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放
課堂教學是教師每天最平常的勞動,教學活動中教與學、講與練、獲取知識與品德培養、學生知識內化與能力提高等等,都需要一種種恰當的形式把它展示出來,不同形式的優化組合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師如何符合課堂教學規律,去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一線教師的聽課評課則是行之有效地研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如何去聽課
(一)帶著準備去聽課
教師的專業成長除了自己的潛心研究,還需走出去獲取別人的教學經驗,教師要想從聽聽課中學習他人的長處,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聽課之前就要事先做好準備工作。聽哪些老師的的課,教什么樣的內容,都需要聽課人了如指掌,聽課前我們不妨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本有哪些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是什么,同時自己設想一下下,假如讓自己教這樣的課,會有怎樣教法,事先有了這些準備,聽課時就做到了心中有數。
教師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同樣需要做好準備。聽一些名師專家的講課,更應該事先準備,因為他們都是把教育理論融會貫通課堂的細節中,這就是名師和專家與教書匠的區別,很多教師對教學理論教學研究了解甚少,這就更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去學習與鉆研相關的教學理論,這樣就能開闊聽課人的眼界。
(二)留心課中的細節
“常人看熱鬧,行家看門道”,教師聽課時要全身心的投入。聽課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于觀察整個課堂,一邊聽一邊看,抓住講課者的一言一行,記下他設計的每個教學環節和使用的教學方法,留心課堂中的細節? 。
教師應該邊聽邊觀察思考,聽講課者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處理。思考為什么這樣設計,為什么那樣處理,還應觀察學生課堂的參與,看教師對知識的建構和學生主體的體現。
(三)要善于課后反思
教師授課的方法都不盡相同,更有不同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教師聽完課要及時反思。對課堂實況及時再現,進行反復的琢磨。或一堂課幾個部分橫向的比較,或幾堂課縱向的對對照,自己的課堂如果用上這樣的設計會有怎樣的效果,在分析總結別人的課時要注意比比較、研究,取長補短。
二、教師如何評課
(一)評教學目標
第一、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
第二、目標體現的達成。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評教學內容
(1)看教師是否認真研究了學生,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構建教學內容,是否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是否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討論、試驗、訓練等活動。
(2)評授課內容是否正確,是否難易適中,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和已有知識水平。
(3)評教學是否做到了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疑點突明、教育點突現。
(4)教學在完成既定目標后,是否又引發學生新的思考,進而產生新的問題,激發起學生新的思維興趣。
(三)評價教材處理
(1)是否正確理解教材,抓住教材。
(2)是否有開發課程資源意識,資源開發是否合理有效。
(3)是否敢于對教材資源從地域、時空等方面作必要的加工調整、活化,使教材呈現具有生活性、簡約性、整合性、探究性。
(四)評價課堂結構
(1)課堂導入是否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是否激發學生的思維,是否與教學的內容有密切的聯系。
(2)課堂講解是否適時適度、實效,是否引發學生思趣,是否創設起良好的教學情境。
(3)講評是否體現了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是否注意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否有針對性和規律性。
(4)課堂時間分配是否恰當,學生活動時間是否充足,教與學的環節是否環環相扣。
(五)評教學方法
(1)教師是否依據學生情況和學科特點、課型等,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
(2)教師的教法是否有益于學生的思維的發展,引發學生產生認識沖突,教師是否與學生一道解決難點,突出重點。
(3)評教師的教學機智,重點觀察其對偶發事件的處理藝術。
(4)評教學特色。一堂有特色的課凝聚了從教者的大量心血,閃爍了教師個人獨特的藝術光芒,甚至可能孕育出教學理念的創新火化。
(六)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1)看語言: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富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于變化。
(2)看教態: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七)評價學生的學習方式
(1)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注重經歷和體驗,是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否扎實有效。
(2)學生是否在真實情景中體驗、感悟,是否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應用中鞏固,在活動中深化。
(3)學生是否能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又能在交流互動中學習吸收別人的學習方法,并在多種學習方法中形成最佳方法,形成習慣。
(八)評價教學效果
(1)評價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即學生對該課堂所學的知識是否掌握,能力訓練的要求是否在學生活動中得以呈現。良好的習慣養成,情感的陶冶,學習品德的升華等是否一以貫之地展現出來。
(2)評教學情境是否真實而優良,教師是否一味搞表演,把學生作為“群眾演員”,是否搞“花架子”而無實際內容,教學內容是否合適,是否產生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3)評學生與教師的信息反饋是否暢通、及時、有效。
(4)評學生的學習狀態是否緊張又活潑,既嚴謹又輕松、自然、愉悅。
總之評課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對課不對人,要敢于講真話。既充分肯定優點,又要揭露問題,指出不足。杜絕只報喜不報憂,只談成績不談缺點的評課形式,只有一線教師積極參與,我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