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前進
摘 要:從非典型肺炎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時隔17年公共衛生危機再次對居民生命安全與身心健康造成巨大沖擊,城市治理、人居環境面臨巨大挑戰,從全民居家隔離到一定范圍內活動,鄰里公園的使用需求急劇增加,使得鄰里公園景觀設計也面臨著拷問與變革。高人口規模、高人口密度與高人口流動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大顯著特征,原是經濟社會活力所在,強調開放、共享、共建的主旋律不得不接受封閉、限制、隔離的新挑戰。在公共衛生、人居環境面臨危機與挑戰之際,審慎思考我國鄰里公園景觀設計的短板和治理盲區,是一個深刻且迫切的議題。
關鍵詞:人居環境;理念;鄰里公園;景觀設計
一、鄰里公園概述
(一)鄰里公園的概念
鄰里公園,服務半徑在800米以內的小型綠地場所,伴隨著“鄰里單位”概念的誕生而產生,是非常貼近居民生活的服務性開放空間。除了作為休閑娛樂場所使用外,鄰里公園對增進人們的交往、改善鄰里關系同樣具有重要作用。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公共衛生危機對人居環境構成威脅,亞健康的普遍化、常態化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人們對這種距離近,環境優美,空間類型豐富,具有休閑娛樂、鍛煉身體、科普教育、交往等多種功能的鄰里公園越來越渴望。
(二)鄰里公園的功用
鄰里公園作為城市公園的一種類型,具有與居住區距離近、數量多、使用頻率高、規模小等特征,使用群體相對固定,布局更為靈活。鄰里公園是城市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果,更為居民創造一個休閑、健身、生活交流的綠色空間。鄰里公園的功能有社會文化功能和休閑游憩功能。相關研究數據表明,鄰里公園的使用者以中老年群體居多,兒童和青年群體次之,少年群體的使用頻率最低。居民的行為類型以散步居多,其次是設施健身、設施娛樂、觀望、交流等,此外,鄰里公園還有經濟功能、防災避險功能、環境功能等。
二、鄰里公園景觀建設概況
(一)鄰里公園景觀設計現狀
較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市公園起步較晚,并且種類不夠豐富,數量較少,品質更是參差不齊。鄰里公園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在城市綠地系統中占的比例相對較少。目前國內鄰里公園的景觀強于功能,休憩、健身、娛樂、教育等功能需要進一步拓展與開發。
(二)鄰里公園景觀設計問題分析
“留住鄉愁”“尋回城市煙火氣”作為現代城市建設的初心與使命,鄰里公園與社區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煙火氣急需被“點燃”。在國內,鄰里公園作為一個新興的概念,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主要存在問題有:分布不均衡,缺乏整體性;公共設施破損,維修滯后;對老年人、兒童、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關注度低;植物景觀設計形式單一,缺乏層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以人居環境為前提,以健康為導向對城市鄰里公園進行研究十分必要。
三、鄰里公園景觀設計與更新
(一)影響鄰里公園景觀設計的因素
鄰里公園景觀作為一個完整的設計系統,影響因素包含地形、植被、水體、設施、服務群體等,其中每個因素又環環相扣,相互作用。居民不需要去理解什么“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設計意境,也不需要去剖析設計的原型、表達的思想是什么。空氣清新,有較低的噪聲和豐富的綠化,滿足使用功能等作為其選擇的重要指標和首要目標。
可從以下幾方面思考鄰里公園的功能性:
第一,便捷,直達;第二,與兒童公園、綜合公園、主題公園等相互連接,形成城市開放空間系統;第三,環境整潔、優美,注重整體布局、功能分區、游園道路、公共設施等方面的安全與實用性;第四,人車分流,營造相對獨立、安全的活動空間;第五,結合時代特點、地方特色,融合地方文化。
(二)鄰里公園景觀設計與更新策略
1.園林建筑與小品設計
園林建筑和小品具有障景、點景、烘托氛圍、組織游覽路線等作用。對周邊自然景觀、人文特色等進行詳實的調研,注重設計的協調統一性,防止設計突兀。園林建筑和小品要做到注意設施尺度,把握游覽節奏,恰當地設置景觀小品與設施,做到有景可賞,有景可依。
2.園路設計
主園路、次園路、游園小道是鄰里公園的三種主要道路類型。主園路要求為無障礙通道,盡量不設置臺階、陡坡,呈環狀,忌走斷路、回頭路。園路設計應該結合公園的規模、各功能區的分布、人流量來設計園路等級及線性布局。鄰里公園的服務對象相對固定,人流量相對穩定,且其場地有限,園路設計不宜過寬。鄰里公園園路的布局應當做到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兼顧組織交通和引導游覽的功能,充分體現園林空間布局的分隔、流通和穿插,使得公園的空間呈現豐富的多樣性。好的園路布置要根據地形的起伏、周圍功能的要求,交叉于各主要景觀節點之間,根據需要進行疏密處理,不要做等分處理。考慮到排水需要,園路應設置縱橫向坡度,縱向坡度宜<8%,橫向坡度宜<3%,當縱坡坡度≥18%時應設計臺階或梯道。
