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帥/安徽省泗縣泗城鎮畜牧獸醫水產站 234300
生豬育肥階段是生豬生產性能以及產肉率提高的關鍵階段,我們通過在生豬育肥階段做好科學搭配生豬飼糧,合理配制生豬飼料,控制生豬育肥階段的飼喂次數以及合理分群等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育肥豬的生產性能。
生豬在育肥階段的飼料配方設計不但需要飼料中含有充分的營養物質,還需要注意各種營養物質濃度配比的均衡,以保障豬只可以有效發揮自身的生產性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育肥階段生豬的飼糧不斷需要注意鈣、磷比例的平衡,各種氨基酸的比例也需要嚴格參考生豬相關品種的營養需求,過量的氨基酸會在生豬體內被氧化分解,進而限制了生豬飼料的攝入量,同時增加了生豬不必要的能量消耗。育肥豬飼料的配制需要結合生豬實際的營養需求量、飼養標準以及當地的飼料資源,各方面綜合考慮,在保障生豬生產性能的同時節約飼料成本,以改善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
生豬養殖過程中飼料的適口性是影響生豬采食量以及生產性能發揮的關鍵因素,同時對于飼料的轉化率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育肥豬飼料的合理加工調制可以有效的改善飼料的適口性,以提高育肥豬的采食量,進而改善育肥豬的生產性能。育肥豬的飼養過程中,部分飼料原料采用生喂還是熟喂的方式我們需要通過了解原料的特點以及生豬的育肥階段來合理選擇,通常谷實類飼料例如玉米、小麥和大麥等以及其加工副產品糠麩類飼料建議使用生喂的方式,這類飼料在煮熟后營養價值大概會降低10%左右,同時其中所含有的維生素等物質也會被嚴重破壞。而大豆、豆餅、棉籽餅以及菜籽餅等可以采取熟喂的方式,這類飼料通過熟化后可以有效降低飼料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營養因子等物質,熟化后可以有效的提高育肥豬對于飼料中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率。
育肥豬飼養過程中飼喂方法通常有自由采食和限制飼喂兩種方式,自由采食不用考慮育肥豬的飼喂次數,但是很容易出現飼料的浪費和長時間在食槽中變質的情況。規模化生豬養殖場中通常是采取限制飼喂和定時投料的方式,在保障育肥豬營養物質供給的情況下每天飼喂2次。同時通過對育肥豬的食欲和時間關系上來看,豬群的食欲在傍晚最佳,早上次之,中午的時候食欲最差,這種現象在夏季更為明顯,所謂規模化養殖場中我們建議每天給育肥豬飼喂兩次,在早上飼養員上班開始1次,隨后下午下班飼喂2次。
一般情況下育肥豬的飼養是大圈混合飼養的方式,但是由于育肥豬的性別不同以及機體狀況的差異,育肥豬的生長速度不盡相同,將生長狀況相似的育肥豬進行分欄飼養而可以避免豬只之間的飼料爭搶,有效的提高各個生長階段育肥豬的生產性能。分性別飼養是現階段規模化豬場養殖的常見模式。
生豬育肥階段的飼養管理對于生豬生產性能的發揮和產肉率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通過飼料的合理配制,飼喂次數和時間的合理掌控以及育肥豬分群管理可以有效的改善育肥豬的生產性能,提高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