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維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0000)
廣安地區帝谷·公園城三期項目首次用產業化手段將預制墻、預制柱、疊合樓板、預制樓梯等主要構件結合起來,運用于4棟高層建筑中,在裝配式具體施工過程中摸索出一些裝配式實施技術,為以后類似的裝配式工程提供了參考經驗。
本裝配式工程為廣安帝谷·公園城三期項目6#、14#、15#、27#樓,其中6#樓總建筑面積為20314.88m2,14#樓總建筑面積為20184.04m2,27#樓總建筑面積為20184.04m2,15#樓總建筑面積為31889.86m2,墻體采用部分裝配式剪力墻結構,上下墻體連接采用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樓板采用部分全現澆樓板,部分疊合樓板,衛生間等降板做防水的部位采用全現澆板,非降板不需要做防水部位采用疊合樓板。裝配式結構樓層疊合板采用6cm 預制板+7cm 現澆混凝土板。
疊合板進場后,項目部質檢人員、施工工程師需共同去現場進行檢查,檢查疊合板的預留洞、接線盒的位置和數量是否和圖紙相對應;因帝谷·公園城三期項目疊合板采用6cm 預制板+7cm現澆混凝土板,考慮到現場6cm 厚疊合板桁架鋼筋需進行管線的穿插,以及上部現澆板面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需對桁架鋼筋高度重點檢查,桁架鋼筋不僅需要保證管線通過,而且也需要保證上部面筋的保護層厚度足夠,故現場桁架鋼筋高度應在4.5cm 才能滿足要求;還需對疊合板是否翹曲或者疊合板四周混凝土是否脫落進行重點檢查;保證進場疊合板質量達到規范要求,滿足現場施工。
疊合板吊裝前,內外墻體套筒灌漿作業必須施工完成且達到35MPa,豎向現澆部分及水平現澆梁鋼筋綁扎作業完成,模板安裝完成,且疊合板板底臨時支撐搭設完成;然后根據施工圖紙,檢查疊合板構件類型,確定安裝位置,并對疊合板吊裝順序進行編號;之后根據施工圖紙,彈出疊合板的水平及標高控制線,同時對控制線進行復核,并將疊合板的邊線彈好;疊合板支撐采用扣件式鋼管立柱支撐系統,滿堂架支撐體系,立桿橫縱距1200mm,步距1600mm,掃地桿離地200mm。
墻體在校正完垂直度后需使用墨斗線在墻體上彈出樓層標高控制線,并復核水平構件的支座標高,且需對偏差部位進行剔鑿或者修補,以滿足疊合板安裝要求,疊合板根據設計要求設置4~6 個吊裝點,采用疊合板專用吊裝架(見圖1),吊裝通過板頂部預埋吊環進行,吊點在頂部合理對稱布置,使疊合板的起吊鋼絲繩垂直受力,防止疊合板吊裝時折斷;然后吊裝疊合板時先將疊合板構件吊離底面約500mm,檢查吊索是否有歪扭或卡死情況,且要保證各吊點受力均勻,疊合板構件在安裝位置接近1000mm 時,工人將疊合板構件穩定后緩慢下降就位,疊合板吊裝過程中,在作業層上空300mm 處略作停頓,根據疊合板位置及水電預埋調整疊合板方向進行定位;吊裝過程中注意避免疊合板上的預留鋼筋與墻體的豎向鋼筋碰撞,疊合板停穩慢放,以免吊裝放置時沖擊力過大導致板面損壞以及對已安裝完成的內外墻及隔墻產生擾動;疊合板放置到支撐架上并伸到墻體內不小于10mm,疊合板與疊合板之間采用密拼連接;疊合板就位校正時,采用鍥形小木塊嵌入調整,不能直接使用撬棍調整,以免出現板邊損壞;疊合板安裝完成后,及時對板與墻之間預留縫隙進行封堵,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漏漿;根據設計節點圖,疊合板與預制剪力墻連接的節點針對不同的節點采用相應的鋼筋綁扎方式。
在本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主要采取兩種支撐體系,一種是木模板支撐體系,一種是鋁模板支撐體系,疊合板在施工之前需要搭設立桿來進行支撐,而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支撐體系,預支構件的支撐方式也各不相同。

