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蘭 張碩



摘要:為考察HXD2B通風機的強度和振動是否符合使用要求,運用Catia軟件建立了通風機整機的三維實體模型,導入ANSYS Workbench軟件中,通過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1373—2010規定的沖擊和振動試驗,對其實際應力狀況進行了隨機振動和沖擊強度分析計算,得到通風機結構橫向、縱向、垂向沖擊應力圖,其最大應力值遠遠小于電機材料的屈服強度,不發生塑性變形,通風機結構滿足沖擊振動強度要求。
關鍵詞:激勵載荷;激勵工況;沖擊振動強度
0 ? ?引言
機車運行速度的不斷提升,對機車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風機結構)的動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使機車能夠安全快速運行,必須保證通風機結構在沖擊振動隨機載荷作用下的動強度滿足要求,不發生塑性變形。因此,對通風機結構進行沖擊振動分析非常必要[1]。
1 ? ?沖擊振動強度理論分析
沖擊試驗目的是模擬使用過程中的偶然情況,對被試設備施加一系列持續時間為D、峰值為A的單個半正弦脈沖加速度(圖1),施加的加速度載荷量級很高,可以驗證被試設備是否滿足極限工況的要求[2]。為了使被試設備從共振效應中恢復,2次沖擊之間應相隔足夠長的時間。應對被試設備施加18次沖擊(3個正交平面上正向和反向各3次)。
標準規定了1類A級車體安裝設備的垂向、橫向和縱向沖擊加速度幅值A分別為30、40、50 m/s2,標稱持續時間D均為30 ms。取圖1中積分時間1.5D進行計算,總仿真時間為30 ms,時間步長取5×10-4 s。由于通風機在橫向和縱向是對稱結構,可對這兩個方向僅施加正向沖擊,而對垂向分別施加正向和反向沖擊。
圖2是對通風機各方向施加沖擊時最大應力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由于慣性力和阻尼作用的影響,雖然4個方向的沖擊都是在15 ms時達到最大加速度,但最大應力值并不是一定出現在15 ms時。
2 ? ?有限元數值仿真分析
圖3是橫向正向沖擊應力值最大時刻(t=15.5 ms)的受力情況,應力最大值出現在電機前蓋上,最大應力值為19.43 MPa。圖4是縱向正向沖擊應力值最大時刻(t=17.5 ms)的受力情況,應力最大值出現在電機前蓋上,最大應力值為24.907 MPa。圖5(a)是垂向正向沖擊應力值最大時刻(t=13.5 ms)的受力情況,應力最大值出現在補強筋上與進風口連接的位置,最大應力值為9.683 3 MPa。圖5(b)是垂向反向沖擊應力值最大時刻(t=15 ms)的受力情況,應力最大值出現在補強筋上與進風口連接的位置,最大應力值為17.383 MPa。可見,這些最大應力均位于電機安裝盤的加強筋板尖端位置上,其值遠遠小于電機材料的屈服強度,不發生塑性變形,故風機滿足沖擊振動強度要求。
3 ? ?結論
(1)根據IEC 61373—2010[3]規定的A級沖擊和振動載荷,采取時域動力學方程求解,由沖擊響應分析結果得知:在垂向沖擊載荷作用下,結構最大應力值為17.383 MPa,在橫向沖擊載荷作用下,結構最大應力值為19.43 MPa,在縱向沖擊載荷作用下,結構最大應力值為24.907 MPa,遠小于材料屈服應力,滿足強度要求;
(2)采用三維軟件進行建模,利用有限元進行通風機結構的沖擊振動強度分析,得到結構在隨機載荷下的應力響應,為通風機結構的沖擊振動強度分析提供了工程實用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曉峰,楊波,顏楷晨.動車組吊裝設備隨機載荷下振動疲勞壽命分析[J].鐵道機車與動車,2019(12):22-25.
[2] 李成輝.振動理論與分析基礎[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3] Railway applications-Roll-
ing stock equipment-Shock and vibration tests:IEC 61373—2010[S].
收稿日期:2020-07-13
作者簡介:曹海蘭(1988—),女,陜西商洛人,講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