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藤誼人
當被問到不想被問的問題時,我們會忍不住想眨眼睛,且頻率會不自覺增加。據說,有的商人在談判時,多半會戴太陽眼鏡出席。大概是不希望讓其他人看穿自己內心的不安。因為,一旦被人看出不安,就等于是在告訴對方“這里是我的罩門”。
被問到不想被問的問題時,要睜大眼睛,并忍住眨眼的沖動。眼睛雖然會干澀,但一定要忍住,否則對方會識破你的“不安”,更嚴厲地深入追問。
《新聞周刊》雜志中,曾刊載了一篇波士頓學院的神經心理學教授喬·泰斯博士的文章,內容為他觀看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鮑勃·多爾與比爾·克林頓在選舉期間所進行的辯論,并計算他們的眨眼次數。
一般認為,普通人平均一分鐘約眨眼30到50下,但多爾竟然眨了147下,也就是一秒鐘眨3下,是普通人的3倍,且眨眼次數最多達到163下。據說,眨得最多的是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您覺得這個國家比4年前更富裕嗎?”可以看出,對多爾而言,這是他最不想被問到的問題。

克林頓的眨眼次數一分鐘平均99下,這也是普通人的兩倍。此外,克林頓眨眼次數最多時,是在他被問:“關于十幾歲的青少年濫用藥物的情況增多,您有什么看法?”此時他眨眼的次數是平均177下。
泰斯教授表示,在2000年以前的5次總統大選中,在辯論時,眨眼次數多的候選人都會落選。似乎“眨眼”會被讀者解讀為是“弱點”。當被問到讓人內心一震的問題時,正是勝負關鍵。
讓我們全神貫注在眼睛上,忍住不要眨眼。
“你不會是另結新歡了吧?”
“你不會是挪用公款了吧?”
當你被質疑時,絕不能慌到一直眨眼睛。訣竅是,眼睛用力,若無其事地回答:“哈哈哈!就算是開玩笑,也不怎么好笑?!?/p>
實際上,心理動搖時或許不會這么順利,卻是擺脫危機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