疾病,通過直接接觸或氣溶膠使人傳染上嚴重甚至是致命的疾病,以及處理對動植物和環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
注釋② 三名工程:201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醫療衛生三名工程”政策措施的通知》,旨在以引進和培育名醫(名科)、名醫院、名診所為重點的“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全面提升深圳經濟特區醫療衛生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