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
做好企業的風險管理和控制工作可以為企業的未來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可以更好的讓企業應對各種風險,提升企業的管理效能,加強企業的抗風險意識。為此,本文就以建筑企業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以全面風險控制在建筑企業中的應用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希望可以對建筑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提供一些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經濟越來越有序,涌現了眾多的企業,各種各樣的企業在發展中形成了一張競爭性的關系網。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實現持久性的發展,就需要加強內部控制和實現企業管理,尤其是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本文以建筑企業為例,將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應用到企業中,從而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更好的促進自身的發展。
對于建筑企業自身來說,實施全面風險控制是一項全體性的工作,不僅涉及到企業中的管理層,更加與企業中的員工有關。并且,全面風險控制貫穿于企業應用中的各個環節,對于企業的整體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企業要想落實好全面風險控制工作,需要對于企業中的各項風險進行分析和管理,以查找出其存在的風險因素。而在全面風險控制運用的過程中,就需要對全體的員工進行培訓和相關理念的輸入,要使全體員工一起努力將風險因素降低到最低,以保證企業可以正常而有效的運作。也正是因為此,企業可以實現經營的長久性和安全性,企業的全面風險控制工作才會更加的安穩和保險。
企業要想獲得更加廣泛的經濟效益,就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需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問題,提升經營策略,提高經營效率。如果企業一旦存在經營風險,那么不論是在資金鏈的環節還是供應環節都會出現問題,難以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長遠發展。為此,建筑企業做好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基礎,更是企業實現更多經濟效益的基礎。同時,隨著信息化和技術化的深入發展,建筑企業會面臨更多的風險,企業需要不斷的強化自身的風險意識和信息安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跟隨時代的潮流做出更多的改變和進步。最后,全面風險控制能力的提升不僅可以轉變企業的發展理念,更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加安全有效的環節,從而更加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
在當今社會發展中,我國的經濟形勢呈現出多樣化和多元化的繁榮形勢,國家大力鼓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正是企業自身轉變發展機會的好時機,更是企業可以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如果建筑企業可以有效的實現全面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那么建筑企業可以更好的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主要原因在于,全面風險控制體系,可以完善建筑企業的法人管理和內部約束機制,可以為企業的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保障,可以提升企業的管理效能,更好的促使建設企業向自主經營、獨立發展的方向轉變。其次,建筑企業構建了全面風險控制體系可以幫助該企業及時的應對出現的各種風險,從而及時的進行彌補解決,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創造出更加和諧的發展環節,也促進了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最后,建筑企業在構建了全面風險控制機制之后,可以更加促進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加有助于建筑企業向現代企業方向邁進,有利于企業改變以往的發展格局,實現轉型發展。
(1)建筑企業需要建立全面風險控制委員會,該委員會成員要隸屬于企業內部人員。既有企業的管理層人員,又應該有企業的基層人員,只有這樣的全面風險小組,才可以更加全面地去分析企業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同時,該委員會的主要工作職責為評估企業中的各項風險,并對各個工作環節中的風險進行鑒定和評估。同時還要對企業中的相關風險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對存在的風險進行處理,控制以及最終匯報反饋。該委員會在實際工作中,因為工作的需要,可能會需要企業中其他部門的合作,發揮部門之間的聯動作用。為此,相關部門需要及時有效的配合該委員會的作用,更好的促進委員會的工作,提升其工作的有效性。

(2)建筑企業需要建立健全全面風險評估機制
首先,企業要對自身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即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建立一個風險評估目標,該目標的確立可以根據建筑企業自身的未來發展方向,戰略統籌規劃,目前企業的發展定位等多個方面進行設置。其次,根據風險目標的設定,建筑企業還需要建立一套合適的風險評估指標。該指標的確立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對于施工中的各個節點,業務流程等多個方面進行熟悉和分析,利用層次分析法,專家打分法等多種定量方法來確定評價指標及其權重,從而提升其風險評估的結果。最后,風險評估機制的確立還需要相關專家的指導,為此企業可以聘請相關學者和專家到企業中進行實際走訪和指導,對于企業自身的風險情況進行了解后,給予適當的建議。
(1)建筑企業需要優化組織結構
在建筑企業中,要想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控制與管理,就需要構建強有力的內部控制機構,該機構可以分為三級金字塔結構性。在第一層頂尖機構中,主要為建筑企業中的領導層人員,在該層次中,主要的工作職能為建立宏觀的發展目標,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決策機制等,為企業的風險管理和控制做好統籌工作。在第二層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在該層中,工作人員的主要職能為促使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建立相關的制度,完善制度規劃,實施監督和風險管理工作等。第三層為企業的內部控制實施工作人員。該層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企業中的內部控制指令,具體實施各項工作,記錄各項信息等。同時還可以將基層中的內部控制問題反映給上級部門,強化企業自身的風險管理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2)確立企業的內部控制原則
由于建筑企業的眾多項目都是時間比較久,數量規模較大,資金較充足,所以要想實施內部控制和優化,往往會存在一些難度。為此,建筑企業的內部控制原則要遵從整體性、獨立性和全過程性。獨立性是指需要在建筑企業內部成立獨立的委員會,由該機構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整體性是指,該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要基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實際和戰略需求來制定,不能憑空想象,更不能低于實際。要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經營策略相關。全過程性主要指在建筑企業中,要想實施風險管理與控制就要對其所有項目的整個過程進行控制與管理,不能針對某一個具體的環節來進行。通過以上的設定,會讓建筑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更加的規范和有效,從而提升全體員工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建筑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機制要想長期的運行,就離不開后期的監督和管理,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持久化的運行。具體而言,首先,建筑企業需要對風險管理和控制機制定期的進行監督和總結,對所執行的工作進行歸納和分析,對于風險控制較好的環節給予相應的獎勵,對于控制較差或者沒有產生作用的環節,要給予鼓勵和批評。其次,建筑企業還需要建立相應的監督部門,對該企業風險控制和管理的程度進行評估,防止權力的濫用,防止工作的拖延等情況。將評估的結果定期的進行公布,讓企業中的所有員工都可以看到,都可以提出不同的建議。
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發展中,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改善和更新。建筑企業要想更加有效的實施風險控制與管理,就需要建立健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首先,建筑企業要更新一些設備和技術來收集已經存在的風險信息,并聘請相關專業人員對該風險進行過濾和處理,以及預估建筑企業在項風險中將會承擔的責任和損失。其次,建筑企業需要全面的引進相關技術人才,加大對信息系統的管理和操作力度,更好的推動整個系統的運行。最后,由于目前建筑企業的信息系統依舊處于低級階段,為此在未來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和升級,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投入一定程度的資金支持,更好的促進其升級發展。
綜上所述,建筑企業要想實現全面風險管理,就需要將全面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機制進行有效的融合,更好的促進二者的發展。同時,為了保障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機制的發展還需要建立長期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建立健全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只有得到內部和外部雙方的支持,建筑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機制才可以更好的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