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舒 鄧硯兮 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國家深化改革職稱的背景下,國家出臺了《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通過健全職稱制度體系,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創新職稱評價機制,促進職稱評價與人才培養使用相結合。A公司1800余名員工中,碩士、博士人數占1/3,本科占1/2;正高級工程師占1/5,高級工程師占1/3,具有明顯的技術密集型企業的特點,即高學歷、高職稱人員占比較高。職稱能夠有效激勵專業技術人才發展,優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但由于A公司職稱管理存在一些問題,未有效發揮職稱的激勵作用,亟須完善職稱管理,促進企業人才發展。
A公司出臺了相應的獎勵政策,鼓勵員工取得企業所急需的各類職業資格,但在職稱管理方面,并未有所體現。在職稱申報過程中,并未對已取得企業所急需職業資格證書的申報人員給予相關的引導,在職稱評審和推薦過程中,未加以量化考核,使得持證人員與其他未持證人員沒有區別,不利于在企業中形成積極學習和取證的氛圍。
結合國家、集團公司對于職稱申報中的業績要求,A公司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業績材料多以項目報告為主,論文為輔,專利雖可以作為職稱申報業績,但這方面的成果偏少,在職稱評價中并未加強明確和引導,難以促進企業科研技術發展方面形成合力。
員工的年度個人考核是通過360度打分,對員工在一年內工作業績、工作能力的考核結果,該結果反映員工的工作情況的同時,也體現了員工的專業技術水平,可作為職稱評價中的考核內容。而在A公司的職稱評審和推薦中,未將此類信息進行很好的關聯,以形成人員管理的聯動機制。
職稱管理工作的優化實踐,更多的是基于職稱申報人員已經符合申報資格年限、能力和業績已經達標,在此基礎上進行職稱評價和管理的優化。

表1 職稱評價指標
2019年9月26日,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了《關于確定專業技術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的通知》,“健全完善職稱制度體系,建立職業資格與職稱制度相銜接的機制,明確對符合對應條件的人員,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按照相應專業技術崗位任職條件和聘任程序,擇優聘任相應級別專業技術職務。”
A公司在明確職業資格的獎勵制度的同時,今年在職稱評審和推薦過程中,積極推進職稱與職業資格持證情況相關聯,一方面在中初級職稱的評審和認定過程中,對于已取得職業資格的人員,依據相關政策,并結合員工的履職情況,擇優予以評審和認定;另一方面,在高級職稱推薦過程中,對職業資格持證進行量化考核評分,優先推薦取得企業所急需的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
職稱深化改革注重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技術性、實踐性、創造性,以專利成果、項目報告、設計文件等成果形式替代論文要求,突出對創新能力的評價。作為技術密集型科技企業,A公司在職稱評價過程中,特別是高級職稱推薦,在職稱評價中增加了對專利的權重考核,依據專利的難易程度,給予相應的考核分值,發明專利得分最高,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得分次之,軟件著作權得分最低。以此鼓勵員工在工作中,加強對工作中創新成果進行總結和提煉,形成本企業的科研成果積淀的一部分。
在A公司的職稱評價體系中,今年增加了對員工考核情況的評價,考核結果為優秀的申報員工,可以獲得相應的評價加分;考核結果為稱職或基本稱職的,不加分;考核結果為不稱職的,不能參與職稱申報。實現了將員工的個人考核的結果運用到職稱評價體系中,積極引導員工向企業所希望的方向發展(見表1)。
職稱作為對員工專業素質和能力的評價,能較好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優化企業人才隊伍,提升員工凝聚力,在企業的人才管理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技術密集型的企業中,職稱廣泛受到企業與員工的關注。本文以國家職稱改革為背景,結合本公司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優化職稱管理,提出多維度的職稱評價體系,助力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