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新,程繼東,張衍鵬
(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濟寧二號煤礦,山東 濟寧272072)
煤炭資源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是緩解礦井采掘接續緊張、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消除防滅火、沖擊地壓等安全隱患,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
地質測量部門作為礦井煤炭資源回采率管理的主要機構,依據國家有關回采率管理法規,根據礦井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回采率管理辦法和規定。
近兩年,根據礦井的采場情況、生產計劃情況,制定并使用了適合礦井實際的回采率管理辦法,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面和采區的回采率,礦井煤炭資源回采率管理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根據礦井地質條件復雜這一特點,形成了適合礦井實際情況的回采率管理新模式,即全方位“縱到底、橫到邊”的“閉合式”管理,并在回采率管理中,采用“疊加式”獎罰作為回采率管理的主要考核手段,確保了各項回采率指標的完成,開創了回采率管理的新模式。
煤炭資源的合理開采,是按照由設計到開采的一個嚴格程序進行的,其流程包括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回采率管理的重點,礦井回采率管理模式采用“閉合式”管理,貫穿于整個由設計到開采的過程。
采區設計和工作面布置是工作面合理開采的基礎工作,煤炭資源回采率指標是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設計回采率指標是否切合實際,是關系到工作面開采回采率指標是否能夠完成的關鍵因素,故在工作面布置時,充分考慮采區內的地質條件、煤層賦存條件和采區地表建筑物情況等,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面的回采率、避免邊角煤出現、減少采區損失為前提,合理設計并布置工作面,使工作面的回采率指標和采區的回采率指標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要求。
按照礦井年度生產計劃,采場地質條件,依據上級有關規定,制定年度的回采率指標,并將年度回采率指標分解落實到各生產采區和工作面。由礦井年度總體回采率指標進行分解落實:分采區、分季度到各采區,分月、分工作面到區隊,分班組、現場監督到個人。實行現場監督檢查,月度工作面、季度采區回采率考核辦法,加強回采率管理的基礎工作,由區隊各班組保月度工作面,由月度工作面保季度采區,由季度各采區保年度礦井采區回采率的管理模式。
工作面兩巷及切眼施工的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工作面開采中是否能夠最大限度的回收
煤炭資源的重要因素,根據我礦各工作面的地質情況和所采用的采煤方法,為避免浪費資源,兩巷及切眼要求沿底施工,并監督整個施工過程,若出現工作面巷道丟底煤現象,按照礦發有關規定,對責任人予以罰款,并對丟底煤巷道返工整改處理。為工作面的合理開采提供了優良的條件,從源頭上杜絕了浪費資源。

圖1 回采率閉合管理示意圖
礦井的主要生產場所就是開采工作面,其經濟意義就是在確保生產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生產成本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資源。歸根結底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針對礦井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了加強煤炭資源管理、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的有效措施:
1)首先采用工作面月度回采考核結算辦法,每月根據工作面生產計劃情況,依據工作面計劃回采范圍內的地質條件,制定當月的回采率指標,月底根據工作面實際回采情況進行回采率結算考核,并按照礦發有關規定進行獎罰。
2)針對工作面地質條件復雜、斷層發育的特點,制定了工作面過斷層時減少地質損失、提高工作面回采率的保障措施,按斷層性質、產狀、煤層傾角及煤厚與斷層落差關系等明確了過斷層時割巖高度和丟煤厚度的極限值,以及超出極限值的處罰規定。該管理規定的實施,不僅有效的提高了工作面的回采率,也控制了毛煤的含矸率和灰分。
3)針對工作面內煤層厚度賦存不穩定的特點,根據工作面推進情況,對照標準不定期的進行工作面現場監督檢查。綜合放頂煤工作面回采率管理的主要環節在于工作面后部放煤的管理,后部放煤的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工作面的回采率,針對后部放煤制定了標準,隨工作面推進情況,對照標準不定期的進行工作面現場監督檢查,將后部放煤情況直接與放煤工的經濟利益相聯系,如放煤不符合規定要求,當班跟班區長、工班長、驗收員將負有連帶責任。對區隊和有關責任人予以處罰,加大了回采率管理的力度和針對性。
綜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的主要環節在于工作面內采高的管理,工作面是否嚴格按照設計采高回采,是影響工作面回采率的主要因素,根據煤厚合理控制采高是監督考核的關鍵。
4)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抓好現場管理。工作面現場開采情況直接受到客觀條件和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在回采率現場監督檢查中,對照回采率有關管理規定,把是否按章作業作為檢查和考核的重點之一。在班前班后會由跟班區長著重宣貫作業規程關于回采率的相關規定和技術要求,煤炭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提高職工對煤炭資源的珍視,浪費就是犯罪,節約就要獎勵。
為總結經驗,合理有效的開采煤炭資源,每月進行工作面回采率管理情況總結,分析上個月工作面開采中所存在的影響煤炭資源回采率的因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等,為下個月工作面的開采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每季度進行各采區回采率管理情況總結,總結上個季度采區采出情況、采區損失情況,分析影響采區回采率的地質因素和人為因素等,為下一季度采區損失計算積累經驗。每半年進行礦井回采率分析總結,總結半年回采率完成情況,開采中存在的影響回采率的因素,并提出下半年或下年度礦井生產和回采率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所要采取的措施。
獎罰措施是煤炭資源回采率管理中的主要考核手段之一,獎罰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回采率管理的效果,獎罰的合理性、針對性,獎罰的力度,獎罰的兌現情況,是否能夠激發各施工區隊在回采率管理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的關鍵因素。我們在確保獎罰合理性、及時兌現的基礎上,對區隊完成回采率指標情況,區隊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影響回采率的人為因素,有針對性的加大了回采率獎罰的力度,采取疊加式獎罰的措施。
1)現場監督檢查發現的影響煤炭資源回采率的人為因素,首先按照有關規定對直接責任人、當班有關連帶人員、及所在區隊進行處罰,并下達丟煤通知單。在處罰的基礎上限期整改。
2)針對上述問題,按照規定標準采用扣分制度,每月將工作面累計扣分統計后報礦調度室,調度室將對該區隊采取罰款或扣產等措施。
3)針對工作面分階段、煤層厚度制定的每刀出煤基數,對待達不到基數的原煤產量數,按照當期原煤單價的2~3倍處罰。
4)在工作面月度回采率完成情況結算中,未完成考核指標的區隊,根據所欠考核指標數,進行一次性罰款,罰款數為所欠指標數乘以該區隊工資總額。
1)針對工作面分階段、煤層厚度制定的每刀出煤基數,對待超出基數的原煤產量數,按照當期原煤單價的2~3倍獎勵。
2)在工作面月度回采率完成情況結算中,完成或超過考核指標的區隊,根據所超過考核指標數,進行一次性獎勵,獎勵數為所欠指標數乘以該區對工資總額。
回采率“閉合式”管理、“疊加式”獎罰的實施,極大的激發了區隊干部職工參與回采率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較大幅度的提高了煤炭資源的回采率,為礦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9年1~9月份共開采了6個工作面,生產原煤310.07萬t,采區回采率實際完成81.94%,超計劃指標1.94%;工作面綜合回采率實際完成94.90%,超計劃指標4.90%;工作面多采出煤炭10.62萬t,為礦井創造巨大經濟效益,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沖擊地壓、煤層發火安全隱患,緩解了礦井生產接續緊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