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李杜 王威娜
摘要:目前國內各中小學以及高校中學生們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相關課程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同時由于現有的課堂教學時間較短等原因導致各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同時由于當前智能手機已經較為普及,目前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化的教學任務和人才培養需求,當代青少年學生對于手機的使用頻率已經愈發升高,在這種大背景下,如何利用智能手機進行學習是我們應該研究的重大課題,本文利用藍墨云班課使得教師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習主體進行分組,在前期明確學習任務同時上傳學習資料后學生利用移動終端設備進行自主學習,充分利用課余的碎片化學習時間,實現課堂內外的有效結合,借此優化該課程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 ?計算機應用基礎 ?學習資料
1 “藍墨云班課”軟件介紹
藍墨云班課軟件是一款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對于教育體系進行服務的現代化教學應用軟件,在實際使用過程當中藍墨云班課軟件一般利用移動終端設備實現教學任務,是一款具有較為強大功能的教育互動工具,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該軟件所構建的平臺實現教育教學活動與網絡信息資源之間的連接與共享。
教師使用藍墨云班課軟件可以更為高校快捷的實現班級課程的管理工作,通過該教學軟件可以實現教學管理的移動化,例如班級通知的發送,相關專業知識的討論以及作業的批改等,最大可能的減少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所帶來的限制,該學習平臺所帶來的最大作用是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其中包括教學活動中的各項學習要求,教學課程信息(學科課件,視頻資料)等,這些教學資料可以通過手機登移動終端傳遞的方式實現資料的共享,使得手機等移動終端在學生群體當中日漸娛樂化的今天同樣可以實現優質教學的目的,使得教育方式更加先進化,現代化。
2 云班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程中的可行性研究
2.1《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
目前在各中小學以及高校當中,由于學生家庭環境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的原因所以學生們的計算機水平也參差不齊,當下很多學生可能接觸電腦較為頻繁,但是更多的關注點是在電腦游戲等娛樂方面,所以電腦使用的基礎知識也缺乏足夠的了解,這種課程基礎知識不均衡的現象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容易形成一定阻礙,造成教學進度無法統一或者是各教學環節時間分配不均衡的現象,從而造成課堂教學中知識點的疏漏或重復講解,導致教學環節不連貫,教學時間或資源的浪費等問題,這些問題為后期的教學成果造成一定的阻礙。同時,當前大部分學校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當中所使用的教學方式仍然較為傳統,是以課堂書面知識的傳授為主要方式,實際的上機練習等實踐課程較少,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缺乏一定的吸引力,雖然教師會使用ppt或者是課堂視頻演示的方式盡可能的豐富教學內容,但是也難以彌補過少的課程實踐機會以及專業教師的操作指導,這也就容易造成教學過程中的低效化,難以取得滿意的教學成果。
2.2云班課教學優勢
通過上述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的分析可知,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中存在有較大問題,主要是缺乏課堂外的實踐練習和專業指導,由于學生們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基礎普遍存在有較大差異,因此可以考慮在課外進行該門課程的學習,接受教師指導,由此實現學生們計算機應用課程的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提高。
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而言,云班課教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1)實現了教學課程當中教學方法的改進,通過平臺的建立云班課在教學課程中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實現了進一步的豐富,除了原本的板書和ppt等課堂資料,借助于平臺技術可以實現微視頻等多種教學資源的共享。這種全新教學資源的提供有利于學生們接收到最新的信息,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眼界,豐富學生視野。
(2)由于云班課是借助于手機等移動終端平臺實現授課,講解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所以本身不受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這種方式可以使得學生隨時隨地進行教學資源的獲取和查看,由此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
(3)云班課教學可以有效改變教師的課程管理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且借助于平臺教師可以隨時查看課程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考勤,課堂表現,課堂布置的學習任務以及章節測試等情況可以通過平臺的統計資料一目了然,這也有利于教師對于學生做出更為真實全面的評價。
3 云班課課程改革措施
云班課是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形成的新教育時代的產物,它實現了教學課程的改革以及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其中課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有:
