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高效發展,如何利用GIS空間分析功能進行城市規劃,成為當下人們熱議的話題。本文通過對GIS空間分析功能的介紹,分析其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實際應用效果,旨在提高城市規劃水平,使現代城市規劃與設計更符合現代城市化發展的標準與要求。
關鍵詞 GIS空間分析功能;城市規劃設計;智能系統
引言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利用GIS空間分析功能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能夠及時獲取到動態的地理位置信息,實現了城市規劃數據處理智能化服務基礎,為城市規劃設計提供了條件。
1GIS空間分析功能介紹
GIS空間分析功能,也被稱為“地理信息系統”或“地學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能夠實現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支持下,將整個地球表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整理、應用、描述的技術系統。它將LBS作為核心,在獲取到用戶所需的地理位置信息之后,對其周邊環境進行數據化處理,強調信息查詢和環境分析,從而為用戶活動提供信息支持與服務。與計算機輔助繪圖系統(CAD)相比而言,GIS技術具有提取和分析空間信息的巨大優勢[1]。
2GIS空間分析功能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2.1適應城市規劃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結合GIS空間分析功能進行現代城市的規劃與設計,需要符合現代城市規劃領域規劃與管理信息的要求。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利用好計算機輔助繪圖系統(CAD),通過城市點、線、面將等矢量數據信息,通過GIS技術彌補CAD系統中對于屬性數據、屬性查詢不便、缺少數據庫、無法實現數據瀏覽等缺陷,強調城市規劃中的圖文信息結合展示,利用可視化技術將城市規劃立體地展現出來,從而滿足現代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新需求。
例如,通過激光雷達技術(即LiDAR),是利用近紅外波長激光,對城市的三維點云距離進行測量,從而繪制出完整的3D圖像,明確城市道路周圍的障礙物具體位置,從而得到較為精準的距離、高度等信息。通過GIS技術對目標信息進行檢測,不僅可以對某個時間段的圖像進行記錄、分析,更能實現城市流量統計、車牌識別等多個功能。在當下的技術水平應用中,GIS技術拍攝的圖像的分辨率極高,且在檢測目標分類方面表現突出,但其檢測精準度較雷達等設備還有一定差距,可以將激光雷達數據與攝像頭數據相結合,保證拍攝圖像的精度與分辨率。
2.2 注重城市交通管理
GIS空間分析功能的應用范圍較廣,包含通信、攝像、電子科技、計算機語言等多種功能,能夠有效保證城市規劃的合理性。隨著圖像監控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發展,新型平板顯示、智能化管理等現代化軟件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概念被提出來,并逐漸受到人們的認同。GIS空間分析功能的普及,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城市規劃的效率質量,更能實現信息資源的合理應用。通過智能控制終端,有效控制城市交通情況,實現交互性、及時性、復合性的有機結合,為人們提供多種方式的信息數據形式。
此外,可以利用車載聯網技術(即V2X),是將車輛與其他相關單位統一劃分到同一區域網中,進行通信管理的技術。它強調的是GIS空間分析功能的安全、環保、高效等方面的應用,利用車載聯網技術,車輛能夠自動感知其他車輛及道路設施建筑所傳達出的信息,實現對周圍環境的有效探測。交通路口智能管理控制系統是當代多種信息數據傳遞方式的集合體,以圖像網絡為信息傳遞基礎,實現交通車輛數據的接收、儲存、傳遞等功能。其實際應用領域,基本涵蓋了數據傳遞、感應控制、圖像解析應用等現代信息數據技術的所有范疇,完成數據間的高效傳遞及交互處理。作為目前科技領域范圍中較為前沿的信息傳遞技術,GIS空間分析功能已基本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其高效、高質的技術特點,為人們出行安全及城市建設提供助力[2]。
2.3 城市信息高度集成
城市規劃作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信息智能化從無到有,已經成為一個內容全面、高度集成的現代化系統。其中,不僅包括了應用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地理信息技術、數據通信技術等用來采集信息的基礎應用系統。更有應用系統辨識、模式識別技術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數學模型建立,對未來做出規劃和推理的現代化系統,以及TMIS、DMIS、ATIS、PMIS等應用信息系統。就目前發展情況而言,GIS空間分析功能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探討建設已達到一定水平,實現了信息高度集成,完成傳統人工管理到現代智能化管理的轉變。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重視發展信息的數據采集分析工作,國外一些國家利用綜合信息平臺的高度集成,以及現代化服務建設,已經實現了城市規劃智能化服務系統。在管理過程中,依托于強大的計算機水平,其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了多項科研成果的融合發展,能夠有效處理各種數據中的信息,以圖像數據傳遞的方式,滿足人們對于城市建設信息的不同應用需求?;趫D像感知構建的現代化數據信息庫,不僅能夠完成信息傳遞過程中對于相關鏈接的提取要求,更促進了交通信息資源的實際應用。以2010年廣州亞運會為例,作為一項國際型體育賽事,其涉及的人員、車輛信息較為冗雜。利用GIS空間分析功能,結合智能交通系統GZ-ITS建設,進行海陸空全方面交通管制,明細各部門管理內容,強調城市規劃智能指揮系統的應用。
3結束語
就當下形勢而言,交通路口智能管理控制系統的應用,已經成為社會交通運輸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實現了智能信息的云服務,更促進了信息圖像通信的融合,是未來網絡技術建設的核心。在現代化發展浪潮中,多交通路口多智能管理和控制系統必將成為交通路口運行管理的主流。
參考文獻
[1] 單杏花,朱建軍,朱穎婷,等.綜合交通下的旅客多式聯運智能出行研究[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9,28(12):1-4,9.
[2] 王先慶,雷韶輝,郭昱瑯.人工智能與產品類型匹配度對用戶體驗的影響研究——基于準社會互動視角[J].商業經濟研究,2020(10):67-69.
作者簡介
張磊(1985-),男,湖北武漢人;學歷:本科,職稱:工程師;現就職單位:九江市城市規劃市政設計院,研究方向:城市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