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偉
摘 要:建筑外立面是一個城市景觀設計和人文形象的具體展現,表達的是一種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結合。這種美可以用線性藝術方式來表現,重視外立面載體和設計思路的巧妙搭配適應服務的對象。文章以線性表現的手法為例,對建筑外立面和線性表現的分類與原則、表現手法與形式美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并闡述了如何將線性表現融合到建筑外立面之中,通過對國內外建筑外立面設計的特色剖析,對建筑外立面展示設計的發展趨勢大膽提出猜想與構思。
關鍵詞:線性藝術;外立面;設計
一、線性表現分類
首先想要了解線的藝術概念,就先要從線的整體概念入手。藝術和數學同屬于人文藝術,在此,我們可以參照運用幾何學中線條的表現理念。在幾何學中,連續不斷的點的移動所形成的軌跡,就形成了線條。藝術類別中的線條和只有長度沒有厚度的幾何線條有所不同,在藝術運用中,線條也是可以有厚度和寬度的。
(一)直線
建筑造型的基本元素之中,直線是最基礎的也是最普遍的線,無論是建筑面的連接、整體的棱還是單體的柱子,檐口、屋門、欄桿、窗格,處處都表現出來一種線性的特征。直線包括剛硬冷峻的垂直線、親和舒展的水平線、活潑動感的斜線。希臘建筑中的柱就是直線的代表,斜線組成的尖角在哥特式建筑中應用甚多。
(二)曲線
建筑外立面中也多用到曲線,用這一富含韻律的線性表現可以將建筑的美和靈氣體現出來。帶有曲線的飛檐翹腳在我國的傳統建筑中就應用廣泛,其使建筑在威嚴莊重間體現祥和高貴。
線性表現中,直線表現一種剛硬的力量感,而曲線有一種柔美的韻律感。運用中,曲線和直線兩者結合,既有層次又有平和。線條在藝術上的表現力體現為柔美與剛硬的人文性和通過統籌安排變化的規則性。
二、建筑外立面
(一)合理性
建筑外立面是建筑的外衣,既有美化建筑的作用,又有實用的用途。合理的設計能夠使得建筑藝術感與實用性并存。比如說在如今的大型建筑設計之中,玻璃幕墻的過多運用就產生了光污染,適當減少并加入綠色設計可以讓建筑林立的大都市有更多的生機。
(二)功能多樣性
在保證建筑外立面的實用性和合理性的前提之下,欣賞性也成為建筑外立面的一個重要功能。比如:在一個商業街建筑群落里,建筑外立面充滿商業元素,視覺沖擊力強,信息元素傳達力強;而在一個工業建筑群里,建筑外立面充滿簡潔利索的形式感。在建筑的不斷進展中,藝術的美慢慢融入其中,使得建筑外立面與以前的建筑形式有明顯的不同,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在保證建筑與周圍環境協調發展的同時,藝術的美感不能將建筑外立面的合理性打破,削弱運用功能效果以體現其表面的美感。
三、線性表現應用方案分析
(一)線性表現應用的人文性分析
建筑應當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詩,建筑作品應該富含詩意,富含個性,它們全然不能真正成為一種風尚。模仿和復制的作品不能稱為藝術品,也不能稱為建筑藝術。每一個地點都要有一種與環境相適應的建筑語言,每一個不同的建筑都要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建筑形式。形式和功能應該統一。
1.人文隱喻在環境中的體現
在歷史洪流悠悠長河之中,建筑這種藝術形式一直都是種宏偉的工程。歷史上,最初的建筑形式就是洞穴,人類的藝術史詩從這里開始,從這里發展壯大。建筑一直發展延伸,從起初只具備單一居住功能,到如今的功能多樣、形式多彩,出現了諸如體育館、博物館、電影院等功能性場所。
建筑的外立面隨著建筑功能的分化,也逐漸擁有了自己獨有的特色。建筑外立面所給人的最初的視覺印象,就像建筑擁有了自己的外衣,美美與共,和而不同。在紛繁復雜的建筑外立面形式之中,其主要體現出歷史傳承的人文性和隨時代發展的創新性兩方面。
當我們談及建筑外立面之中的人文成分時,就不得不從藝術這個大的層次方面解析,包絡當代藝術和歷史上所存在過的藝術,而人文性這個方向主要探討的就是其在藝術歷史上繼承的或者借鑒的方面。貝聿銘先生設計的水晶金字塔就是極具人文風氣的建筑。水晶金字塔的建筑外立面形式上并非借鑒了埃及金字塔的樣式,而僅僅呈現為四棱錐的幾何立體形。水晶金字塔的人文性并非通過其形式的類似體現出來,因為埃及金字塔為逝者而建,但是玻璃金字塔是為活者而修造的。建筑的人文主要體現在其對于環境氛圍的烘托,將古色古氣的巴黎盧浮宮轉化為一個現代美術館,給盧浮宮帶了生機的同時沒有破壞掉原有的莊重感。玻璃金字塔通過大量運用玻璃材質,形成著輕盈而透明的感覺,運用交錯而成的活潑斜線擺脫了巨大建筑原有的笨重感。玻璃金字塔通過多直線的運用,突出形體的簡潔透亮,玻璃反射周圍建筑石頭的褐色,以足夠的敬意向這個舊時皇宮致敬。
玻璃金字塔的線性表現形式體現在金屬支架之上,平穩而規整的菱形分割,使得整個建筑充滿了藝術的氣息。同屬于巴黎的經典建筑物,巴黎鐵塔的建筑外立面也是大量運用線性表現的手法,以鋼鐵直線為主、曲線為輔。線條的流動性和延伸性使得巴黎鐵塔縱深入云。浪漫的巴黎就此樹立起一座偉大的“鐵娘子”。
