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杰
【摘要】教育是民生工程,也是系統工程,教育改革需要持續地推進。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近年來受到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幼兒教育對幼兒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包括對他們心智的啟發、生活習慣的培養等。但是,成功的幼兒教育不只是幼兒園單方面的管理結果,也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需要家園聯合形成教育合力。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幼兒園管理中家園聯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幼兒園;管理;家園聯合
我國學前教育的全面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幼兒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無論是政策的制定,還是研究的方向,都和幼兒園如何提高教育質量這個話題息息相關。以往,人們更多地著眼于幼兒園客觀方面的改善情況,而忽略了主觀層面的參與度。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在幼兒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已成為一種趨勢。2012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強調了中小學生和幼兒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學校和家庭共同關注的教育目標。以此來看,家園聯合共同關注幼兒的成長,優化家園合作,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對于現代化的學校制度建設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2016年,教育部印發了《幼兒園工作規程》,該文件明確指出,幼兒園可合理利用家庭與社區的優勢來拓展其所需的各種教育資源。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如何健全家長志愿者駐園值守制度,利用好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積極有效地配合幼兒園的各項活動與日常安排。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已成為焦點話題。學術研究更是著重于家長參與度高的幼兒園。國家的高度重視已讓家長參與管理成為幼兒園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家長參與
要使家長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中,建立家長委員會是非常可行的方法。家長委員會可以讓部分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同時,家長委員會的家長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園和家長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當幼兒出現問題時,家長委員會就能發揮積極作用。一方面,家長委員會以家長的立場和幼兒園溝通,再把幼兒園的處理方案告訴家長,起到橋梁的作用;另一方面,家長委員會能夠從家長的立場考慮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更容易被其他家長接受,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幼兒園和家長之間的誤會。家長委員會的成員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自愿報名或其他家長選舉推薦的方式定期更換,盡可能地讓每位家長都有機會參與。這有利于加強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合作關系的緊密度。
根據重疊影響閾理論,家園聯合管理可以創建優質的參與環境。在幼兒園管理過程中,調動家長的參與積極性,需要幼兒園的大力宣傳。幼兒園可以通過專題培訓、家長會、親子活動等方式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管理。這種面對面的交流能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園方能夠爭取到更多的支持,家長也能充分享有參與幼兒園管理的權利和承擔相應的義務。家長的積極參與,使家園溝通更通暢,保障信息對稱,減少誤會發生。
二、關注家長需求,保障參與質量
人類發展生態學中的“雙向”理論認為,家長與幼兒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家長、教師與幼兒之間,均存在常態的互動。幼兒園在管理過程中必須考慮家長的需求,重視系統內外相互作用。幼兒園應了解幼兒的家庭背景,家長的文化水平和對幼兒的教育能力,來滿足家長的需求與期望。如同對幼兒要因材施教一樣,對不同的家長,幼兒園要給予不同的關注,因為不同家長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師要確保家長積極參與園所管理,合理規劃參加細節。同時,幼兒園要秉持尊重與合作的原則,可以通過開放性管理,讓家長主動參與、樂于參與幼兒園管理工作,增強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和持續性,從而保障幼兒園管理質量。
三、創新參與方式,提高參與效率
園所可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家長參與管理,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家長教育資料庫。整合家長的教育資源,不僅能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更能有效提高家長參與管理的效率。資料庫的建立可以依據家長的資料對家長進行分類,不同特點的家長可分管不同的類別。例如,幼兒園可以邀請分析能力較強的家長參與課程興趣環節的設計,根據家長提供的信息針對幼兒的性格特點安排教學內容;可以邀請有組織能力的家長參與戶外活動的安排,并帶動其他家長積極加入進來。
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應先向家長提供參與管理的方式。一方面,幼兒園可以利用傳統參與方式的優勢;另一方面,科技創新為幼兒園的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例如,幼兒園可巧妙利用現代網絡工具,如微信平臺、QQ群、小程序、園所網站和應用App,引導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時刻關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保障家長隨時隨地參與幼兒園管理的便捷性。與此同時,幼兒園還可以通過設立園長接待日、開通咨詢電話、設置專門服務機構等途徑,加強園長和家長的溝通。
四、完善組織機構,保障參與效果
家庭、校園和社會是幼兒成長的搖籃,三個方面和諧發展、相輔相成,更有利于幼兒的健康發展,但從目前來看并沒有形成具有實質性的家園溝通制度。家庭、校園及社會應構成一個圓心圈,但從目前來看,家園聯合并未對幼兒有太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積極性不高。這不僅僅是家長的原因,幼兒園更應該形成完善的制度,引導家長積極參與進來。為了增強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積極性,給家長提供更好的參與園所管理的環境,幼兒園需要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健全行為組織架構并完善監督考核機制。
組織機構是落實家園聯合的重要載體和渠道。目前,相對比較成熟的組織機構當屬家長委員會。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可以通過確立家長委員會的合法地位,將家長委員會作為連接幼兒園和家長共同教育合力的重要橋梁。同時,每所幼兒園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和自身特點,優化家長委員會的組織形式。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通過規章、通知等形式,明確家長委員會的職責及其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根據園所的硬件配備條件,幼兒園可以設置家長委員會會議室,制訂相應的活動章程和行為準則,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強化家長參與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和歸屬感,及時溝通和反饋活動結果,保證家長有序參與管理,在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同時,增強家長群體的凝聚力,保障參與效果。
五、總結
幼兒園教育質量的保障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能促進我國學前教育管理理論的完善。“家長參與”在我國起步較晚,根據當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我國建立健全家長委員會的幼兒園數量不多,而家長能夠參與幼兒園管理的更是鳳毛麟角。依據文獻提供的資料,結合我國幼兒園管理的現實狀況、家長參與管理的程度,本文從管理角度入手,對如何使家長在參與幼兒園管理的過程中由被動變主動,并通過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等相關問題的研究,豐富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工作的理論知識,進一步為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提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
幼兒從出生到進入幼兒園學習的幾年里,通常是由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家長是幼兒的啟蒙老師,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進入幼兒園后,幼兒的生活軌跡發生第一次重要轉變。但是,要想讓幼兒在幼兒園中獲得良好的發展,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教育,也離不開家長的輔助。現代科技的創新式發展,為家園聯合管理帶來了契機,也為家園管理帶來了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筆者結合本園管理特色,認為幼兒園管理中家園聯合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家長參與管理;關注家長需求,保障參與質量;創新參與方式,提高參與效率;完善組織機構,保證參與效果等具體措施。3~6歲的學前幼兒階段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幼兒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家園聯合,相互配合,可以形成教育合力,為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提供理論基礎和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馬忠虎.基礎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黃河清.家校合作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吳邵萍.家園共同體的建構:幼兒園家長工作的方法與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黃濤.淺析幼兒園教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作用[J].名師在線,2019(23):95-96.
姜媛媛.大班幼兒家庭音樂教育中家長參與的現狀及策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