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
“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抗疫斗爭的不平凡歷程,深刻闡明偉大抗疫精神,系統總結抗疫斗爭取得的重要啟示,對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飽含深情、振奮人心,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在億萬中華兒女心中引起強烈共鳴,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過去8個多月時間,凝成一段可歌可泣、刻骨銘心的歲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在同疫魔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在抗疫斗爭中,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關閉離漢離鄂通道、實施史無前例的嚴格管控,到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患者,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疫情無情人有情,人的生命高于天。面對疫情,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得到悉心呵護——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是中華文明人命關天的道德觀念的最好體現,是中國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證。
舉國同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疫情面前,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個人冷暖、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迅速集結,廣大人民群眾或向險而行,或默默堅守,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長城內外、大江南北,14億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全國人民心手相牽,億萬顆心同頻共振,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舍生忘死,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疫情突如其來,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抗疫斗爭的最大底氣和力量源泉。正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中華民族才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不向困難低頭,不為挫折氣餒,這種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氣神,始終是我們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的強大動力。
尊重科學,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實踐品格。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型傳染性疾病,秉持科學精神,堅持科學防控,成為抗疫斗爭的鮮明特點。無論是搶建方艙醫院,還是多條技術路線研發疫苗,或者是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都是對科學精神的尊崇和弘揚,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有力支撐。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當相信科學、依靠科學、使用科學蔚然成風,我們應對挑戰、開創新局就有了理性、務實的“金鑰匙”。
命運與共,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重大危機面前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中國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僅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范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大道不孤,大愛無疆。中國積極為全球抗疫貢獻智慧和力量,充分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生動詮釋了為世界謀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抗疫精神的五個方面,相互聯系、相得益彰,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這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既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崇尚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和衷共濟、風雨同舟,倡導守望相助、尊老愛幼,講求自由和自律統一、權利和責任統一。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經歷了抗疫斗爭的洗禮,前行道路上依然充滿各種風險挑戰。讓我們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起勠力同心、銳意進取的磅礴力量,奮力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疫斗爭中,我們積累了重要經驗,收獲了深刻啟示?!绷暯娇倳浽谌珖箵粜鹿诜窝滓咔楸碚么髸系闹匾v話,從6個方面系統總結抗疫斗爭偉大實踐的深刻啟示,為應對風險挑戰、推動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南。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風高浪急,更見砥柱中流。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因時因勢制定重大戰略策略;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沖鋒陷陣,廣大黨員在各條戰線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擔當和風骨。抗疫斗爭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嚯y考驗了中國人民,也鍛煉了中國人民。面對疫情,廣大人民群眾生死較量不畏懼、千難萬險不退縮,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展現了不屈不撓的意志力,這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只要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就一定能夠成功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和風險挑戰,不斷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輝煌。
應對嚴重疫情,拼的是治理能力,靠的是綜合國力。疫情發生后,黨中央號令四面、組織八方,各地各部門聞令而動,全國迅速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略布局,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充分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制度優勢。在抗疫斗爭中,我國長期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建立的完整產業體系、形成的強大科技實力、儲備的豐富醫療資源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強支撐。抗疫斗爭再次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具有的顯著優勢,是抵御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積累的堅實國力,是從容應對驚濤駭浪的深厚底氣。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善于運用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沖擊,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讓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物質基礎日益堅實起來,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休戚與共、血脈相連的重要紐帶??挂叨窢幹校?4億中國人民顯示出高度的責任意識、自律觀念、奉獻精神、友愛情懷,形成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鑄就偉大抗疫精神。實踐再次證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要不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好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園,筑牢中華兒女團結奮進、一往無前的思想基礎。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次疫情告誡世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中國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以實際行動為全球抗疫注入源源動力,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廣泛感召力。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唯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多邊主義、走團結合作之路,人類才能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斗?!痹谌珖箵粜鹿诜窝滓咔楸碚么髸希暯娇倳浀倪@番話,振聾發聵,發人深思。
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層出不窮、前所罕有。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化危為機、開創新局,最根本的就是發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斗志,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在攻堅克難、改革創新中奮勇前進。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奮力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疫情防控這根弦松懈不得。要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全面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用千千萬萬個文明健康的小環境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社會大防線。要繼續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同各國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這場抗疫斗爭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檢驗。新征程上,要突出問題導向,從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撐、提升應急物資儲備和保障能力、提升國家生物安全防御能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等方面入手,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增強社會治理總體效能,不斷提升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夯實制度保障。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要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要增強信心、鼓足干勁,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一鼓作氣、盡銳出戰。要著眼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新實際,既要只爭朝夕,奮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又要謀劃長遠,積極構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發展環境越是嚴峻復雜,越要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民生穩,大局穩。要始終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幫助群眾解決就業、收入、就學、社保、醫保、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扎扎實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開創發展新局面,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有效防范和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要辯證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加強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研究謀劃,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危中有機,危可轉機,關鍵是發揚斗爭精神,既敢于斗爭又善于斗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奮斗,不斷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
“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痹谌珖箵粜鹿诜窝滓咔楸碚么髸?,習近平總書記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推進全球抗疫合作、促進全球發展等提出一系列主張和舉措,彰顯了命運與共、合作共贏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
大疫顯大義,危難見真情。面對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習近平主席密集開展元首外交,與各方領導人共商抗疫大計。中國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履行國際義務,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中國以實際行動幫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展現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廣泛感召力,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譽。
疫情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復雜多變的世界圖景。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站在歷史前進的十字路口,是加強互利合作還是尋求脫鉤孤立?是推進多邊協調還是奉行單邊主義?疫情會改變世界,但不會改寫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為了人類的光明未來,我們必須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不移走團結合作之路。
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的當務之急。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逾2800萬例,病亡病例超過90萬例。在沉重的事實和數字面前,沒有任何事項比挽救人的生命更重要,沒有任何議程比各國團結合作更迫切。任何自私自利、嫁禍他人、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做法,不僅會對本國和本國人民造成傷害,而且會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傷害。作為全球抗疫合作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中國將繼續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全球抗疫領導作用,同各國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不斷注入正能量。
團結合作,是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推動全球發展的關鍵一招。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但國際經濟聯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時代大勢不可阻擋。相通則共進,相隔則各退。只有加強互利互惠合作,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運轉,才能激發活力、形成合力,推動世界經濟早日重現繁榮。
世界上的事情越來越需要各國共同商量著辦,團結合作是共創人類美好未來的長遠之策。當今世界,地區爭端和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問題層出不窮。正所謂“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應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性挑戰,需要各國共同參與、通力合作,推動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邊機制、更加積極的區域合作,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筑牢基石。
(綜合9月9-12日《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