2.人文結合當代設計思潮的體現
當代的建筑設計者,主張大力運用人文元素創造新的建筑外立面風格樣式,擺脫之前的單一建筑風格。在建筑的歷史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復古,如果一味追求以前的傳統的,不在人文的風潮中加入自身的思想,那么即使是藝術才氣滿腹的設計者,也會迷失,建筑樣式要進步,建筑風格也是要進一步發展。
緊隨著時代的潮流,城市的建設也發展得越來越快。建筑外立面不斷更新和擴張,舊時的街道景巷被豐富多彩的建筑所取代。城市化速度的增快,使得城市街道的更新速度遠遠跟不上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速度,為了解決公共空間不適用于服務對象的問題弊病,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也就進入城市規劃范圍。
建筑是公共空間中的重要人工要素,妥善處理好建筑外立面的相互聯系的關系,能夠提高公共空間的景觀環境質量水平。建筑外立面的統一和諧性相較單獨建筑的美觀更加重要,因此,在這個不可避免出現新老建筑交替的時代,建筑外立面的改造成為了比拆掉重新建立建筑更好的選擇。當然,這個在原有基礎上改造、修理、更換的設計思路,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有建筑立面構成的影響。其大致方向包括更換或者添加墻體構架、建筑外立面整體設計改造、建筑造型設計改造。
(二)線性表現應用的科技性分析
1.線性表現與環境結合
流水別墅的建成使得人造景物與幽雅的自然景色的完美平衡呈現在世人眼前,這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如今,人們可以在復雜的地形上設計并建造一個獨特建筑。建筑強調必須利用和適應環境,有機建筑是一種自然的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也越來越返璞歸真,使得自然為本的理念充分深入人心。流水別墅挑臺的層層疊疊將疏松靈動的布局表現出來,地形、山石、流水、林木自然結合,藝術性的建筑外立面和自然的美麗景色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其建筑外立面上交叉的橫向石墻和豎向石墻形成一種線性美的構圖,橫豎交錯的石墻在保證剛硬結實的同時,還有一種優雅的美感。尤其是深沉色調的石墻和一道道光潔明快的白色鋼筋混凝土水平挑臺,二者形成強烈對比。
2.線條韻律與新型材料結合
北京的國家體育館“鳥巢”,整體造型取材于現實版的鳥巢,要完成這個偉大的設計構思,使這個鋼鐵巨獸立地而起,就必須依賴當代科技。整個體育場的外殼既保證了雨水不會侵蝕內部,又保證了充足的陽光穿透屋頂,讓體育場的草坪可以正常生長。鳥巢建筑的設計方案對結構布局、構建截面形式、材料利用率等方面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與優化。其建筑整體以鋼鐵包圍,采用箱型焊接結構鋪滿體育館的特殊造型,主要構件中運用Q460鋼材,如果還用傳統鋼材,必然導致造型累贅或厚度過載。新型材料的運用和曲線的完美配合才使得鳥巢富有動感和韻律。建筑外立面特殊的曲線不僅僅體現藝術的美感,更融入了科技智慧結晶。特殊的曲線形式,使“鳥巢”體育館形成一個“籠式避雷網”,通過焊接將金屬構件與混凝土中的鋼筋連接,可以瞬間將雷電導入地下。
四、結語
綜上,合理的設計不僅具有美觀性,而且能夠使得整個城市富含人文氣息,使得居住者得到更好的體驗。建筑外立面的線性表現手法具有其他設計手段無法比擬的實用性和裝飾感,因此,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在此基礎上,為了保證建筑主體和外立面具有較強切合性,就需要積極和建筑各專業工作者進行溝通,兼顧外立面效果和建筑功能,有效推進建筑發展。
將線性表現用在建筑外立面的設計手法實現了創新性。當然,建筑外立面是不能夠脫離建筑單獨存在的,在強調個性的同時還要注重整體性。因此,本文還探究了建筑外立面在建筑體內的合理性和衍生的多功能性。在這個建筑新舊交替的時代,在保護修復古建筑外立面的同時,更要側重新建筑外立面的建設,當然在舊的立面上建立新的立面,是更優秀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康定斯基.藝術中的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3]王紹強.設計中的點線面[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4]易中天.藝術的特征[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5]李詩文,謝歷恩.線面造型[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
[6]陳世雄.線條的語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