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鄭可
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埃米·科妮·巴雷特于美東時間周一早上9時出席參議院舉行的確認任命聽證會。這項任命正掀起共和黨和民主黨在總統大選前斗爭的新高潮,雙方圍繞這一任命的角力很可能不僅決定最高法院的判決傾向,還有可能直接影響大選結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報道,按照美國參議院的計劃,巴雷特將于周一向司法委員會發表開場陳述,并將在周二和周三面對司法委員會22名成員的提問,隨后將有外部證人就她的任命資格作證,聽證會將于周四結束。巴雷特在聽證會舉行前表示,擔任大法官后,她將“根據法律而不是個人觀點來審理案件”。現年48歲的巴雷特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其堅定的反墮胎立場以及保守主義觀點,得到美國保守派的強力推舉。在周日提前發表的開場陳述中,巴雷特表示,法院的存在“并非旨在解決我們公共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或糾正每一個錯誤”。她認為,法院不應試圖制定政策,這應留給美國總統和國會來做。
美媒認為,任命巴雷特為大法官最大的爭議點即在于美國最高法院可能對部分法案作出傾向保守派的裁決。今年9月,自由派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使得最高法院9個大法官席位空出一席,特朗普提名由巴雷特擔任這一職位。如果她的提名獲得通過,將意味著最高法院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比例擴大至6比3。路透社報道稱,這可能導致最高法院裁決削減墮胎權,擴大宗教和擁槍權利,以及支持共和黨要求的大選投票限制等主張。此外,令美國民主黨人擔憂的還有巴雷特可能幫助特朗普和共和黨廢除《平價醫療法案》(即“奧巴馬醫改”),并且在大選中幫助特朗普獲得有利地位。
巴雷特任命聽證會的另一大看點,是她將面對民主黨議員的強力質詢,特別是來自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卡瑪拉·哈里斯的猛烈攻勢。據《紐約時報》報道,哈里斯曾于2018年“拷問”過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布萊特·卡瓦諾,雖然她的“犀利提問”獲得民主黨內一片稱贊,但最終卡瓦諾仍獲任命為大法官?!都~約時報》稱,哈里斯雖然仍是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中資歷最淺的民主黨代表,但她多了副總統候選人的身份,讓焦點都投射在她與巴雷特身上。司法委員會成員之一、民主黨參議員庫恩斯說,“哈里斯已經表達明確立場且做好萬全準備,也能提出尖銳問題;她將闡明巴雷特擔任大法官后,對美國人造成的巨大影響。”《紐約時報》形容哈里斯與巴雷特的交鋒是“大舞臺與大風險并存”——如果哈里斯的質詢火力足夠強,預計將拉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選情;但若有失誤,恐怕將危及他目前領先的民調。哈里斯的發言人11日透露,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哈里斯將從參議院辦公室遠程參與聽證會。
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12日報道,美國共和黨方面想方設法加速巴雷特的任命確認。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格雷厄姆表示,他希望周四就能開始委員會內部辯論,并于22日投票,全院表決最早將于10月26日進行。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5日解釋了為何共和黨急于在大選日之前通過巴雷特的任命?!拔蚁嘈虐屠滋胤ü賹⒃诖筮x日前一個月月底(即10月底)得到確認,以便我們確保有足夠的9位大法官,可解決任何可能出現的選舉糾紛?!?/p>
英國《衛報》分析認為,如果民主黨人拜登最終贏得總統寶座,民主黨將增加參議院席位,巴雷特的提名很可能會遇到障礙。但在大選前,由于共和黨在參議院占據53席的多數席位,巴雷特的任命似乎毫無懸念。針對共和黨的這一努力,民主黨人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感到憤怒,因為他曾在2016年大選年極力阻止時任總統奧巴馬提名的自由派大法官人選獲得任命,而這次他卻“雙標”,急于在選舉臨近之際確認巴雷特的職位。拜登指責共和黨此舉“違憲”,呼吁應當在大選結束后再由新任總統提名大法官人選。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上周日表示,即使巴雷特的任命得以通過,她也應回避任何涉及總統選舉或“奧巴馬醫改”的案件。不過,根據現行規定,大法官有權自行決定是否在特定案件審訊時回避,巴雷特并未就此做出回應?!?/p>
環球時報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