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瀚非 成都七中嘉祥外國學校
信息不對稱普遍存在于保險行業,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掌握的信息不同,被代理人人獲取信息方式主要來源于代理人與其他資料。如“Factors Influencing Unethical Behavior of Insurance Agents”所提到,代理人的主觀因素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被代理人選擇。代理人可能通過一些存在隱性道德風險的行為(如趨利避害,推薦冗長條款保險)來獲得回扣,或者其他目的?!癟he Effects of Goals and Pay Structure on Managerial Reporting Dishonesty”文中指出,代理人的目標,業績,也可能激勵他們有不道德的行為。
國內外學者主要研究的是被代理人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作用,而對保險代理人隱性道德風險的研究很少,本篇論文研究了哪些因素會影響保險代理人的不道德行為,較為宏觀地分析了影響因素,以及如何影響,集中于代理人對被代理人主觀的影響,但對于保險代理人如何利用合同,協議,這些存在隱性道德風險的行為沒有進行探討。
本文研究目的:本研究將先分析哪些因素,變量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隱性道德風險,再根據此結果以及其他數據對可行的風險控制方法展開研究。
不足:樣本群體體量有限,分布地區在全國各地,代表性有局限。
我們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問卷調查法,線性回歸,嶺回歸,二元logit回歸,目的是探究在所收集到的512份樣本以內,有哪些因素會對是否發生隱性不道德行為或者對被代理人的經濟損失造成影響以及影響程度。基本數據包括樣本性別,年齡段,學歷,月收入范圍,購買保險類型,是否遭遇過保險代理人隱性不道德行為,代理人具體隱性不道德行為,給被代理人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及對代理人和非代理人來說的主觀因素。本文首先通過線性回歸和嶺回歸計算出具體隱性不道德行為會對被代理人經濟損失的影響程度,再通過二元logit回歸計算出是否其他客觀因素會作為協變量對隱性不道德行為發生造成影響。最后通過計算后的因素,以及統計結果中的主觀因素,對可以控制此類行為風險的方法進行進一步討論。
通過網上問卷調查形式收集到的512份問卷,樣本基本信息統計如下(年齡段集中于 18-50,為保險主要購買群體)。
性別:男(43.16%)性別女(56.84%);年齡范圍:0-17(1.17%)18-28(39.45%)29-40(37.70%)41-50(15.82%)51-60(5.08%)60以上(0.78%);學歷:初中(3.52%)高中(15.23%)本科(70.31%)研究生(9.38%)博士及以上(1.56%);月收入范圍:0(3.52%)1-3000(14.65%)3001-6000(26.56%)6001-10000(31.64%)10001-20000(16.80%)20001-35000(5.27%)35000以上(1.56%)。
樣本群體遇到隱性不道德行為統計中,約1/3的樣本群體曾經在買保險過程中遇到不道德現象。
代理人具體隱性不道德行為統計中,19.73% 的樣本群體反映保險合同冗長難懂,22.46% 的群體反映霸王條款(無商量余地,強迫附加條款),17.77% 群體反映信息失真(避重就輕,強調保險,優勢,忽略保險劣勢),0.59% 群體反映其他問題(見表 1)。
1.參數方法
參數方法主要通過回歸分析進行,其中以線性回歸和logit回歸為主。
表1 不道德行為中經濟損失
首先應用線性回歸分析隱性不道德因素對被代理人經濟損失所帶來的影響,由于VIF>10,存在共線性,用嶺回歸進一步分析,k=0.990(最佳)分析可得以下結論:
模型公式為:
公平待遇給您帶來的經濟損失=-0.622+0.145*合同冗長+0.147*霸王條款+0.147*信息失真+0.160*其他
將合同冗長,霸王條款,信息失真,其他作為自變量,而將您認為此次不公平待遇給您帶來的經濟損失作因變量進行嶺回歸(Ridge)進行分析,K值取為0.990為佳值,模型R方值為0.855,表示合同冗長,霸王條款,信息失真,其他可以解釋您認為此次不公平待遇給您帶來的經濟損失的85.52%變化原因。對模型進行F檢驗時發現模型通過F檢 驗(F=748.789,p=0.000<0.05),也即說明合同冗長,霸王條款,信息失真,其他中至少一項會對您認為此次不公平待遇給您帶來的經濟損失產生影響關系。
