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濤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也有了飛速的進步,我國對城市建設方面提高了重視,尤其是社會生態環境的建設。在傳統的城市建設過程中,部分城市建設只顧及發展的速度,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十分薄弱,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社會生態環境,對當地社會經濟的影響也十分巨大。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在城市建設中改變了傳統的建設理念,提出了“城市雙修”的理念。文章簡單概述“城市雙修”理念,探析在該理念下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城市雙修”理念;生態地區;城市設計
“城市雙修”作為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進程中發展形成的全新的建設理念,目的就是在保證城市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同時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提高城市的建設水平,改善城市的整體生態大環境。在傳統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往往是被忽略的一點,對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城市的經濟發展、環境發展等有極大的影響。“城市雙修”理念下,對生態城市建設進行設計,可以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修復,調整城市的整體氛圍,為城市增添源源不斷的活力。
一、“城市雙修”理念概述
“城市雙修”理念的提出,目的就是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改善自然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的自然生態質量,對居民的生活質量、城市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城市雙修”是一項綜合性的概念和理念,是需要從人的角度出發,結合國家提出的生態環境建設的政策和規劃,立足于城市建設的空間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綜合現狀,盡量落實因地制宜的相關規劃,對城市的空間功能、生態條件、便捷和舒適度等有很大程度的優化和改善。提高城市的建設環境,推動城市的生態平衡狀況,是當前城市發展的主要途徑。
“城市雙修”理念主要包括兩點內容,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生態修復主要是著力于城市建設過程中生態環境的恢復和發展,通過相關部門制定詳細的生態建設規劃,并按照科學合理的步驟進行進一步的城市修復,對于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經過合理的規劃和執行,最終完成城市生態環境的修復,恢復城市本身生態環境的自我調節功能,實現城市生態的平衡發展。城市修補主要是通過相應的計劃和實際設計運行,改善城市發展的空間功能,對相關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的品質進行優化,保護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強化國家各個城市區域之間的生態關聯,保證城市各項功能的實現。
二、“城市雙修”理念的設計意義
“城市雙修”理念是在國家城市建設和治理過程中提出的,對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來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戰略性的提出和轉變。在傳統的城市建設中,很多地區和城市由于過分重視城市的規模化發展和速度的提升,對城市的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有所忽略,對當下的城市環境的破壞比較嚴重,對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的長久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城市雙修”理念的提出對于城市活力的提升和城市文化特色的保留有重要的意義。在建設過程中,很多城市可能還是會受到西方城市的影響,但是在“城市雙修”理念的支持下,更多的是我國城市各自進行創新和發展,推動城市的長久發展,這和傳統的城市建設理念有本質差別。除此之外,在“城市雙修”理念的支持下,主要是對原有的城市建設進行逐一的完善和優化,為城市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氛圍和環境,讓城市變得更好。“城市雙修”理念的提出對于城市的建設理論進行了補充,推動國家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更加完善和全面,能夠進一步提升和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和實際的生活質量。
三、“城市雙修”理念的設計原則
“城市雙修”理念的提出是國家通過綜合考慮城市建設中各個方面出現的問題,以及當代我國的發展背景提出的全新理念,希望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促進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相互統一和協調,有利于城市的長久發展。“城市雙修”的基本設計原則主要有幾種方向:首先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城市雙修”理念的踐行中,通過相應的規劃和建設,實行低碳環保的發展,朝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方向發展。其次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以人為本。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通過環境的保護和生態的修復,讓居民生活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為居民努力建設出適宜居住的城市環境。最后就是需要針對城市的發展和生態環境進行科學的規劃和建設。根據城市生態環境的特點和現狀,有針對性地進行具體城市治理和改善,修復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創新性的設計和優化,使城市能夠穩定長久發展。
四、“城市雙修”理念下的城市建設著力點
