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燁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帶給我們太多的意外和改變。也許對于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我們無法預測,但對于一個企業和企業家而言,對于市場的前瞻意識和戰略眼光必須具備。金葵集團走過風雨30年,正是憑借著創始人的前瞻意識和誠信品質,把一個小品類產品做出了大文章。
“把食品做給最愛的人吃”“要做到讓客戶感動”,正是秉承這樣的經營理念,30年的執著堅守和專注食品品質,使金葵食品從一個小企業成長為跨國集團,產品暢銷世界,并引領了一個行業的發展。而這一切,對于大連金葵食品集團董事長叢培剛而言,更多的則是一種責任擔當和企業家情懷。
1985年,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中國大地,叢培剛敏銳感覺到時代變革的氣息。不甘平淡的他一腳踏進“商海”,開了一家大酒店,開啟了創業之路。
上世紀90年代初,在大連吃海鮮蘸辣根成為一種“食尚”。但凡有點檔次的飯店都流行吃生鮮海產品,生吃海蠣子、赤貝、生魚片等蘸辣根。但國內所用的辣根產品基本上都從日本進口,價格非常昂貴,一盤海蠣子10元錢,配餐的調味品辣根膏卻要40元一支。
一次偶然機會,叢培剛到日本考察后了解到,日本企業大量在瓦房店種植辣根,日本辣根協會確認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地區出產的辣根品質最優,也是從那時起,瓦房店發展為“世界辣根之鄉”。
既然大連地區有辣根原料生產基地,辣根產品的市場需求又如此旺盛,為何不能將兩者對接起來呢?叢培剛立即行動,經過反復試驗,終于將辣根原料加工成初級辣根產品,并在自家酒店后院開辦了一家辣根產品加工廠,研發出國內首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品辣根膏。
隨后,叢培剛在自己酒店推出“吃海鮮、辣根免費”的優惠活動,生意瞬間火爆起來。漸漸地,很多酒店都慕名前來購買產品,叢培剛也意識到這其中蘊藏著巨大商機。
叢培剛從餐飲領域轉行,正式成立了國內第一家辣根加工廠,也是大連金達調味品有限公司的前身,同時也奠定了叢培剛“辣根之父”的地位。此后,金葵確立現代企業制度,釋放發展活力,成為業界聞名的新銳企業,并開始進軍國際市場。
企業發展的道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1994年,金葵辣根產品剛進入國際市場不久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第一批出口日本價值五十多萬元的辣根產品,因為包裝不合格:辣根軟管的封口膜過緊,不能一次性撕下來而被退貨。更糟糕的是,這批貨還不允許在國內銷售。由于不了解國際市場規則,他們交了一筆昂貴的學費,白白損失了五十多萬元。
叢培剛當然不會輕易認輸。那堂“啟蒙課”的價值卻遠不止如此,叢培剛憑借堅定的信念,組織技術人員精心研究,最終攻克了技術難關,隨即第二批辣根產品順利打入日本市場。
如今,金葵的辣根系列產品已經出口39個國家和地區,在20多個國家注冊商標,擁有50項國家專利,通過了7項國際認證。一支小小的辣根見證了“中國制造”從最初走出國門時的不適應,到如今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話語權乃至定價權的全部過程。
2020年8月8日,金葵集團年輕管理者們在快手平臺上做了一場以“金葵30周年慶,超值讓利經銷商,豪擲百萬大禮”為主題的直播,回饋客戶和經銷商,引起廣泛關注。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叢培剛計劃為金葵集團創立30周年舉辦一場隆重的慶典。“我本來打算,今年夏天將39個國家的合作伙伴,以及國內1000多家實力經銷商都邀請來,在大連最美的季節,請他們看海景、吃海鮮……”作為金葵集團創始人,叢培剛深知走過這激蕩30年是多么不易。因此,在企業30周年之時,他最強烈、最真摯的念頭就是:感恩,回饋!而最終,金葵的30周年慶典以直播讓利的形式回饋消費者。
金葵走過30年,一路上遇到過無數的風雨坎坷,也面臨著諸多選擇。在眾多的機遇和誘惑面前,叢培剛始終堅定地在食品行業走下去,不曾動搖。在企業戰略定位上,卻經歷了兩次艱難的“生死轉型”。
“第一次轉型,是要改變產品定位,專做中高端。那時,我們的低端產品銷售額占比高達60%左右,砍掉這部分業務,無異于自斷手腳。”那時,幾乎沒人贊成叢培剛的決定。
實際上,當時叢培剛正在經歷一次“成長之問”——“我究竟要做一家什么樣的企業?我做企業最想得到什么?”幾番深入靈魂的自我叩問之后,他心里有了答案:“我要創辦一家受人尊重的企業,我辛苦創業更重要的是想做成一份值得驕傲的事業。”
后來的事實證明,叢培剛關于產品定位轉型的決策是正確和及時的,隨著國內消費升級的迅速推進,那些一味追求低成本、低價格的產品及其經營者大部分都被淘汰了。相反,金葵集團的中高端產品業務穩步發展,提升產品定位后,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初步統計,在日本大約有2000多家日料店、國內70%以上的高端日料店都使用金葵辣根。金葵以品質和品牌贏得了市場信賴,在一片藍海中,金葵步入了高速發展周期。
“第二次轉型是在10年前,當時,金葵外貿業務占比高達65%—70%。由于產品品質過硬,長期以來,我們的出口業務做得順風順水。然而,我清醒地意識到,真正龐大的市場還在國內,不能墻內開花墻外香。”基于這種判斷,叢培剛主導了另一場轉型:持續加大國內市場開拓力度,逐漸覆蓋國內各大城市的商超渠道……
如今,金葵國內銷售占比已攀升至65%,外貿占比35%,企業抗風險能力大幅提升。當前,國外疫情如此嚴重,出口全面受阻,如果沒有那次轉型,真不敢想象金葵的處境會如何?
