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遠文/湖南省花垣縣雙龍鎮農村和農技合作經濟服務站 416406
在畜牧養殖業中,口蹄疫作為一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一直被畜牧養殖工作者所關注,該疫病會嚴重影響畜產品產量,一旦發生若沒有及時控制,就會造成牲畜的大面積感染。而在規模化肉牛養殖中,牛群規模較大,更是要做好對口蹄疫病的防治工作,這樣才能確保養殖企業的穩定發展,避免疫病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
由于牛口蹄疫病具有長達7~10d的潛伏期,感染后的1周內并無明顯癥狀表現,所以對牛口蹄疫病的診斷多在感染疫病1周后才能開展。當肉牛感染口蹄疫病的1周后,其體溫會出現明顯的上升變化,通常情況下,病牛的體溫可上升至40~41℃。另外,觀察病牛的行為也能發現異常,病牛個體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的癥狀表現。在對病死牛的尸檢中還可以發現,病死牛的咽喉部位、胃部都會存在水皰,同時有明顯的潰爛發生,解剖病牛的心臟可以發現,心包部位有大量的黏液。對牛口蹄疫的診斷可以通過觀察肉牛是否存在上述癥狀來進行初步判斷,再結合病理化驗來進行疫病的最終診斷。
口蹄疫的發生會嚴重損害肉牛健康,如果及時發現并給予相應的治療與護理,病牛可以在7~10d內完全康復,一些病情較嚴重的個體,其康復效率較慢,可能需要20~25d的時間才能康復。如果在肉牛養殖工作中,沒有重視起對口蹄疫病的治療,很可能造成病牛的死亡。

2.1 牛口蹄疫病的預防工作因為規模化肉牛養殖模式下,肉牛的數量較多,一旦發生口蹄疫病,即便及時治療,其治療成本也是較大的,這不利于保護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在規模化肉牛養殖中,應該遵循“預防大于治療”的原則,做好對口蹄疫病的預防工作。具體預防措施如下:首先,要對肉牛的養殖區域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在投喂飼料前,應對食槽、水槽進行妥善的清洗與消毒處理,定期做好牛舍的通風換氣工作,這樣才能為牛群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讓病菌沒有滋生的環境,就能有效避免牛口蹄疫病的發生。在對食槽、水槽及牛舍進行清潔消毒時,常用的消毒也為濃度0.5%的過氧乙酸溶液,清潔消毒前應該先清掃地面及物品表面的飼料殘渣或排泄物,先用高壓水槍沖洗干凈,再噴灑消毒藥液。接著,檢疫部門應該定期對肉牛養殖場進行口蹄疫的檢測,每天為牛群接種相應的疫苗,這樣可大幅降低口蹄疫的發生幾率。然后,引進種牛前,應該對當地疫情發生規律進行了解,避免引進病區的種牛,做好對新引進種牛的隔離觀察,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外來牛攜帶病菌進入養殖區域。
2.2 牛口蹄疫病的治療方法感染牛口蹄疫病的肉牛個體,會受到相應癥狀的困擾,給病牛帶來較大的痛苦,這些病痛會進一步影響病牛的健康,延緩病牛的康復速度。因此,養殖人員必須及時發現患病的個體,并給予相應的治療與護理。在治療時,首先要對病牛口腔部位進行處理,減輕病牛口腔部位的潰爛癥狀,先使用明礬溶液對病牛口腔潰瘍部位進行沖洗,洗凈潰瘍部位分泌物后,在潰瘍位置涂抹紫藥水或碘酒,這樣可加快潰瘍部位的愈合速度。其次,對牛體潰爛部位使用CuSO4溶液加以沖洗,沖洗后同樣涂抹碘酒加以消毒,對病情較嚴重的個體,應使用紗布包裹牛蹄,這樣可以保護牛蹄,減少移動給牛蹄帶來的二次損傷,包裹用的紗布應該每1~2d就更換一次。
綜上所述,牛口蹄疫病作為一種發生率較高的傳染性疾病,會嚴重威脅牛群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這不利于規模化肉牛養殖的發展,會給養殖企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為此在規模化肉牛養殖中必須關注對口蹄疫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