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0月11日文章,原題:推動非洲太空雄心,中國在非洲軟實力得到提升專家們稱,為非洲國家的太空計劃提供資金支持,有助于中國提升其在非洲大陸的軟實力。
尼日利亞航天科學家、行業新聞網站“非洲太空”的總經理特米達約·奧尼奧森說:“中國經常向各國提供援助,為它們獲得衛星提供貸款。”
例如,去年12月,埃塞俄比亞從中國一個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該國第一顆衛星,該項目得到了中國資助。這顆衛星用于天氣預報、監測環境和農作物。
中國將于今年12月幫助埃塞俄比亞發射第二顆遙感衛星。埃塞俄比亞太空科學技術研究所稱,該衛星將從中國太原發射中心發射。
上述項目與北京在太空領域日益增長的雄心相一致,也符合北京欲在未來25年成為世界主要太空強國的目標。
近年來,北京發射了越來越多的火箭,也部署了更多的有效載荷,如衛星、空間探測器和載人或無人航天器。2019年,中國成功完成32次太空發射,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根據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力量”項目的統計,截至今年3月,已知在軌的2666顆衛星中,有363顆由中國實體擁有或運營。俄羅斯有169顆衛星在運行,美國有1327顆。
“非洲太空”稱,非洲航天產業規模約為70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增至100億美元。
奧尼奧森說,許多非洲國家與中國有著良好的貿易聯系,這有助于太空項目的發展。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據北京的官方數據,去年雙向貿易額達到2087億美元。
奧尼奧森說,歐洲公司曾經主導了非洲的航天產業,“但我們看到近年來中國的參與度在上升,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的運營模式”。
特拉華大學助理教授朱莉·克林格說:“過去20年,航天技術構成了中非關系的支柱。”她表示,非洲大陸54個國家中,有14個國家設有航天機構,截至今年1月已發射了42顆衛星,50個國家的政府機構參與航天或基于航天的技術項目。她說:“20個非洲國家與中國有明確記錄的太空相關領域的接觸。”▲
(作者杰文斯·尼亞拜奇,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