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本文主要對既有建筑玻璃幕墻維修加固技術進行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并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既有建筑玻璃幕墻;維修加固
我國建筑幕墻發展至今已逾30年,早期建造的既有玻璃幕墻在設計及施工時沒有相關的規范及技術標準和相應的日常維護及保養手冊,甚至部分幕墻已經達到設計使用年限。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玻璃幕墻的安全隱患逐漸暴露,部分幕墻已出現材料老化、五金件銹蝕、螺栓松動、骨架銹蝕等現象,但是目前國家尚沒有出臺維修加固的標準或規范。
1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為貫徹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安全監督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玻璃幕墻安全防護工作的通知》(建標〔2015〕38 號)等法規文件要求,切實加強城鎮住宅房屋建筑幕墻使用安全管理,保證公共安全,為規范既有玻璃幕墻維修加固設計施工,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為既有玻璃幕墻的維護、檢修、改造、加固提供技術依據,為預防和減少城市中既有玻璃幕墻安全事故的發生,針對具有典型的寧波地區氣候特征和目前既有幕墻的安全現狀進行玻璃幕墻維修加固技術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 研究思路
以既有建筑玻璃幕墻為研究對象,以成熟完善的維修加固技術為研究的目標。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找出既有建筑玻璃幕墻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可能存在的主要隱患為關注的對象,通過對既有建筑玻璃幕墻的研究,找出主要安全隱患在實際工程中存在的具體形式。以已有研究資料為支撐,結合工程實際,對寧波市既有建筑玻璃幕墻進行研究,找出對既有玻璃幕墻進行維修加固的技術方案和管理措施。
3 研究內容
為了全面識別玻璃幕墻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的風險,對關于玻璃幕墻風險問題的研究文獻做進一步整理分析,得出風險量較一般水平偏大的主要風險:①鋼化玻璃破碎、墜落;②五金件、連接件失效;③結構膠老化、硬化、失效;密封材料老化、失效;④幕墻龍骨腐蝕;⑤開啟扇脫落;⑥采光頂、玻璃雨篷下無防墜落措施。以這6種最常見風險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找到消除這6種常見隱患的加固措施。
4 解決方案
4.1?鋼化玻璃破碎、墜落。造成玻璃自爆破碎的原因,主要是有三個方面:㈠ 含有雜質硫化鎳;㈡表面應力偏大;㈢ 玻璃板塊偏大,設計施工構造不合理;為避免玻璃更換后再次自爆,應選用超白鋼化玻璃、半鋼化夾層玻璃和浮法夾層玻璃,并建議玻璃在制造過程中要進行全程監控,盡量減少含鎳材料與玻璃原材料相接觸,并要對玻璃邊部進行精加工處理,采用細磨邊或者拋光邊等以減少微小裂紋的存在。并要對玻璃幕墻面板進行定期檢查與維護,發現玻璃面板有破裂或自爆要及時更換。
4.2?五金件、連接件失效。既有玻璃幕墻因年限及外界因素的影響,五金件及連接構件很容易出現銹蝕、腐蝕、脫落、損壞或功能障礙等情況,為避免造成安全隱患,一定要定期檢查與維護。當發現螺栓松動應擰緊或焊牢,當發現連接件銹蝕應及時除銹補漆,當發現五金件有脫落,損壞或者功能性障礙時應進行更換和修復。當發現幕墻連接件損壞,或連接件與主體結構的錨固松動或脫落,應及時更換或采取合理措施加固修復。