合同冗長的回歸系數值為0.145(t=38.801,p=0.000<0.01),霸王條款的回歸系數值為0.147(t=40.419,p=0.000<0.01),信息失真的回歸系數值為0.147(t=38.333,p=0.000<0.01),其他的回歸系數值為0.160(t=36.577,p=0.000<0.01),合同冗長,霸王條款,信息失真,其他全部均會對您認為此次不公平待遇給您帶來的經濟損失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
由此可得,統計數據中隱性道德風險和絕大部分(85.52%)經濟損失增加原因有正向影響關系。其他部分占比較少(0.59%),所以這里主要分析其他三項隱性道德風險:合同冗長,霸王條款,信息失真。
確定了主要影響因素和程度,我們接著分析其他協變量(性別,年齡,學歷,收入)會不會影響被代理人遭遇隱性不道德風險概率。
這里使用到的回歸方法是二元logit回歸。
2.結論
p值大于0.05則說明通過HL檢驗,將您的性別,您的月收入范圍共2項為自變量,而將是否曾在買保險過程中遇到不公正,不道德現象作為因變量進行二元Logit回歸分析,模型公式為:ln(p/1-p)=0.411+ 0.530*您的性別-0.148*您的月收入范圍(其中p代表您是否曾在買保險過程中遇到不公正,不道德現象為1 的概率,1-p代表您是否曾在買保險過程中遇到不公正,不道德現象為0的概率)。最終具體分析可知:
您的性別的回歸系數值為0.530,并且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z=2.751,p=0.006<0.01),意味著您的性別會對New_您是否曾在買保險過程中遇到不公正,不道德現象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以及優勢比(OR值)為1.699,意味著您的性別增加一個單位時,Y的變化(增加)幅度為1.699倍。
您的月收入范圍的回歸系數值為-0.148,但是并沒有呈現出顯著性(z=-1.925,p=0.054 >0.05),意味著您的月收入范圍并不會對您是否曾在保險不道德現象產生影響關系??偨Y可得四個協變量的影響顯著性都較低,可以不計入考慮范圍。
“保險代理行為的道德風險控制:隱性激勵”一文中提到補償與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隱性激勵方案,爭對名譽做出的解決方案,但是爭對隱性道德缺失這樣不容易客觀判斷的道德風險控制上還需要改進,首先我們對為什么會出現這樣情況進一步進行分析,從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兩個維度進行分析。
1.代理人
為什么會有這樣不道德行為發生?在16.02%曾經或現在是代理人的樣本中,統計結果為:
絕大部分(88.89%)代理人動機是經濟方面因素(升值加薪),員工結構間接影響了不道德行為的發生。30.16%曾經有隱性不道德現象群體為其他目的動機(心理上,等其他)。
2.被代理人
導致自己沒有合理選保險的原因,除了代理人的隱性不道德行為影響(46.29%),自身也有很大因素:自己處于著急,急迫狀態,沒有仔細閱讀(64.45%)。沒有合適地衡量自身狀況(健康,經濟等)(46.88%)。
總的分析來看,以霸王條款,信息失真,合同冗長為主的代理人隱性不道德行為極大程度上和代理人經濟損失成正向影響趨勢,代理人不道德行為與客戶群體特征無顯著聯系,代理人動機以經濟目的為主,被代理人自身不合理判斷以及主觀因素也是保險選擇失敗主要影響因素。
具體改善方法:
(1)“除了我國保險公司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所提的名譽影響激勵措施,員工結構和獎勵措施需要改進。保險公司員工升值加薪結構單一,以業績為主導,應該加入客戶反饋,同行建議等作為升職加薪考核標準,而不是單一依賴于業績。業務價值鏈單一問題也在“我國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一文中提到,代理人收入大部分依賴于業績,銷售,保險公司擴大代理人收入來源面,積極發展。
(2)“我國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一文中也提到公司為搶占市場份額,對代理人隊伍管理方式粗放,這樣一味擴大人數,導致代理人隊伍質量參差不齊,極大增加了代理人隱性不道德行為風險。
(3)政府需要進一步監督保險代理公司,制定相應限制隱性不道德行為規則,企業需要加大對保險代理人的培訓以及選拔,制定完善的選拔制度,形成行業規范。
(4)保險設計工作者不應過度依賴代理人,相信代理人品質和水平。代理人水平參差不齊,不一定可以把保險合同完整簡介介紹給被代理人。保險設計者應該把大眾作為接受標準,降低保險合同理解難度。
(5)被代理人對常見保險陷阱加大學習,反向影響保險市場,改善保險市場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