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朱逸慧|文

2020 年的今天,“疫情”成為了繞不開的話題和關鍵詞,突如其來的種種情況讓人措手不及。
7 月6 日以來,北京本已實現近半個月的“零新增”,老百姓們好不容易松了口氣。可轉眼間,自7 月22 日遼寧大連確診此輪疫情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以來,不到5 天,已致4 省8 市79 人感染,7 月28 日北京也新增一例大連關聯病例,不禁讓人感嘆,2020 年的魔幻日子何時才能到頭啊!
波折種種,但生活還得繼續。我國疫情防控似乎越過了高峰,但依舊得警惕“平原”上時不時可能出現的“深坑”。疫情對生活的沖擊依舊有著一層層余波,因此,要有危機意識,警惕國內外可能出現的風險,并準確評估對個人和企業帶來的風險和收益。
對于個人而言,在疫情的影響下,如何重新安排生活想必是這半年來不少人都會思考的問題。工作上,我們需要轉變思路,如若面對異地辦公、出差不便等情況,需要充分及時溝通,降低對工作的不良影響;學習上,密切關注相關信息,依實際情況行事,充分規劃現有的時間精力,提高效率,萬不可自怨自艾,輕言放棄。
而對企業而言,上半年元氣尚未完全恢復,下半年又是一場硬仗。有色金屬企業在國內疫情取得決定性成果的背景下,積極復工復產,在第二季度已經呈現出了恢復性向好的走勢。所有有色金屬從業者風雨同舟、堅守崗位,同時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企業化危機為轉機,使得生產水平基本恢復。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目前疫情尚未完全穩定,復發風險依然存在,入冬后疫情是否會卷土重來還是未知數。此外,疫情導致的逆全球化加速,使得我國企業面臨的國際環境明顯惡化,經濟風險提高。下半年面臨的形勢顯然不容樂觀,各企業遠未到松口氣的時候。企業要做到及時全面掌握市場信息,有效規避市場風險,靈活應變,科學合理制定企業決策,方能迎難而上,打好2020 年這場硬仗。
華春瑩在7 月中旬回應美官員對華密集指責時援引了蘇軾《定風波》的一句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短短一句詞,道盡了華人為人處世之哲學。任風雨侵襲,不足縈懷,我自有我的節奏和旅程。
國家如此,企業和個人亦如是。風雨兼程本就是人生的常態,我們已經熬過疫情時的寒冬,何懼前方風雨,自該“吟嘯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