“城市雙修”理念下的城市建設著力點之一就是以人為本,提升城市的活力,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促進城市長久的繁榮發展。由于之前的城市建設發展中,很多地區的管理建設人員忽視城市建設的重要目的,過分追求城市的擴張和建設的速度,使得城市應該發揮的相關功能根本無法充分發揮,城市的生態特色逐漸缺失,人們的生活和居住的相關需求也得不到實際的關注,對于城市的長久發展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在當下階段,“城市雙修”的基本著力點就是以人為本,根據居民的基本需求和城市的發展要求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合理的修復,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另外一個重要的著力點就是要在城市生態建設和修復的基礎上,傳承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設中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在傳統的建設過程中,很多地區盲目模仿西方城市建設,忽略自己原有的歷史文化和相關建筑,讓城市失去特色。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再次發生,就需要重視城市的歷史文化,重新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
五、“城市雙修”理念下生態地區城市的設計策略
(一)轉變設計理念
在“城市雙修”的理念下對生態地區城市進行設計,需要對“城市雙修”理念形成正確的認識,需要認識到“城市雙修”理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是我國對以往城市建設的設計和治理模式的重大轉變。在運用“城市雙修”理念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面的學習,了解相關的內涵和意義,清楚“城市雙修”理念的重要內在要求。除此之外,在城市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轉變傳統的設計理念,在“城市雙修”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各個城市的實際生態情況和環境進行創新和發展,充分發揮城市周圍生態系統的優勢,立足于城市的設計生態特色,把城市設計成具有自身特色、充滿活力的都市,避免出現“千城一面”的問題,要形成百花齊放的美好狀態。同時,在城市的設計中不僅要貫徹落實“城市雙修”的理念,更重要的就是在城市設計中落實“再生態”的相關理念,將生態修復和生態再利用加入城市建設的過程中。
(二)發揮生態地區的優勢
在生態地區城市的設計過程中想要落實“城市雙修”的理念,最主要的就是需要突出生態環境的特色,利用生態地區豐富的生態資源,發揮生態地區的優勢,在“城市雙修”理念的支持下將城市設計得更有特色,提升城市的活力。不同的生態地區的城市有著不同的景觀和不同的生態環境,這也是對城市進行建設和設計的獨特條件。在城市生態建設和設計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利用不同的生態環境,依靠獨特的環境特色進行設計和建設,保留城市的文化底蘊和環境的優勢,將保護生態系統擺在突出的位置。具體來說,“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主要側重城市建設中的生態景觀和生態環境的利用、修復和后期維護,將其作為打造城市特色的主要著力點,將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充分融合,提升整個城市的活力。另外在“城市雙修”理念下的城市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城市和生態系統的關系,在城市生態地區大力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三)城市生態修復,創建宜居型城市
在“城市雙修”理念下對生態地區城市的建設需要將生態修復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生態修復工作主要就是在綠色資源的基礎上對城市進行大面積的綠色覆蓋和生態修復工作。在傳統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很多地區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一味追求設施的建設速度,忽略周邊自然環境的狀態,導致生態地區的城市規模擴大,周邊的自然環境遭到極大的破壞。
“城市雙修”的相關理念,主要強調的就是要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這對還原城市生態本色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對于城市生態系統的建設來說,水資源的治理和修復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對于城市生態修復中的水資源來說,可以通過利用城市現有的水系統,加強對城市水資源質量的有效監控,還要控制一些被污染的水體資源,加強水凈化、過濾的技術和經驗的引進,促進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加強城市水資源和城市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另外,為了防止城市中大范圍的降水對城市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城市的排水系統的整治,對城市的地下水資源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保護,避免水資源的污染。總之,在“城市雙修”理念下進行生態地區城市設計和建設要以生態環境為依托,轉變傳統的生態城市中不合理的做法,適當減少建筑規模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構建美好的生態系統,促進城市整體效益的最大化,打造宜居型城市。
參考文獻:
[1]顏偉.城市雙修導向下的城市綠道規劃方法更新[J].區域治理,2018(13).
[2]王科,劉亞男,彭睿怡.城市修補理念下北京西四片區開放空間更新策略探討[J].北京規劃建設,2018(6).
[3]鄭寧寧,吳越.“城市雙修”背景下的舊城街區住居環境改造策略:以湘潭市城正街為例[J].中外建筑,2019(1).
[4]倪敏東,陳哲,左衛敏.“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策略:以寧波小浹江片區為例[J].規劃師,2017(3).
[5]李運遠,張云路,嚴庭雯.城市雙修導向下的城市綠道規劃方法更新[J].中國園林,2017(12).
[6]丁奇,孫雨.“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綠地系統規劃:以河北省懷來縣綠地系統規劃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7(12).
作者單位:
四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