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算法實施條例修訂發布
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近日公布,自2020 年10 月1 日起施行。該條例主要從四個方面對政府債務管理作了規范:一是細化地方政府債務余額限額管理;二是明確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的定義;三是完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四是合理安排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結構、期限和時點。
2020年地方政府債券首次柜臺發行
8月11日,廣東省政府在中央結算公司深圳中心面向商業銀行柜臺市場成功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這是2020年地方債首次通過銀行柜臺市場面向個人和中小機構發售,也是首只參與柜臺發行的7年期地方債,進一步豐富了柜臺流通地方債的期限結構。
2019年度企業債信用評價工作啟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通知,要求對2019年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價機構開展信用評價,并委托中央結算公司和交易商協會具體實施。為確保評價指標體系的客觀公正、科學規范,2019年度評價指標分為信用行為指標、業務能力指標、專家及機構評價指標三個板塊。根據評價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對相關機構進行分類管理,實施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措施。
《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發行指引》發布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發行指引》,明確支持縣城特別是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地區內主體信用評級優良的企業,以自身信用發行專項企業債券。在償債保障措施完善的前提下,允許使用不超過50%的債券募集資金補充營運資金,用于項目建設部分的募集資金可償還前期已直接用于募投項目建設的銀行貸款。
多地設立省級債務化解新工具
湖南省日前公布的《關于2019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提到,湖南已設立省級債務化解基金。貴州、黑龍江也已成立類似功能的債務化解周轉金,這主要是由省級政府協調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基金重點用于轄區內融資平臺償還到期債務資金的周轉,提供短期緊急流動性支持,一定程度上緩釋融資平臺隱性債務風險。此外,一些地方還推出債務平滑基金,主要著眼于債務展期。
《企業債券注冊發行業務問答(一)》發布
8月17日,中央結算公司發布《企業債券注冊發行業務問答(一)》o這是市場各方期盼已久的政策與實務指導文件,解決了新舊制度轉換下的政策銜接問題,提升了注冊制下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水平,開創了企業債券新型市場服務方式,對企業債券申報、發行等全生命周期業務環節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到期違約債券轉讓結算業務規則發布
8月17日,中央結算公司與上清所聯合發布《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托管結算機構到期違約債券轉讓結算業務規則>o這標志著銀行間市場到期違約債券轉讓結算機制的建立,是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文件精神,防范化解債券市場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
開展首次國開債做市支持雙向多券操作
8月10日,國家開發銀行開展首次國開債做市支持雙向多券操作,即同時開展隨買、隨賣操作,操作金額共計33億元,中央結算公司提供信息披露、資金結算、債券登記、債權確認、債權注銷等支持服務。今年以來,中央結算公司完善國開債做市支持常態化操作機制,提升操作頻率至每月兩次。本次操作降低了債券庫存及風險敞口管理壓力。
責任編輯:王瓊
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框架
當地時間8月27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宣布了貨幣政策框架調整決定,正式引入“平均通脹目標”。在新框架下,美聯儲更加看重對勞動力市場的刺激,放寬了對通脹率上升的容忍程度,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當前低利率狀態。此前美聯儲公布的7月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內部對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更加擔憂,數名官員表示需要采取更多寬松舉措以促進經濟復蘇。
多國央行壓縮美債持倉量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美債規模持續攀升,全球央行對此卻不約而同選擇“退縮”。近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跨境資本流動數據顯示,6月以海外央行為主的外國官方持有者的美債持有量下降206億美元,中國、德國、巴西等多國央行紛紛減持美債頭寸;海外投資者美債持有量占比降至22.6%,創下2008年以來最低值。此外,鑒于美國預算赤字進一步上升,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近日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
阿根廷宣布達成近700億美元債務重組協議
經歷數月艱難談判,阿根廷政府8月4日宣布與國際債權方達成近70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協議。根據阿根廷政府公報,三大主要債權方均與其達成協議,將給予阿根廷大量債務減免。新協議對部分重組后債務的付款日期進行了調整,但不會增加阿根廷需要承擔的本金和利息的總額。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表示,在疫情沖擊和前所未有的經濟衰退背景下,阿根廷解決了債務償還問題。達成債務重組協議將為阿根廷在今后10年減少約330億美元債務,為阿根廷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
中資銀行綠色債券首次在納斯達克迪拜交易所上市
當地時間8月18日,阿聯酋納斯達克迪拜交易所(Nasdaq Dubai)舉行了中資銀行首次在迪拜發行綠色債券的鳴鐘儀式。此次共有2筆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分別為7億美元和5億美元,發行方均為中國建設銀行。其中,7億美元的債券將于2025年到期,票面利率為1.25%;5億美元的債券將于2023年到期,票面利率為1%。據悉,此次發行的債券獲氣候債券倡議組織頒發的氣候債券發行前認證。
國際金融協會專家:今年全球債務或超275萬億美元
國際金融協會專家近日表示,2020年全球債務總額可能比2019年增長20萬億美元,有史以來首次超過275萬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債務負擔加重可能威脅各借款國金融穩定,減緩世界經濟復蘇速度。與此同時,全球債券收益率水平不斷下降,負收益率債券規模繼續擴大。德國、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已跌入負值區間。洲際交易所(ICE)的數據顯示,全球債券市場中約86%的債券收益率不超過2%,60%以上的債券收益率不足1%。
全球央行年會強化貨幣政策長期寬松預期
日前,素有全球貨幣政策“晴雨表”之稱的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落下帷幕。此次央行年會以“展望未來十年:對貨幣政策的啟示”為主題。據多位央行官員表態,預計全球貨幣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維持寬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公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稱,為應對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日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央行推行了通過收購國債及公司債等方式向市場注資的寬松貨幣政策,其資產規模總計已超過6萬億美元。
責任編輯:張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