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祺
摘 要:中國服務貿易大而不強、中美服務貿易逆差規模逐年擴大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目前已成為美國最大的服務貿易順差來源國。與服務貿易強國美國相比,我國服務貿易存在進口增速遠高于出口、結構不合理及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問題,本文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服務貿易;中美貿易;產業結構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兩國分別是當今最大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國。雖然長期以來中美之間一直保持較大的貿易順差,但在服務貿易對經濟增長作用日益顯現的今天,我國服務貿易逆差卻居高不下,自2014年至今規模均超過2000億美元。自2017年起美中服務貿易順差規模排在歐盟和中南美洲國家之后,中國實質上已成為美國最大的服務貿易順差來源國。2018年中美服務貿易逆差達405億美元,占我國當年服務貿易逆差總額的七分之一。要實現我國服務貿易由大到強的轉變,就必須重視中美服務貿易巨額逆差的問題。本文將從兩國間服務貿易現狀及特點出發進行分析,指出我國服務貿易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總量的持續增長主要是進口需求增加引起的,且對美國的逆差不斷擴大。據商務部數據,2019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5415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8%,但2005年至今,我國對美服務貿易出口占比僅從2.25%上升至3.3%,低于同時期印度的增幅。而對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占美國的比例驟增至7.2%,中國也因此成為美國服務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我國服務貿易上升態勢平穩的背后是巨大的貿易赤字,進口需求的增長仍是我國服務貿易總量增長的主要原因。
其次,相比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服務貿易結構有待優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足。目前我國仍以傳統服務貿易為主,運輸和旅行進出口總額占2019年服務進出口總額的58.7%,美國作為主要產業的金融服務、知識產權、通信等行業近年來在我國雖有所發展,但比重尚小,不具備規模優勢。且運輸和旅行也是我國逆差規模較大的行業,尤其是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質、高等教育等供給難以滿足人民需要所產生的矛盾,出國留學現象日益普遍,購買力外流情況明顯。從進出口市場來看,我國服務貿易長期依賴與歐美等少數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市場開發不足,國際市場占有率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一。這一方面限制了我國服務貿易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服務貿易各部門的TC指數幾乎全部低于美國與發達國家相比的競爭劣勢也是我國服務貿易長期逆差的重要原因。
最后,我國服務貿易相關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不利于服務行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服務貿易行業長期以來“放水養魚”式的發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是我國服務貿易大而不強的原因之一。以知識產權使用費為例,2019年我國僅在此一項逆差就近兩千億人民幣,而美國的知識產權使用費為其帶來了超過700億美元的順差,僅次于金融服務。這一局面固然與我國產業升級導致大量知識產權進口有關,但不可否認的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足造成的專利侵權、商標海外搶注等問題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盡管我國服務貿易總量位列世界前列,但我國還只是貿易大國而非貿易強國,對于中美服務貿易逆差和我國服務業的發展,本文認為我國政府和企業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首先,要辯證地看待中美之間的服務貿易逆差。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擴大規模、增加出口,提高自身服務行業特別是高新產業的水平,盡可能滿足國內更高的需求,吸引外流的購買力,縮小貿易逆差;另一方面也要杜絕重商主義思想。經過數十年的積累我國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適當的貿易逆差可以降低外匯匯率波動風險,緩和中美貿易關系。沒有進口,出口就失去了意義,我國應有選擇地進口一些高質量服務,豐富國內市場,增強國內企業的競爭和活力。對于我國技術水平尚不能提供的高薪服務產品,應大力引進滿足發展需要,更快的進入國際市場,同時也可以作為中美貿易談判中美方要求我國增加對美進口的回應。
其次,要合理利用策略,提高我國服務業競爭力。對于發展成熟的行業如運輸、建筑等傳統服務貿易行業,可以利用勞動力和成本優勢與其競爭。但我們也要促進我國服務業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轉變,突破全球價值鏈低端鎖定,提升總體競爭力。對于已取得一定技術優勢的高鐵、5G通信等行業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甚至可以采取適當的低價策略,打破美國的先入者優勢,搶占國際市場。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往來,擴大國際市場。基于需求相似理論,我國與與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著更多的貿易機會,而疫情期間中國與上述國家和地區貿易額仍有小幅增長也能說明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能成為我國服務貿易新的增長點。
最后,政府應進一步完善對服務業發展的管理體希,今年我國出臺了新中國的第一部《民法典》,這是我國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里程碑式的大事,將會為我國營造一個更公正有序的民商環境。政府應重視服務業發展,完善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保護,給予服務行業更多的政策扶持,鼓勵跨國企業的發展,以規避美國日益嚴重的貿易壁壘,同時也有利于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更多環節獲取收益。
參考文獻
[1]王秀蘭,羅中華,王玉等.中美服務貿易比較與我國貿易多樣性思考[A].國際貿易,2020,(3):28-29.
[2]朱俊明,邵軍.中美貿易逆差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與研究 [A].國際貿易,202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