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園
摘 要:目前我國機動車駕駛員不斷增長的趨勢卻來越明顯,在生活得到便利的同時,過多的機動車數量也對應著更高的交通事故發生率,因此如何實現安全行駛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影響汽車安全駕駛的幾個重要因素,并對如何培養安全駕駛習慣、如何加強駕駛學員的培訓工作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機動車駕駛員;安全駕駛習慣;駕駛學員培訓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居民汽車占有量不斷增加,導致一些大型城市的道路堵塞問題日益突出,而且部分駕駛員的安全意識較弱,更是使得交通事故頻發。因此汽車駕駛員應該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不斷強化安全駕駛意識、自身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以及駕駛技術和技巧,駕車時遵守行車規范,注意細節,以確保行車安全。
一.影響汽車安全駕駛的重要因素分析
1.1汽車駕駛員的個人習慣
駕駛員駕駛習慣的好壞對道路行車安全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在考取駕照時,駕駛員就已經開始形成個人的駕駛習慣,在隨后長期的駕駛過程中得以深化,一旦徹底養成就很難修正,所以駕駛員在一開始的駕車學習時就要嚴格要求自己,杜絕細節問題,保證行車的安全。安全的駕駛習慣往往都表現在細小的方面,如系好安全帶、保持車距等,在危急狀況下可以很好地防止交通事故的出現。
1.2汽車駕駛員的心理素質
駕駛員的個人心理素質會影響駕駛安全。在遇見突發狀況時,駕駛員要迅速鎮靜并做出正確應對,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或是盡可能降低事故損失。汽車駕駛員在行駛途中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及時獲取和了解路標路況等外界信息及車輛狀態,因此駕駛時間過長時非常容易有疲勞感,影響駕駛員的視覺和精神狀態,會使自身的反應能力和判斷能力有所下降,十分不利于安全行駛。此外,在不同時間段、不同路況的駕駛過程中堵車和超車的現象時有發生,很多駕駛員在這樣的情況下難免會有煩躁的情緒,容易產生沖動的念頭,這也是造成行車事故的一大原因。
1.3熟悉各種各樣的駕駛信息
要養成在啟動之前檢查車輛信息的習慣,做到定時、及時排查汽車各個部位存在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行駛陌生或復雜路段時要高度集中于路況信息的獲取,合理且及時地對行駛速度和駕駛節奏做出調整。在經過路口、學校等人流量大的路段或是進行超車操作的時候,要采取一些措施來及時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比如減速慢行、確保不存在安全隱患之后再通過等。
二.安全駕駛習慣與技能的培養方法
3.1樹立安全意識
意識指導行為,重視行車安全教育,通過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引導駕駛員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養成安全駕駛的習慣,對確保行車安全、減少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義。安全意識的樹立,首先,需要交通安全管理的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讓駕駛員及乘客認識到安全駕駛的重要性;其次,需要執法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增加駕駛員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成本;最后,需要駕駛員進行自我教育,學習并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對自己、乘客、行人及交通安全負責。
3.2提升駕駛技術
駕駛員需要提高駕駛的技巧。實況駕駛不同于駕照考試,實際路況更為復雜,突發狀況更是難以預料,這就需要駕駛員在實踐中提高駕駛能力。優秀的駕駛員會在自己的實踐中不斷吸取教訓和總結經驗,對各種的突發事故及行車狀況進行思考和總結,并提出更好的應對策略。
3.3避免酒駕及疲勞駕車
醉酒使人意識模糊,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遲鈍,甚至沉睡不醒。駕駛員在飲酒后開車,會出現大腦遲鈍、手腳不協調、判斷能力下降等現象,極易導致安全事故。因此,駕駛員需養成“駕駛不飲酒,飲酒不駕車”的好習慣,確保行車安全。疲勞駕駛是導致安全事故的另一原因,其誘發交通安全事故的例子時有報道,因此駕駛員在駕車前一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在長時間行車過程中,要每隔一段時間就稍作休息,調整好精神狀態,杜絕疲勞駕駛。此外,夜晚能見度低,出現疲勞的行車時間更短,駕駛員夜間行車要加倍小心,需控制好行車速度,保持車輛間距,注意觀察行人,嚴禁超載。
三.加強機動車駕駛學員的教學培訓
3.1提高機動車駕駛學員知識技能水平
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的穿插化、階段化訓練,有利于提高駕駛學員技術技能的操作能力,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為了更好地發揮學員在駕車培訓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應當充分發揮學員學習的想像空間,而不是一味的灌輸知識,要根據學員的特點不同對待,將情景式教學與實際培訓需求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員學以致用的能力。
3.2加強機動車駕駛學員的心理訓練
心理訓練是培養駕駛人在各種交通情況下,能具有正確感知、注意、思維、想象、情緒,意志等一系列的心智技能。經過心理訓練,能夠使學員學會自覺地控制和調節自身心理狀態,培養駕駛人在極其復雜的交通情況下“揚長避短”,控制自己的不當行為。心理訓練必須與動作技能訓練互相配合,才能高效引導學員自發地學習,從而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3.3加強特殊路況、惡劣天氣、事故應急處理等內容的訓練
在特殊路況、惡劣天氣等不良環境中行車,不僅會使駕駛人產生心理負擔,還對駕駛人的行車操作技能有著很高的要求。通過對駕駛學員進行典型交通環境交通風險的專業培訓,使駕駛學員掌握在惡劣交通環境中的駕駛技巧理論。同時,利用特殊環境和情景模擬駕駛裝置訓練駕駛人的安全駕駛技能,通過加強駕駛人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提高駕駛員的應激能力。
3.4加強不同類型學員的針對性訓練
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層次不一,年齡不一,他們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大相徑庭,這就需要教練員根據他們的特點分別對待。例如,教練員針對悟性較差的學員可以采取分解知識或動作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加以訓練,通過耐心教育、啟發式引導,提高他們的駕駛水平。
3.5強化駕駛學員培訓考核手段
根據我國交通安全現狀和駕培現狀的國情,建議增加“模擬駕駛裝置路考”訓練環節。它可以模擬各種動態路況,根據動態路況來考核學員各種反應和操作的正確性、合理性,還可以模擬設置各種路面狀況、障礙狀況、突發狀況、緊急狀況、危險狀況、事故狀況等。
四.結語
雖然近年來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在逐年降低,但總體形勢仍不容樂觀?,F如今機動車駕駛員的數量正不斷增加,如何全面實現安全駕駛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要想做到安全行車,減少事故發生,除了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以外,更要注重改變駕駛學員的學習觀念,讓學員在駕車訓練的過程中牢牢樹立起駕駛安全意識和道德意識,加強不同路況以及突發狀況下的行車練習,以培養駕駛員獨立規范的駕駛能力,提高其在實際駕駛中的應急處理能力,讓每一位駕駛員都切實承擔起安全駕駛、保護生命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夏春光.駕駛員安全駕駛心理素質要求[J].中國科技博覽,2014.
[2]陳永樂.提高機動車駕駛員安全駕駛能力的方法探討[J].產業創新研究,2020(06):144+164.
[3]胡芳錚.新時期機動車駕駛人員的基本素養理論研究[J].智庫時代,2018(52):114+116.
課題來源: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科研課題 項目編號KJB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