圖1 預制疊合板專用吊裝架及吊裝
(1)木模板支撐體系。在立桿的時候使用的是承插盤扣架體的施工方法,其中間距設置的是120cm,步距在180cm 以內,立桿的頂端采用的是可以調整的頂撐,主要是為了調整支撐標高,U 托中設置了雙鋼管主龍骨,并且主龍骨的上端也設置了木方次龍骨,每根龍骨之間的間距為20cm;而次龍骨周圍一圈和種間采用的是廢模板條鋪設,并且周圍的疊合板和模板的連接位置需要通過海綿條來進行粘貼,這樣是為了防止出現漏漿的問題。
(2)鋁模板支撐體系。鋁模板支撐體系在應用的過程中會在疊合板區域中深化出一條支撐龍骨,為了方便對標高進行調節,并對疊合板進行支撐。但是獨立的立桿支撐之間的間距不能超過180cm。鋁模板立桿支撐之間的距離比較大的話,中間需要設立獨立的立桿支撐,而疊合板的下方也需要添加獨立立桿,并且在預支構件安裝之前要設立支撐,支撐需要獨立的三角支撐架,固定住支撐立桿。預支構件的拆除標準和現澆結構一樣,所以,豎向的支撐體系需要設置3 套支撐。而獨立的支撐三腳架只是起到臨時支撐的作用。因為混凝土澆筑施工完畢之后就可以進行拆除,所以,需要一套獨立的支撐三角架就可以了。
裝配式樓棟水平現澆部分模板采用雙面涂膠模板,要求材質一致,表面平整、光滑,厚度一致。如不符合要求,一律退回。疊合板支撐采用滿堂支架,疊合板與預制剪力墻間豎向方向有10mm豎縫,疊合板與預制墻體相連處,豎向方向有10mm 縫,疊合板安裝完成后使用M10 水泥砂漿封堵。
疊合板現澆層鋼筋施工工藝流程:疊合板吊裝就位→綁扎板面受力筋及分布筋→綁扎板負彎矩筋→綁扎密拼接縫處加強筋
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墨斗在疊合板上彈好主筋,分布筋間距線,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疊合板上部桁架筋可兼做墊塊使用,無桁架筋處加入混凝土墊塊,應滿足設計要求,疊合板旁邊是預制墻時,疊合板吊裝完成后即刻進行預制墻上部節點處加強筋綁扎,疊合板旁邊是現澆墻時,疊合板吊裝完成后即刻進行現澆墻上部節點處加強筋綁扎,本工程疊合板間連接采用密拼方式,為增強抗裂性能,疊合板密拼接縫處采用加強筋。
節點鋼筋、防雷接地跨接、模板完成后,應校正預制板構件的外露鋼筋并檢查結合面粗糙度,清理板面及梁模板上的垃圾和木屑,并在預制板面上灑水濕潤,保證預制板表面充分濕潤,然后澆筑混凝土,在澆筑節點混凝土時,澆筑順序為先澆筑豎向現澆部分,再澆筑水平現澆部分,混凝土輸送采用泵送混凝土,泵管布料,振動棒振搗;為了不影響下一層疊合板標高位置、接縫不嚴導致漏漿,在澆筑現澆混凝土板面時必須重點檢查墻根處板面標高。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對其進行養護,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紋,養護時間不少于14d,疊合板應待現澆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臨時支架。
疊合板間連接采用密拼方式,后期需要對拼縫進行處理,首先通過鋼絲刷刷掉影響粘結的物質,如:油脂,灰塵,油漆,水泥浮漿和其他影響粘結的物質;然后使用毛刷或者真空吸塵器清潔疊合板表面,保證其表面干凈、干燥,再然后采用H-80 注漿料或者高一標號的微膨脹抗裂砂漿進行塞縫,表面宜比兩側板低5mm;接縫四周邊緣貼上美紋紙膠帶,最后采用微膨嵌縫石膏+膠水+白水泥混合攪拌勾縫;表面涂刷一道白乳膠,粘貼100mm寬纖維布,待至晾干,再刷一道白乳膠。
通過對廣安帝谷·公園城三期項目的疊合板主要施工工藝的介紹和闡述,進一步的說明了裝配式疊合板施工技術工程將在建筑業中愈發的推廣和應用,同傳統的現澆混凝土板相比較,疊合板具有施工進度更快、環保節能、減少材料及勞動力的浪費、能更好的保證工程質量等優點,足以表明疊合板施工技術將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