3.地形設計
地形作為室外活動的基礎,對其他景觀設計元素起到支配作用。平地、山丘、臺地和斜坡是景觀設計常見的地形類型,具有排水、改善小氣候、分割空間、組織路線等作用。由于面積有限,鄰里公園多以平坦地形為主,結合實際地形進行設計,就地掘池,因勢堆山,在地形上稍加處理,公園景觀便會充滿自然情調,空間層次也更加豐富。
4.功能性設計
鄰里公園滿足人們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同時,還是人們休閑健身、緩解壓力、增進鄰里互動的場所。因為鄰里公園的臨近特點,不同于市級或者區級公園,功能性比景觀性更為重要。在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鄰里公園的功能要求,考慮使用人群的多種使用需求。一個完整的鄰里公園應設置賞景游覽、靜態活動、兒童娛樂、文教體育、文化、基礎服務、園務管理等區域與設施。
(1)老年人活動場所
不管是休閑還是帶孩子,公園都是一個很好的去處,是消磨時光的好地方。老年人活動場所以慢為主,往往與康體活動一同設置,可設置強度較小的鍛煉器械,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注重特殊使用需求,考慮景觀與老年人身心的關系,致力于營造一個開放而安全、生態而便利、美觀而舒適的社交和活動空間,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除了康體和活動區域外應注重交流空間,可設置涼亭、廊架及休閑座椅,方便老人聊天、下棋、打牌等。“歸園田居”的生活狀態是很多老人的向往,在老年人活動場所可加入種植區,蔬菜、瓜果等農作物都是很好的選擇,通過耕種,激發老年人的生活熱情,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綠色、健康、原生態的生活中,還可以獲得社會認同感。
(2)兒童活動區域
兒童活動區除設置基本的娛樂設施,如滑梯、沙池、攀巖墻等,也要考慮兒童心理發展需求。科普和教育也可以融合進來設計為主題場所,像植物、水體、地形、科技、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如張唐景觀設計的杭州勸學公園、秦皇島阿那亞兒童農莊、成都麓湖·云朵樂園等項目都很好地將科普、教育融入到景觀設計當中,注重無動力(不需要電力或者任何能源驅動)游樂設施的設置,注重兒童個人能量的驅動,視覺效果很棒也非常受歡迎。
(3)運動空間設計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公共衛生、社會治理大背景的驅動下,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不同類型的空間中不乏進行運動和鍛煉的人。鄰里公園環境好,臨近居民區,運動空間的設置既滿足了居民體育鍛煉的需求,也增加了公園的利用率,休閑跑道、體育場地、器械區、開敞活動區等都應該在鄰里公園中進行合理布置與安排。
5.植物景觀設計
植物景觀具有凈化空氣、調節小氣候、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等作用。作為一種公共活動空間綠地,鄰里公園植物景觀設計應該注重空間的圍合性、觀賞性及整體意境的創造性,整體效果更加多變,植物種類也更加豐富。景觀設計者應從植物的形態特征、生物學特征入手,考慮季相變化對植物形態、色彩方面的影響,按照美學原理合理配置。鄰里公園植物景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嵌套”在其他景觀設計元素(地形、水體、道路、建筑小品等)之間,協調景觀設計元素之間的組合內容及方式十分必要。植物景觀在不同的環境下能夠形成不同的空間感受(開敞、半開敞、封閉空間),能起到障景、點景、透景、圍合空間等作用。鄰里公園的休閑綠地,居民使用頻率高,不同的功能分區中,應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植物的搭配種植。
四、結語
本文從人居環境、公共衛生等大概念、大背景出發,落腳于鄰里公園景觀設計,對鄰里公園的概念、功能、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概括,對鄰里公園景觀設計與更新進行重點的探討研究,旨在從園林建筑與小品、園路、地形、功能、植物景觀設計幾方面對鄰里公園景觀設計方法、原則進行梳理,力求對鄰里公園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朱賽鴻,楊藝婕,劉佳鳴.基于互動理念的社區公園空間及設施配置研究[J].包裝工程,2019(20).
[2]林大地.面向老齡群體的老舊社區公園更新策略研究[J].福建建筑,2019(11).
[3]蔡雄彬,謝宗添.城市公園景觀規劃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
鄭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