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芮寧

春天的午后,我悠閑地在窗前看書。窗外的桂樹雖未到開花季節,卻蔥綠茂盛。
忽然,幾聲低沉的咕咕聲讓我心里一震,我像福爾摩斯探案似的爬上窗臺,探頭探腦地尋找聲音的源頭。工夫不負有心人,在層層疊疊的樹葉的掩映下,竟然有一只朱頸斑鳩!朱頸斑鳩脖頸后面有像散落的珍珠一樣的黑白“項鏈”,很好識別。它靜靜地趴在樹枝建造的窩里,一動不動,充滿戒備地瞪著我。我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內心激動,身體卻不敢動彈,生怕驚走了它!我們就這樣隔著窗戶玻璃相互凝視著,相互認識了對方。“人來鳥不驚”,它面對我這么個“龐然大物”居然沒有害怕!
帶著激動和疑惑,我躡手躡腳地爬下窗臺,得意洋洋地跟全家人報告了這個驚人的發現。媽媽說:“小鳥是藍天的使者,現在的生態環境這么好,到處綠水青山,會有更多的鳥兒回歸我們身邊!你多了個斑鳩朋友,更能‘時時聞鳥語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為了體現我的好客之道,我小心翼翼地倒了些小米在窗臺外招待它。每天起床、放學、睡覺前,我都要湊近看看它,而斑鳩媽媽一直趴在窩里寸步不離,呵護著鳥蛋。每當刮風下雨時,我隔著窗戶看風雨中飄搖的樹枝,生怕鳥蛋從窩里摔下來!但斑鳩的窩“風雨不動安如山”,我心里暗暗佩服斑鳩媽媽的勇敢和智慧。大約二十天之后,當我探頭再次和斑鳩媽媽打招呼的時候,竟然發現小斑鳩破殼而出了!而斑鳩媽媽覓食回來,正忙碌地照料著新生的寶寶。
如今,斑鳩媽媽已經帶著它的孩子們飛走了。而我看著窗外空空的鳥巢,更多了份牽掛和期待。我相信倦鳥歸巢,也相信在越來越好的生態環境下,會有“似曾相識燕歸來”的那天!
(指導老師:周靜)
小編點評
一陣咕咕聲,讓“我”和斑鳩媽媽成為了朋友,斑鳩媽媽和它的孩子們成了“我”每天的牽掛。作者通過細致的動作和心理描寫,描繪出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畫面,相信在人類共同的努力下,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會越來越美好。