(1)革新教育教學方法,促進高效課堂的形成,由于計算機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實際應用性,所以在利用云班課實現移動終端教學的同時可以和翻轉課堂相結合,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們實現課外自主自覺的學習,這就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學生們的課堂講授時間,而使得上機操作和實踐時間增加。
(2)改變原有的評價標準,制定更為全面的評價標準評判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考勤,單元銜接練習,單元小節練習和課堂表現等多方面對于學生進行打分,并且與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進行綜合性的評判,借此實現激勵學生的目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4 云班課的教學流程設計
4.1課前準備階段
在云班課課程的準備階段,首先教師應該在了解當前教學現狀和學生們教學基礎的前提下,明確各階段課程的教學任務,劃分學習小組,同時準備各階段課程學習當中所需的教學資源并且下達各階段的學習任務要求。
(1)明確各階段學習主題。
(2)在使用云班課進行輔助教學時,應該在參照既定教學任務和教學進度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學生學習基礎和實際情況,合理的確定各階段學習過程中的學習主題。
(3)劃分班級的學習小組,對于涉及到通用性問題的環節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劃分為一個組,在具體性的問題上可以采用將具有不同應用能力的學生劃分為一組或者是將應用能力相近的學生劃分為一組,組內成員相互之間可以取長補短或者是共同促進。
(4)各階段學習資料的準備
在準備階段教師應該借助云班課平臺將教學資料上傳以供學生們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其中學習資料主要包含有視頻資料,階段性學習任務書以及各階段之間的銜接性練習等,同時也可以上傳案例素材等,教師應該在正式上課前一周左右的時間將資料上傳,以便學生可以自主安排時間或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觀看教學資料,進行自主性的學習以便完成課前的預習要求,同時在課前學習階段,學生應該就前期自主學習階段的學習經驗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分享學習過程中的不同經驗,對于相同的問題進行多角度的討論,吸收同學之間不同觀點的精華,進一步完善和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
(5)前期測試
在發放各階段學習資料提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之后,可以在云班課當中發布測試題進行相關的測試,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在前期學習階段查漏補缺,了解自身知識體系當中的薄弱部分和不足之處,同時有利于教師在課前掌握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情況,對于該階段學生的學習基礎有所了解,以便在課上知識講解過程中可以分清主次,節約課堂時間,優化課堂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6)教師指導
在利用云班課平臺進行教學輔助的過程當中,學生在自主學習以及就問題討論和測試后的階段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的指導,在云班課平臺當中具有討論答疑功能,對于學生所提出的有關問題進行一定的解答,確保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可以圍繞各階段的學習主題進行學習,指導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同時保證學習過程得以順利完成。
4.2課中學習階段
在課堂上各小組之間應該進行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
(1)首先對于課前的測試題進行一定的統計分析,對于出錯率較高的題目進行重點講解。
(2)學生仍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討論,進行上機操作的過程中合作完成布置的任務,將理論知識內化為實際操作知識。
(3)利用云班課頭腦風暴的功能收集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遇到的普遍性的問題,對于上機操作中的普遍問題借助云平臺進行講解演示。
(4)借助于云班課的搖一搖功能選取各小組的學生代表進行作品的展示。
(5)為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借助于云平臺在課堂上發布測試題進行檢測。
5 結語
藍墨云班課平臺的使用使得在信息化,移動化的今天為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信息化的技術支撐,它在將移動終端教學方式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基礎上,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同時它也改變了學生們的學習方式,教師的課程管理方式以及評判標準等,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4(4):21-31.
[2]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亞太教育2016(15):114.
[3]張愛華.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環境建構思考[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7(3):45-46.
基金項目名稱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8xy-29。
作者簡介
趙靜,女,1981年,主要研究領域是計算機應用、Web前端、人工智能等。李杜,男,1980年,主要研究領域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王維娜,女,1978年,主要研究領域是計算機應用、Web前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