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廣 博禛

九歲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人生中最特殊的一份禮物——一張來自新疆的賀卡。
看著賀卡上維吾爾族小朋友與漢族小朋友牽手跳舞的畫面,我的思緒不由得飛回了二年級的暑假,眼前浮現出我們全家自駕去新疆旅游的情景。爸爸開車帶領我們從哈密去往全國最大的葡萄干集散地——吐魯番的葡萄溝。一路上,看著高速公路旁一座座晾曬葡萄的蔭房,我們肚里的饞蟲早被勾出來了,都期待著能早點到葡萄溝大快朵頤一番。
隨著擁擠的人流,我們來到了一個攤位前,只見一個濃眉大眼、頭戴維吾爾族傳統小花帽的男孩,一邊幫父母看攤位,一邊低頭讀著語文書。爸爸媽媽選葡萄干的時候,我好奇地和小男孩搭起話來。男孩一開始有些害羞,紅著小臉,用說得不太熟練的普通話告訴我,他的名字叫庫爾班,今年八歲,家里有好幾個兄弟姐妹,父母是種葡萄的農民,本來沒有錢讓他上學,但是兩年前,家里得到了政府的幫助,他進入葡萄鄉蘇貝希小學學習,學校課程設有漢語,他很喜歡書里描寫的長城和天安門,而且想了解更多關于北京的事情。
我告訴他我正是從北京遠道而來的,北京不僅有雄偉的長城、莊嚴的天安門,還有充滿老北京風情的胡同、閃耀著現代科技魅力的商業區、承辦奧運會的鳥巢……他的眼睛里閃爍著向往的光芒,說要是什么時候能去北京看看就好了。我激動地告訴他,如果他來北京旅游,可以住在我家里。
直到爸爸媽媽買完東西準備離開,我們還開心地說個不停,到了分別的時候,真是依依不舍,我們互相留下了聯系方式,約定回去一定保持通信,我還提出要把自己看完的書寄給他,他高興極了。
回到北京,我馬上就把書整理出來,請媽媽幫我寄給他。
九歲生日那天,一到家媽媽就告訴我收到了一封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信,我懷著驚喜的心情打開一看,賀卡上一個維吾爾族小朋友與漢族小朋友手牽著手,下面寫著:“祝你生日快樂!”這正是庫爾班寄來的明信片,他竟還記得我的生日!
他在信中寫道,這一年他過得很開心很充實,他把我寄去的書帶到學校與同學們分享,大家都特別羨慕他有一位來自北京的漢族朋友。他還告訴我,今年有好幾位大城市來的漢族老師來到學校教他們學習漢語,他的漢語也越說越流暢了,歡迎我再去吐魯番做客,他要帶著我去參觀他的學校……
我一邊激動地跟爸爸媽媽講述來信的內容,一邊迫不及待地拿出紙筆給他回信。爸爸媽媽都說,這是一段難得的緣分,希望我倆的友誼能夠永遠延續下去。那天晚上,我夢到他真的來北京了,我帶著他到天安門去看升旗,到北海公園劃小船,還去老舍茶館看演出……
這張賀卡一直放在我的書桌上,每當看到它,我就想到我們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大家生活在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但相同的是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共享一片藍天。只有彼此互相了解,成為好朋友,民族之間才能更加團結,國家才能更加強大。
指導老師:夜小紫
小編點評
文章記錄了新疆維吾爾族男孩與北京漢族孩子的純真友情,內容新穎,情感真摯,描寫具體。同時,文章還展現了我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各種惠民政策給民眾帶來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