一輩子一心干好一件事。正因如此,金葵才能贏得消費者信任,才能在消費者心里打下烙印,金葵=安全、放心、高端調味品。
叢培剛從沒想到金葵的而立之年竟如此特別,從緊張的防疫抗疫到全力以赴的開拓銷售產品,“2020年,讓我有兩個‘沒想到,首先,沒想到企業30周年會以這么特殊的形式度過。”叢培剛無奈地說,第一季度,受疫情沖擊影響,金葵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虧損局面,在公司決策層及領導班子正確決斷和帶領下,憑借營銷團隊的努力奮斗,第二季度的業績回升飄紅,截至7月底,銷售額同比增長5%。
“我要感謝這30年的專心專注,一心干好一件事。正因如此,我們才能贏得消費者信任,才能在消費者心里打下烙印:金葵=安全、放心、高端調味品。”叢培剛感慨地說,他的“第二個沒想到”是:新冠肺炎疫情無意中讓金葵30年的品牌沉淀得以厚積薄發。背后的原因是:疫情讓更多消費者從“選低價”轉向“選安全”,這種消費理念的轉變讓金葵系列調味品在全國12000多家大中型商超中脫穎而出,成為該細分品類中的優選佳品。
“金葵系列產品打破了日本企業對國際高端辣根市場的壟斷,金葵專利產品鮮山葵醬,能完全保持鮮山葵的口感和色澤,讓日本及歐美專家嘆服;最近,我們研發的全球首款‘水蜜桃味辣根,讓辣根有了水蜜桃風味,一上市便爆紅線上線下!”叢培剛欣慰地說,走過30年,金葵憑借著品質和誠信,贏得了客戶的信賴,依靠優秀的企業文化培養了員工團隊,始終有一批敢作敢為的年輕人,代代傳承。
30年跌宕前行,金葵集團從曾經的一個小加工廠發展為一家跨國集團公司,并成長為國內辣根行業龍頭企業;從生產一個單品,到如今出品七十多種辣根等系列調味品;從最初的默默無聞,到后來的貼牌代工,再到如今“金葵”品牌經專業機構評估,價值高達1.8億元,在業內遙遙領先。
回顧過去三十年的創業歷程,叢培剛笑著說,“有人說金葵是國內辣根行業的‘黃埔軍校,因為后來許多辣根加工企業都是由從金葵走出去的員工創辦的,大家共同做大了這個新興調味品市場。”
作為遼寧省人大代表、遼寧省工商聯副主席、大連市工商聯副主席、大連市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叢培剛覺得自己有責任引導產業成長,尤其是當下,他更感責任重大,希望帶領全行業渡過難關。至于如今有人稱他為中國“辣根之父”,叢培剛只是一笑了之,“金葵是國內辣根成品領域的先行者,是辣根行業發展壯大的推動者,企業的地位比我個人的更重要。”
“這次疫情是人性的試金石,身邊的一些人、一些事,也深深地感動著我。在這場疫情中通過各種事情,也加深了我們與社會、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有的客戶無私地幫助了我們,我們也盡己之力幫助別人。在這種互相幫助,互相感動的過程中,我們的合作關系也更加緊密了。我想,這也是未來企業追求的目標,共建共享的理想合作關系。”叢培剛感慨道。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金葵只能選擇越挫越勇。與此同時,叢培剛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企業家肩頭的社會責任。在國內疫情最嚴重、防疫物資最緊缺的時候,他親赴日本,帶著金葵集團日本工廠的員工,逐個商超、便利店、藥妝店購買口罩、消毒殺菌液、測溫儀等物資,甚至一連幾天冒著寒風親自在日本街頭排長隊買口罩,然后在第一時間將大量防疫物資運回國內,全部捐贈給湖北及大連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
當大連援鄂醫護人員凱旋歸來,金葵集團又捐贈了價值25萬余元的金葵系列調味品高端大禮包。“截至目前,金葵已累計捐贈了上百萬元物資。”叢培剛表示,這是金葵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30周年一份特殊的感恩回饋,這一切已遠遠超出一家企業周年慶的意義!
9月5日,2020第四屆大連國際海鮮節暨圣亞游艇海鮮夜市盛大啟幕,五十余戶商家充分展示了大連“24鮮”的獨特魅力。同日,以“共建城市品牌·賦能海鮮產業”為主題的大連國際海鮮節高峰論壇在君悅酒店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大咖、行業專家齊集一堂,共同探討后疫情時代的食品行業突圍發展之路。
浪漫之都大連經過兩次防疫抗疫后,國際海鮮節的啟幕也讓很多大連人振奮和欣喜。長達33天的海鮮節既有高層次峰會論壇、也有熱門的抖音大賽、還有各種特色海鮮產品,每周一項主題活動……
大連國際海鮮節組委會主席、大連市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叢培剛在峰會上表示,大連是全球著名的海鮮產品貿易、加工物流和研發中心,海鮮產品進口總額占全國40%以上,海產品在日本、歐盟等國際市場擁有重要份額。而北緯39°地標性水域,使大連海鮮格外營養、鮮美。我們舉辦大連國際海鮮節,就是為大連海鮮搭建一個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的平臺,同時全力做大做強“大連海鮮”的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