4.3?結構膠、密封材料老化、失效。分析發現密封膠失效的原因主要有:①使用年限已過質量保證期;②材質問題;③與粘結界面的相容性問題;④基底處理不到位;⑤環境污染問題。以上原因均會造成結構膠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生老化、龜裂、塑性變形和起泡等現場,失去粘結作用。對既有玻璃幕墻尤其是已過質量保證期的玻璃幕墻,為避免因結構密封膠失效造成人員和車輛的傷亡與損失,提出以下預防及加固措施:玻璃幕墻在正常使用年限內應每隔一年對不利位置的密封膠進行外觀檢查,包括從幕墻外側和內側檢查兩個方面。從幕墻外側檢查時,玻璃與結構密封膠粘結面是否出現粘結不連續的缺陷,粘結面處玻璃表觀是否均勻一致;從幕墻內側檢查時,結構密封膠與相鄰粘結材料處有無變色、化學析出物等現場,有無潮濕、漏水現場。對于超過使用年限的玻璃幕墻,應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單位,根據有關規定進行檢測。對不能滿足性能要求的耐候密封膠應進行補膠或更換。對不能滿足安全質量要求的結構密封膠應進行及時維修加固處理,本課題提出兩種處理方案:㈠ 拆除原有副框及玻璃,作清除處理后重新打膠或補膠。㈡將原隱框幕墻改為明框幕墻,在玻璃外側邊緣采用壓條予以固定。
4.4?幕墻龍骨腐蝕。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及技術咨詢,分析出幕墻龍骨腐蝕的主要原因及維修加固措施如下:㈠ 鋼龍骨防腐層剝落現象的主要原因:(1)涂裝前表面處理不佳,仍有蠟、硅油、水的殘存;(2)表面處理后至涂漆的間隔時間過長;(3)底涂層的干燥不充分,濕打磨后膩子層未干透;(4)底材太光滑;(5)涂層配套不適當,涂料本身有層間附著力不良的弊病;(6)膩子直接涂刮在沒有涂上底漆的物面上。為避免鋼龍骨防腐層脫落,應采取如下措施:① 被涂面應徹底處理清潔;② 用砂布或紙打磨底材或進行磷化處理,以提高涂層的附著力;③ 嚴格遵守工藝規定的干燥條件,嚴防過烘干;④ 選擇配套性良好的涂料品種,或在施工工藝中選用“濕碰濕”工藝。或在施工工藝中采用“過渡層”施工法。對既有建筑幕墻鋼龍骨已經出現防腐層脫落的現場,為避免龍骨進一步銹蝕,應及時進行維修加固處理。加固措施如下:⑴ 徹底清理剝落涂層;⑵ 待刷涂層表面進行磨砂處理,以便增強底面附著力;⑶刷面漆,厚度不小于原設計要求。㈡ 鋁合金龍骨腐蝕的主要原因:⑴雙金屬電化學腐蝕; ⑵與混凝土、砂漿接觸腐蝕; ⑶與腐蝕介質接觸腐蝕;為避免進一步腐蝕,應針對腐蝕產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維修加固措施。本課題通過本項研究,可以為玻璃幕墻龍骨的防腐及維修加固提供參考依據。
4.5?開啟扇脫落。通過對寧波市既有玻璃幕墻的安全排查,發現開啟窗存在兩種主要的安全隱患:① 五金件產生變形、銹蝕、卡死缺損等情況,造成窗扇支撐安全度不足,甚至脫落,產生危害。②無限位撐。針對以上兩種安全隱患,本課題提出的處理方案分別是:針對第一種情況,要先查清損壞的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及時更換五金件,消除隱患。針對第二種情況,增加限位裝置,滿足開啟窗的最大開啟角度不大于30度,開啟距離不大于30cm的要求。
4.6?采光頂、玻璃雨篷下無防墜落措施。玻璃幕墻的雨篷和采光頂玻璃應當采用由半鋼化玻璃、超白鋼化玻璃或者均質鋼化玻璃合成的安全夾層玻璃。若既有玻璃幕墻的雨篷或者采光頂玻璃非三種玻璃種的一種,需要對玻璃進行及時更換或在雨篷和采光頂玻璃下方設置防墜落措施。為保證雨篷和采光頂的通透性和安全性,本課題提出的改造方案是在雨篷和采光頂的骨架上增設間距不大于40cm的格柵或鋼絲網,以避免因玻璃自爆或脫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
本文對既有玻璃幕墻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及維修加固措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此項研究可以為既有建筑玻璃幕墻的安全維護及維修加固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JGJ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發布,2003,12.
[2] JGJ113-2009.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2009,7.
[3] 2017甬DX-14.建筑幕墻安全性能檢測鑒定技術導則.浙江: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