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南地質勘察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高分辨率連續光源原子吸收儀主要由光源、原子吸收器和信號采集、處理、分析系統等部分組成,是一種高科技的測量儀器。由于該儀器可以對待測物質中的電、磁、光等物理量進行精準檢測,并且通過待測物體在儀器放電過程中生成的輻射信號為檢測依據,以此分析出被測物種中含有的化學元素,具有低檢測限、超高精準度和靈敏度的優點,并且能夠實現同時測定多種元素,具有關文獻報道,高分辨率連續光源原子吸收儀可以同時測定出65種化學元素,并且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元素,基本都可以用高分辨率連續光源原子吸收儀快速測定,目前該儀器已經被廣泛應用到食品、藥材、土壤等多個領域中[1]。
鈮和鋯是生物、軍工、航天等尖端技術的重要金屬材料,隨著尖端科技的快速發展,對鈮、鋯原料需求量逐漸增加,而礦石又是提取鈮、鋯的重要來源,因此精準、快速測定出礦石中鈮、鋯含量具有重要意義[2]。常用于測定礦石中鈮、鋯含量的方法主要有ICP-AES法、儀器分析法、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法以及微波消解法,這些傳統方法雖然可以快速的測定出鈮、鋯的含量,但是測量精度較低,測量結果存在較大的相對標準偏差,因此提出高分辨率連續光源原子吸收儀測定礦石中鈮、鋯含量。
首先將礦石樣本進行風干和粉碎,粉碎后將礦石樣本過45目篩,并將過篩后的樣本放入消解燒杯中,在消解燒杯中加入適量的去離子水,將礦石粉完全浸濕。浸濕后再向消解燒杯中加入適量的硝酸,加蓋過夜,溫度控制在180℃左右,對礦石樣本進行消解,直至消解燒杯中黃色煙霧消退完畢[3]。冷卻后再向消解燒杯加入適量的過氧化氫,對燒杯中的礦石原料繼續消解,此時溫度同樣控制在180℃,直至燒杯中的固體全部溶解[5]。待礦石樣本完全溶解后,對其進行冷卻,運用去離子水沖洗消解燒杯蓋,并將其放在250℃環境中將水分蒸發,最后用體積比為5%的硝酸對溶液進行定容后測定。
礦石樣本制備完畢后,采用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作為測定儀器,將設備的高強度短弧氙燈作為連續光源,以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高分辨率的中階梯光柵作為光學系統,短弧氙燈自動校正系統的光學分辨率為1.5pm,進行儀器校正[5]。
校正完畢后對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參數進行設置,如下表所示。

表1 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參數表
根據以上條件對礦石中鈮、鋯的電解質濃度進行測量,兩種元素均讀數4次,取平均值,為后續礦石中鈮、鋯含量計算提供數據依據。
根據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量得到的數據,對礦石中鈮、鋯含量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1)中,F為礦石樣本中鈮、鋯元素的含量,單位為mg/kg;α為測定礦石樣本的質量,單位為g;γ為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得的鈮、鋯元素電解質濃度,單位為μg/L;x為礦石樣本溶液的總體積,單位為mL;β為烘干后礦石樣品占烘干前樣本質量的百分比[6]。利用以上公式,即可計算出礦石中鈮、鋯含量,以此完成高分辨率連續光源原子吸收儀測定礦石中鈮、鋯含量。
實驗選取含有鈮、鋯的礦石作為實驗對象,將其分為五組,所有樣本均進行消解制備。
選取型號為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作為高分辨率連續光源原子吸收儀,將測定儀器按照上文描述對其進行校正與設置,如下圖所示:每組樣本均進行兩次測定,以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實驗運用此次設計方法與傳統方法對礦石樣本中的鈮、鋯含量進行測定,對比兩種方法的相對標準偏差,其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圖1 用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實驗圖

表2 兩種測定方法相對標準偏差對比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此次設計方法相對標準偏差遠遠低于傳統方法,且鈮、鋯的回收率也較高,證明高分辨率連續光源原子吸收儀適用于礦石中鈮、鋯含量的測定,滿足礦石中鈮、鋯含量測定精度需求。
此次對高分辨率連續光源原子吸收儀測定礦石中鈮、鋯含量進行了分析,有效避免了礦石中基體和其他化學因素的干擾,保證了對測定結果的準確性,降低了測量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由于此次研究時間有限,雖然在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內容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今后還會在該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提高高分辨率連續光源原子吸收儀在礦石中鈮、鋯含量測定中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