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亞萍
21世紀需要的是有能力、有學識、更有自信的人才,而從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也就成為每一個教師責無旁貸的職責了。就我個人總結自己的教學和德育工作來看,我認為賞識教育法與皮格馬利翁效應合理結合起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成為一個自信滿滿的人。
一、賞識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意識到,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意識,也渴望得到關注與尊重。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應以尊重為基礎。但賞識教育不是單純的表揚和鼓勵,而是賞識學生的行為結果。
例如,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一位叫小瑩的女孩,有一天雖然不是她值日,但她卻能認認真真地拿抹布擦拭黑板下的白瓷磚,我被這位學生的行為所感動,因為她有一顆勤勞的心,有一顆為集體、為別人無私奉獻的心。所以我在班級的年會上表揚了她,并提出要同學們向她學習,全班同學也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從此小瑩同學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勞動中,以往害羞、不擅言談的她,變得愿意與同學溝通交流了,課上也愿意舉手發言,她的學習成績也進步了。
賞識教育是充滿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的教育,對于學生出現的正向行為,教師應及時給以贊美與夸獎,這樣才能激勵學生進步。
二、皮格馬力翁效應有助于改善學生的行為
皮格馬利翁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望效應,是一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原來所期望的進步現象。實驗表明,如果一名學生,被教師投入積極的期望,那么他會取得巨大的進步,教師的期望會傳遞給被期望的同學并產生鼓勵效應,使其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變化。
例如,我們班上有一名叫小偉的同學,他是一個調皮鬼,學習成績不好,還愿意欺負同學,這樣的學生自卑感非常嚴重,對教師的批評無所謂,對教師的表揚卻十分敏感。某天課問,我發現他正在擦黑板,并且把黑板擦得非常干凈。所以我不失時機地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只因為一次表揚,這位同學后來開始在課上踴躍發言,作業也完成得越來越好。
課堂的教學,實際上也是一種師生相互交往的過程,教師的一個目光、一個表情、一句話語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教師的心理健康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師作為教育過程的主導者、知識的傳遞者,應該多多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增強自身心理素質,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影響學生。廣大教師應該在工作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將不良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去。
三、用愛心去感化和教育學生們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在你的冷眼里或許有莎士比亞,在你的嘲諷中或許有愛因斯坦?!比绻诖⒖隙ê唾澝缹δ愕膶W生來說是一場溫柔的春雨,那么我們何必吝嗇我們的微笑和語言呢?用寬容的心去包容他們、去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讓他們成為一個自信、自尊、自強的人。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而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更像是一朵花,一朵燦爛的花。作為一個辛勤的園丁,我們應在花朵含苞待放的時候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愛心,只有這樣,當我們在回首這一路行來的足跡時,才會發現沿途長滿了許多美麗的花朵,空氣中充滿了芳香的記憶——那是我們和學生共同成長的記憶。我們在辛勤耕耘時也會看到學生綻放的一張張美麗的笑臉,那就是我們所付出勞動的最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