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立均
摘 要:網絡時代的到來使互聯網技術在各行業中廣泛應用。與此同時,人們提升了對互聯網教育的重視程度。高職院校肩負著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擔,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及方式,從而滿足互聯網時代對教學提出的全新需求。據此,本文分析互聯網時代為高職教學帶來的影響,并以當前教學現狀為依據提出全新教學思路,希望能夠使高職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新思路
網絡時代的來臨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生機與挑戰。高校應正視當前教學背景,積極應對挑戰,追隨時代發展腳步,把握發展機遇,對網絡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將互聯網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被動地位轉變為主動發展地位,積極改革創新教學工作管理制度及方法,使教學效率及人才培養質量得以提升。
一、互聯網為高校管理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豐富學生管理內容
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能夠對互聯網資源充分利用,將其與學生管理工作相結合,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管理效率的目的。學生管理教師熟練掌握并應用互聯網技術,利用網絡技術搜集相關信息,將其貫徹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生學習生活習慣充分了解,使自身工作能力得以提升,并且能夠對高職學生管理相關工作的開展起到促進作用[1]。
(二)提升管理工作親和力
當前時代,信息溝通交流十分便捷,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過程中廣泛應用,能夠打破以往教學過程中的師生溝通障礙,縮短距離,為師生雙方提供溝通的渠道。互聯網技術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光能夠使師生創建良好的關系,還能夠使學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全面考慮,并且能夠達到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效率質量的目的。
(三)提高信息傳播速度
互聯網技術的成熟發展能夠將其所具備的實效性特點顯露出來,這一特性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相關工作的進展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信息傳遞具有實效性,能夠加快學生管理工作的進展,突破以往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管理工作效率得以提升。與此同時,學生管理教師應跟隨時代發展潮流,熟練掌握互聯網平臺應用技巧,以此發布管理信息,促進學生的溝通交流。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創建QQ群、微信群、論壇等方式征收學生的意見與建議,為院校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二、互聯網為高校管理工作帶來的消極影響
(一)垃圾信息影響學生思想意識
雖然近年來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在高校教學管理過程中的應用為相關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便利性,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負面影響。互聯網平臺的廣泛應用使不良信息的發布和傳播具有便利條件,會對學生的健康心理狀態產生消極影響,部分自控力較差的學生不具備防范意識,會因不良網絡信息受到迷惑。與此同時,還會有部分學生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和網絡游戲無法自拔,不分晝夜的玩游戲,對身體健康和正常的作息產生嚴重影響。這一現象不光,使學生荒廢學業,還在無形之中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相關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二)限制學生提升整體素養
多元化網絡媒體方面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雖然能夠擴展學生知識視野,使其對社會時事熱點和發展現狀進行全面了解,但在獲取信息時會存在著大量的垃圾信息,對學習和生活產生干擾,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各不相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衍生出許多對學生綜合素養及思維方式提升帶來消極影響的信息。此外,科學技術媒體占用了大量的學習時間,致使部分學生盡管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但是卻無法應用其在學習過程中,并且降低自身自控力,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影響惡劣。高校管理者應對這一現象提升重視程度,通過合理的方法使其得以改善[2]。
三、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思路的創新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綜合性人才,為了追隨當前互聯網時代發展腳步,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將其作為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的核心,并摒棄傳統單一的管理方式,創新多元化人才培養制度,主要教學專業知識,輔助教學業余特長。高校在培養學生時,應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以人為本理念為核心,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將其特長充分發揮出來。與此同時,利用互聯網對學生的職業發展進行合理規劃,開展職業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管理效率。
(二)完善管理制度、開展人性化管理工作
時代在不斷發展變化,學生的生活學習習慣也與以往相比有了顯著的不同。因此,高校要轉變自身管理理念,承擔相應責任,負責管理的教師應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創建完善管理制度。這樣一來,才能夠使高校發展追隨社會腳步。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用積極陽光的心態處理工作,提升對學生思想變化的重視程度,加強溝通,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獲取其信任,使學生能夠接受教師的指導,從而走向良好學習模式,樹立健康思想,有效開展管理工作。
(三)通過互聯網開展積極教育
高校在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應對互聯網技術進行充分應用,將其所具有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開展正面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以學生心理特點為依據,開展具有鮮明主題的思政活動,在互聯網平臺上向學生普及法律教育知識,通過網絡平臺相傳正能量,共同抵制不良文化的傳播。在當前教學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教師應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和日后發展趨勢,對當前教學模式進行努力調整,從而對管理工作的創新和改革促進作用[3]。
四、結束語
根據本文敘述可知,互聯網時代下,網絡技術飛速發展,潛移默化影響了學生的思想意識及社會認知,高職院校應提升互聯網教育的重視程度,追隨網絡發展腳步,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所具有的時效性和快捷性的優勢,創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實時監管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不斷創新改革管理模式,從而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一三.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南方農機,2020,51(7):195.
[2]武秋梅.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西部素質教育,2020,6(3):212-213.
[3]袁金娥.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探究[J].魅力中國,2019,(47):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